Monday, January 09, 2006

Gloomy Sunday Part 3

關於電影 “Gloomy Sunday”, 我還有一點補充.
電影為 “Gloomy Sunday”這首歌重新下了闡釋.餐廳的猶太老闆在作曲家自殺死後對女友說:我明白這曲子隱藏的訊息了,那是要人有尊嚴地死去.
那是二次大戰的匈牙利,面對納粹德軍的入侵,匈牙利的自殺率大幅上升,這首歌在電影和小說的筆下,成為了人們寧願有尊嚴地優雅自殺(事實上不少自殺者一邊聽著Gloomy Sunday一邊自殺),也不要受德軍凌辱致死的 “尊嚴之歌”.
電影中的作曲家就是忍受不到德國軍官的凌辱而開槍自殺.
為尊嚴而自殺,我並不反對,那是個人的抉擇,雖付出的代價不少,但那一條路沒有代價?如果在自殺之時仍呷到一口自尊,何樂而不為?
波蘭斯基的電影<鋼琴戰曲>是另一人生的寫照,卻更難.
鋼琴家在那紛擾的世界裡,他沒有英雄的氣慨,也沒有喪失一絲反抗的精神;他失去了作為人的尊嚴,也沒能力保護家人,他只能隨著世界的洪流繼續生存下去.這是多麼的困難!
最觸動我的,是波蘭斯基實實在在地同情世界上正在生存的人類:生存,只是世界的一個點,而我們有的是一雙腳,所以根本連站也站不穏,我們有時只能隨洪流而去,但又怎能怪他呢?
有人會說像鋼琴師這類人只是苟且偷生;我會說,如果你不是選擇死亡,大部份人到最終不就是為那小小站立的一點而掙扎求存嗎?
大概波蘭斯基的<孤雛淚>也有同樣的主題:那位如像天使的小孤雛,最後不就是仍為那位出賣他的混混流氓而作最後的禱告和寬恕嗎?
理解與寬恕,是我們應當學習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