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1, 2008

《前線.焦點2007》序

汶川八級大地震,確是一場大災難。香港各大媒體反應迅速,紛紛即時派員採訪,從電視畫面所見,除了慘不忍睹的遇難者遺體和家屬的悲痛外,就是記者如何身陷惡劣環境仍勇往直前的影象,他們努力嘗試堅守自己職業的崗位和責任,報道災情的各種消息和故事,從這一點來說,確是令人敬佩和尊重。

任何人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緊守崗位,不論是什麼行業,都已值得尊敬。

後來,大概是特首曾蔭權的高度讚揚,又或許是傳媒機構的自我宣傳攻勢,大眾對採訪四川地震的記者竟提昇至「英雄式」的敬意,彷彿救人的不是醫護人員而是記者;他們被視為打不死的冒險英雄,既關懷備至,又衝鋒陷陣,他們嚐過千辛萬苦,走遍千山萬水,經歷千錘百鍊;記者從「煉獄」回港後,各機構就不斷邀請他們出席各種分享會和講座,談談記者們如何如何採訪困難,如何如何身同感受,繼而表揚一下他們的無私和偉大;坦白說,身為新聞界的一份子,實在有點受寵若驚。

香港記者何時曾因揭開社會陰暗面而受如此大規模的禮待?或應再追問一下:還有多少香港記者和傳媒不畏強權,追蹤並深入採訪所謂「揭黑」新聞?更甚:又有多少香港記者和傳媒仍努力關注社會公義和具國際視野?想到這裡,又想想大眾對我們的期望和讚許,實在無法不感到汗顏。

我們不是英雄,我們只是履行記者的職責,盡量如實紀錄和表達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感,為歷史留下瑣碎的證據。我們更不偉大,我們只是會哭會笑會錯的普通人,但願我們相遇時,給一點尊重和微笑便夠了。如果我們犯錯,也請嚴厲指正,我們早已不是無冕皇帝,網絡和電子器材的發展擴闊了市民參與新聞運作的可能;不少國內外的新聞造假事件和造假照片,都是從個人博客或網民討論區裡逐一擊破。只有市民和大眾的理性監督,才能讓傳媒和記者越做越好。

過去香港記者的社會地位太低,不論是大眾形象和自我形象都相當不濟,市民對香港記者的形象仍停留於狗仔隊、侵犯私隱、炒作新聞。經過今次汶川大地震這浩劫,香港記者的地位意外地提昇不少,若行家們從自卑膨脹成自大,大概也情有可原;但重點是我們要理智地緊守崗位,思考如何延續和提昇這專業的地位和優勢,思考如何擴闊自己的視野和關懷,才不會成為被大眾消費的一時英雄。

過去一年,有多位攝影記者行家採訪時遇襲受傷,我們對此予以嚴厲譴責,不管受害者是記者還是普通市民,以暴力施加別人是絕不能容忍的社會罪行,必須繩之於法。

今次《前線.焦點2007》攝影比賽得以順利完成,還得感謝七位專業評判的努力和眼光,在有點強人所難的緊湊評審過程中,從千多張照片中選出數十張得獎作品,實屬不易。當然還要感謝本會執委會的各位成員和攝記行家的仗義相助,過程才得以圓滿結束。更重要的是衷心感謝多間支持本會的贊助商,贊助獎品、場地及印刷品,令整項比賽生色不少。

儘管《前線.焦點2007》攝影比賽的結果及評選機制引起行內的爭議,但我認為這是莫大的好事,透過業界熱烈的討論、參與和監察,協會才不至於原地踏步,期望本會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會址於九月正式啟用,下年的比賽能辦得更有規模和有系統,以促進香港攝影記者之間及與社會大眾的交流和觀摩。

(本文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前線.焦點2007》新聞攝影得獎作品展之序)

Saturday, July 12, 2008

日本東京





因工作關係第一次到日本東京,才驚覺自己雖然從未到過日本,卻早已擁有這個國家不少「文化印象」,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和《發條鳥年代記》「那邊」的寂寞與虛惘,北野武電影《花火》的溫柔與暴力,大友克洋《阿基拉》的末世震憾,今敏《Perfect Blue》的新世代偶像崇拜,芥川龍之介《河童》與《竹林中》等小說的多變奇詭,荒木經帷《冬之旅》和《Tokyo Lucky Hole》的戲遊人間,當然還有兒時看過的無數卡通片,以及大時看過的眾多女優AV片。這些人與作品皆是孕育成「我」的文化源頭,所以到了今天,我才會這麼「變態」。

日本確是相當有趣的國家,她太有戲劇性又具分裂的神秘感,既有過緊的道德標準,也有活潑的色情活動;既有美麗的民間傳統,也有醜陋的變態行徑;既有充滿活力的動畫和創意設計,也有悲觀頹廢的集體自殺和電車男女。我們對她好像很熟悉,就像隔離文科班的漂亮女同學,但印象都來自同學間的片言隻語,最重要和吸引的傳言大概是:「她外表斯文,內裡Open。」

朋友聽到我出差東京都羨慕不已,好像去到那裡就一定「有金執」。實情是剛好相反,東京是個超級shopping的地方,我會界定為「最好不要和女人去」的地方之首(大概這會被罵為性別歧視!)。即使不是豪花數百萬去買名牌或新奇玩意,只要每間店鋪去逛一逛,還是會浪費了不少美好的假期時光。但話說回來,其實自己也花費了不少買攝影集和相機!

談到攝影集,一般大書局都至少有五至六行擺放與攝影相關的書籍,最當眼和出名的當然離不開兩位老前輩:荒木經帷和森山大道;今趟便買了2006年出版的《荒木本!1970- 2005》 (A Book of Araki Books!),是飯沢耕太郎為荒木經帷編著的厚書,集合了荒木三十五年來出過的攝影集封面和簡介。那究竟荒木經帷出版過多少本攝影著作,要讓別人大費周章為他出一本結集呢?357本!就是357本!荒木的多產聞名已久,相信也是攝影史上出版過最多攝影書的攝影師。如果要有齊一套荒木出版過的攝影集,除了要有足夠的金錢外,大概就是要考慮一下,自己有沒有空間可以容得下他!

除了荒木經帷,今次特別想找梅佳代的《Today’s Happening》和中野正貴的《Tokyo Nobody》,兩位都是「木村伊兵衛寫真賞」的得獎者。梅佳代在2007年得獎,她的第一本攝影集《Today’s Happening》以抓拍街頭為主,充滿直接、幽默、搗蛋的童趣,帶點odd得來還相當細膩,有些像新聞攝影的特寫圖片卻更少矯揉造作;照片背後沒有嚴肅主題,惡作劇的成份較多,彷彿她一邊拍照一邊陰陰嘴笑,取笑這班地球傻仔傻女的古怪奇行,但仍欣賞她的那種觸覺和生活味道。其後她的攝影集《男子》都是循這方向走,卻顯得無聊空洞,都是些小男孩扮鬼臉和食飯食到污糟邋遢的怪模樣,就省回一啖氣和幾塊金錢了。

中野正貴則是2005年憑《東京窗景》獲獎,透過東京不同建築物的窗子,從室內拍攝窗外的風景,帶點超現實和不協調的感覺。而《Tokyo Nobody》則是他的第一本攝影集,以冷酷的風格拍攝東京的街道和風景,卻全部沒有人的蹤影,即使原來應是繁忙的大街,照片中日光日白卻連一個人影都沒有,超現實和末日味道甚濃,相當吸引。

還有補回細江英公的攝影結集《球體寫真二元論》,選輯了細江英公替三島由紀夫拍攝的肖像作品《薔薇刑》,與日本舞蹈家土方巽合作的《鎌鼬》,以及替日本舞蹈家大野一雄拍攝的《蝴蝶之夢》,三組照片的影象都讓人相當震撼,我想除了是細江英公的選角本身已極具戲劇性外,背後融入了舞台和行動藝術的概念也相當重要。還有植田正治的《植田正治写真集:吹き抜ける風》,他在沙漠上拍攝的超現實風景,以及92拍攝的「幻視遊間」都讓人印象深刻。

可惜找不到東松照明拍攝原爆後靜物和受害者Hibakusha的攝影集《11時02分NAGASAKI》和《東松照明の戦後の証明》,以及山端庸介在長崎原爆後第二天便入城拍攝的重要歷史影像集;日本原爆是人類歷史的重大悲劇,日本攝影家如何以影象紀錄確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Monday, July 07, 2008

2008.06.22 中環交易廣場



2008.06.22 中環交易廣場

2008.05.02 尖沙咀文化中心之全民聖火 (Touch the Torch)



2008.05.02 尖沙咀文化中心

北京奧運在香港人看來仍只是「盛事」一宗,卻無法把「體育盛事」下放普及至「全民重視體育」。它先是由上而下展開we are not ready的宣傳轟炸,「身為中國人為北京舉辦奧運而感到光榮」固然是樣板對白,火炬傳送好似聖靈出巡四處擠湧更是誇張,不過劉德華陳慧琳接火炬才是萬眾焦點,曾憲梓會否手震跌火炬也讓人忐忑難眠,香港人一時之間似乎忘了自己在股票市場接火棒,總算是「火棒接力」帶來的唯一好處。

既然接火棒是國家的一等大事,各親朋好友叔伯兄弟自然聚首一堂,齊齊響應參與「一人一火棒攝影運動」,總好過去九龍公園做咩鬼體育運動;游水打波健身咁Q辛苦,哂黑左搵唔到有錢男友唔知點算,倒不如安安樂樂在冷氣房裡「扮」接火棒影靚相,話俾鄉里知我有接過火棒幾威水;在隔著玻璃摸到與觸不到之間,個個以為自己是偉大的火炬接力手,享受著甜美而虛幻的聖火夢。奧運係咩北京係咩有咩緊要,最重要快點回家坐定定攻打四方城,那才是真真正正的香港全民運動。

全民聖火 (Touch the Torch)圖輯:
http://community.webshots.com/album/564015094ASUXAh

Thursday, July 03,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