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2, 2012

Wednesday, November 21, 2012

Monday, November 12, 2012

















2012.11.10 國際美酒展

Saturday, October 13, 2012

Sunday, October 07, 2012

時凶獵殺 (Looper)


























注意:文章肯定「含」情節,楊怡否認「吹」雞巴。(對聯抽水時間!)

原來香港把電影Looper譯作《時凶獵殺》,實在唔駛獵殺都想死。一齣好電影值得配更獨特的名字來流芳百世。30年後叫「時凶中中」「時凶共共」的電影多到恆河沙數亂哂籠,大概要拍一齣「時凶胸胸」的爛鬼三級小電影才可消心頭之悲,小電影講述未來的老闆要把那些只懂將電影譯作「時凶差差」的宣傳大員送到30年前做隆胸手術,經過一輪與fucker超性能力激戰之後,最終各fucker要等30年才可以射一次回到過去的精。蕭若元聽到也很想投資拍攝吧。

說完無聊的開場白,言歸主題。無可否認,《時凶獵殺》的部份特技畫面「藍幕」感覺過份突出,中段情節推進特別緩慢,後來男女主角上床一幕何其無謂,但也不能抹殺它有一齣好電影的最基本元素:啟發性和創意。雖然從電影中我們看到《2020》(Blade Runner)、《未來戰士》(The Terminator)和《大隻佬》的影子,但卻結合得相當悅目和細緻,部份橋段和場景更是讓人眼界一開。從過去《回到未來》式的時間悖論緊湊情節,發展到現在帶點因果循環的大愛關懷,《時凶獵殺》可謂同類型科幻電影中的佼佼者。

電影主題一直圍繞「人生」、「宿命」、「愛恨」和「因果」而慢慢開展。男主角JOE是位LOOPER,專門受聘殺死來自未來被買兇的人。LOOPER的人生框架早已被安排好:短時間內希望賺最多的銀兩,直至老闆要求終止合約時,便會把30年後的你送到現在給你親手槍斃,即所謂Close the Loop,時間上的一種無限循環:現在的你殺死30年後的你,到你活了30年後,又被送到30年前給年輕的自己幹掉,循環不止,萬劫不復,好像是一種永恆的懲罰,Looper這名詞大概也有這個意思。那幾乎是一種宿命框架,所以JOE也抱著活在當下的人生態度,即使好像沒有一個終極未來(其實又有誰會有?),但還是規劃好自己的人生,希望能好好渡過這人生僅餘的30年。

電影以時間飛快的畫面,展示了JOE30年的變化,最後「老JOE」在中國落地生根,學好普通話,還遇到一位中國姑娘,跟她結婚。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隨之而變。就在死線來臨一刻,為著拯救自己的愛人決定要回到過去改變命運,殺死那個要終止所有Looper合約的Rainmaker。結果他回到過去,躲避了被「細JOE」射殺的命運,並開始他刺殺少年Rainmaker的大計。

電影其中最精彩的一幕,正是細JOE30年後的自己(老JOE)在餐廳見面,充滿幽默、火花和智慧,讓人想起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文章《自己的樹》。大江健三郎說祖母曾跟他說過,每個人都有一棵「自己的樹」,如果你站在樹下,可能會遇到年老的自己。年輕時,大江健三郎便早已想好,如果在樹下遇到年長的自己,一定要問他:「人為什麼要活著呢?」

大概細JOE從沒想過會遇到年長的自己,更加不會自省「人為什麼要活著」,於是遇見老JOE也只能一臉慌恐和啞口無言。老JOE卻反而輕鬆地跟他談法文和國語,幽默地大談他割傷的手,還有他為著愛人而挑戰宿命的態度。年輕的細JOE當然不爽,面對這個30年後對自己指手劃腳的自己,根本不是他現在渴望和規劃的東西:老JOE在中國落地生根,細JOE卻學法語希望在法國生活;老JOE有一個為他犧牲的太太,細JOE愛的人卻根本不是這個。細JOE只想按著自己的劇本一步一步完成。老JOE的出現,只會破壞了他的計劃,殺死未來的自己並改變自己將來的命運,成為他回復當下生活的目標。因此,這正好反映了一種有趣的狀態:同一個JOE,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似乎有著不同的經歷、目標和價值觀,但說穿了,其實他們都在「為著自己各自的當下(30年前和30年後),而挑戰各自認定的宿命」。

電影的結局也很有意思:老JOE用槍指著少年Rainmaker的媽媽Sara並想殺死擋路的她。這一刻,細JOE突然悟出一個道理,老JOE回到過去要殺少年Rainmaker,為的就是要改變未來以挽救妻子;同時,媽媽Sara正用身體擋著老JOE的槍,為的也是保護自己孩子的性命。Sara和老Joe這兩個舉動,雖然都是出於對家人的愛,但只要老JOE一念地獄把媽媽Sara殺掉了,便可能令少年Rainmaker心理產生創傷和仇恨,導致了30年後的大報復,變成怨怨相報停不了的循環(又一個仇恨loop)。因此細JOE才醒覺以更大的關懷來自行了斷,一舉消滅了現在和未來的自己,讓少年Rainmaker繼續沐浴在媽媽的愛之中,讓仇恨的圈子從此斷裂。

《時凶獵殺》肯定是繼電影《MOON》、《INCEPTION》和《SOURCE CODE》之後,最有意思和驚艷的科幻電影。現在我依然回味那藍天白雲的田園風景,麥子被風吹得沙沙作響,連那塊耀眼的白布也被吹得時起時落。袋錶的時針在滴滴溚溚地響,時辰到了,空氣中突然生硬地冒出一個被蒙面綁架的人,槍聲準確地一響,彈開,倒下。實在太愛這畫面。

Wednesday, September 19, 2012

《回顧香港電影中的海外華人》講座後感

Limehouse Chinatown, London 1927




















大概一年前,我參加了一個倫敦華人機構舉辦的講座後,寫了這些小感想。萬料不到,最近關於國民教育、香港人身份、國族主義等問題的討論,又勾起了當初的一點想法,在這裡分享一下。對於我這個初到外地讀書的人來說,「尋根」這類話題也只是聽得多但未算感受很深的事,但這種場合也讓我感受到海外華人這個族群對身份探索的關切,以及給我一個機會來反省自身。


1)印象中,講座中陳導演為李連杰在「轟天炮4」裡做大反派而耿耿於懷(也稱之為「辱華」),而為成龍在RUSH HOUR裡做到一位警察而感到光榮。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太認同。每當華人去做一些反派角色便是辱華,那似乎過於簡單化,華人電影也有不少是找外國人做反派的,卻很少聽到有「辱洋」的不滿聲音;這「辱華」的指控,大多是基於一種多年來的「自卑」心態吧,這也無所厚非,中國人近百年的歷史實是災難,所以才有人會說「成功辦北京奧運是雪百年之恥」的這類「一雪前恥」的說法。對於這類電影,我只會以故事性來看,反派是華人當還是洋人演沒關係,一來談電影也可以談他們的演技,不應有華洋之分;況且如果以他們的說法,華人能把一個反派演得好,不也是一種光榮嗎?二來,也要理解這個角色根本上有沒有中國文化的內容在內,還是只是純粹的賣弄或消費那種「東方浪漫/神秘主義」或「打功夫/不懂講英文的娛樂性」,像李連杰這角色,其實找外國人或日本人做也不會太大分別,電影只需要他的「好看功夫」,而不需要他的文化內涵;那如果能分辨到這種商業電影的賣弄,我個人覺得理應不會覺得「辱華」。真正的「侮辱別國」電影或文學,我相信是基於刻意改寫他國的歷史或貶低某種文化底蘊,才能算是侮辱吧,例如如果有人拍一套電影講述根本沒有南京大屠殺,說這是虛構的,那便算是竄改歷史,是對中國人和歷史的一種侮辱,我覺得這才是較真實而有力的「侮辱」。

有時也覺得,「侮辱」是主觀的,當然刻意的「侮辱」可能很明顯易分,但有些情況則很難理解。以陳導的說法,RUSH HOUR裡的成龍能與外國人同事平起平坐,互教英文歌和拳腳功夫,有文化公平交流的意義,感覺上中國人的形象確是進步了;但我也可以辯駁,RUSH HOUR作為一套動作喜劇,它讓人發笑的地方,正正是這兩位華人和黑人兩類少數族群的小丑戲,看著成龍唱英文歌發音不準好像很好笑,同樣,看著黑人打中國功夫也好像不倫不類,這種「笑點」是否給那些白人觀眾一種優越感而得到愉悅呢?是否會讓人看得更不舒服?所以我寧願不輕言以「辱華」的角度來詮釋一齣電影,那是一種過於「心有鬼」的自卑和憤恨心態,也容易減少了享受電影的樂趣和發掘更有意義的內涵。

2)再根本一點想,「辱華」的感覺,在我身上較少發生,這也可能是大多數香港人的寫照。我們對於自已身為「中國人」的身份意識本來就已經很弱了,不過回歸之後,國民教育可能多少改變了這情況。在英國,我都說自已是香港人,很少說自已是中國人,還經常跟外國同學談香港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不同,或者廣東話和普通話之不同。這讓我想到講座裡他們談到「根」的問題。什麼是「根」?在我來說,我的根紮在香港,我在香港土生土長,廣義來說,我是在香港的泥土培植而成,受香港教育,看香港電視,爸媽是香港典型的小康家庭,住香港的公屋和居屋,在香港工作,有香港的朋友,與其他同年代的香港人有著某些共同的回憶。雖然間中會去外地旅行或工作,但那些泥土都只讓我的盤栽範圍闊一些,或者讓我的樹葉或花兒長得茂盛或燦爛一點,或者成為我的根的部份分支,但總不能成為我的主根,大概是我太長時間留在一個地方了,沒辦法把根轉型。不過,我卻沒有把這種根視為必需的存在和恒常不變,我常想,人是否可以沒有「根」?或者說,人是否可以沒有「單一的根」?正如有主講的教授上次談到,他認識中國哲學又喜歡德國哲學,這是一種很個人的根,那應該是以窄義來定義吧,但其實包含的是更廣闊的意義,因為已把地域界限消減,而更強調個人自由的選擇及取向,成為個人價值觀和創作觀的東西,但人隨著年紀的變化價值觀也可能多少會變,那麼讓我想到,到底「根」是否可以變?如果變了,是否已不算是「根」了?但「根」可以成長呀,可以擴張呀,我相信隨著時間(個人或GENERATION)和空間(泥土)的變化,根也會隨之而變,正如教授說,那不應是死守狹隘的概念。

不過,當我們談到華人的「根」,又是怎樣的「根」?它好像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正如教授說,華人也有著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時代,可以是幾十年前的馬來西亞的老華僑,也可以是當代大陸公司CEO的富家子女,有「流落異鄉」式,也有「海外留學」式;有「保外就醫」式,也有「揚名立萬」式,我們可以簡單提取他們之間的「最大公因數」嗎?或許也是可能的,節慶日子、家庭觀念、儒家制度、中國哲學或文學或歷史或神話等都可能是大概的公因數,但當中相信也有不少差異,即使是簡單如怎樣慶祝新年,在儀式和禮節上也有不少分別吧。但我觀察到的是,在外地,不只是華人,實情黃皮膚的人始終較易聚在一起或交朋友,不論是香港人,中國人,台灣人,馬拉人或甚至亞洲人如日本人或南韓人,這是什麼緣故呢?他們好像正分享著相近的共同價值和親切感,是所謂的「亞洲價值」嗎?還是膚色的關係?抑或是單純的語言問題?「亞洲價值」和「華人的根」有多大差異?不知道。如果單純的以生物學上的血脈或皮膚來界定「華人」,也實在是過於僵化吧。我有時想,把一個華人小孩和一個英國小孩從小便放到非洲家庭養育,長大後他們會變成怎樣?他們所謂的「根」又在何處?又如果一個小孩從小要跟家人四處生活,一時在美國,一時在新加坡,一時又澳洲,總之無法安定下來,那他是否便沒有「根」呢?沒有固定的泥土,能長出「根」嗎?還是那「根」已植在他的家人或整個地球上?大概要定義「華人」和「根」似乎還要更仔細或廣泛的研究。

或者有個更根本的問題:為什麼「華人」總會這麼逼切思索自已的身份問題?是我們一直處於被世界邊緣化,所以期望早日為自已找到一個可安心的定位嗎?還是我們總是期望自已的「根」能代代相傳而不被斷裂?這是傳統的「薪火相傳」和「傳宗接代」的思想在作崇嗎?我們為什麼要死守「華人身份」的問題?又,所謂「身份危機」,是否只是自已沒信心的表現呢?當日後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實力增強之時,是否能把「自卑」轉化成「自尊」呢?最終又是否只是單純的經濟實力問題?還是另有更深的價值在內?當將來中國強大到好像美國和歐洲一樣的地位,外國人要到中國工作和生活時,他們會否同樣面對類似的身份問題?還是他們根本沒有「根」的概念,把生命視作非常個人和彈性的「橡筋」?

3)教授也提到海外「華人」第二、三、四代的文化,他們的「根」又在何處?「混血兒」族群的「根」又怎樣?他們的泥土已跟過去第一代海外華人不同了,這是相當有趣而好像仍是空白的題目。當代的海外華人還有INTERNET這個新的世界在背後影響著,如果他們想的話,他們可以不再封閉,在VIRTUAL的世界裡與不同國家的人交往,網絡社群成為新的族群和身份,在那裡他們也可以找到自已的身份認同,而不單只是海外華人了,他菑w選擇而不具宿命的身份。當然,到目前為止,我仍然覺得網絡上的身份未必能完全取代真實的身份,大多數人仍在一個安全網的階段去用INTERNET的身份,他們仍維持自已的根,只是變化一下自已的莖和葉來與別人溝通,但或多或少都有互相混合和互相影響的效果。INTERNET是新的泥土,它的可能性很巨大,它培養出來的「根」是怎樣的無人知曉,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4)無論如何,相信每個人在追溯自已的文化土壤、社區關係、成長經驗和社會歷史後,不論結果如何,還是可以理順到一條相對清晰的脈絡,了解自已是個什麼人,受什麼影響,為什麼受影響?大概這正是東倫敦唐人街歷史計劃的真正意義,嘗試把當時的情況和生活收集並紀錄下來,形成歷史或文獻,供有興趣的後人了解先輩的生活文化,然後發掘自已的泥土和身份,這是很有意思也很有趣的計劃。

東倫敦唐人街歷史計劃:http://limehouse.wix.com/chinatown

Tuesday, September 18, 2012

Thursday, August 16, 2012

「前線.焦點 2011」新聞攝影比賽評審摘要


前言:

應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之邀,小弟出席旁聽「前線.焦點 2011」新聞攝影比賽的評審過程,並擔任紀錄和訪問的工作。此文為綜合當日評審過程及訪問後,抽取認為對新聞攝影行業有意思的要點,以作報告。

個人一直認為這類新聞攝影比賽,七位評審的背景、閱歷、喜好、對新聞及攝影的認識等因素,必然影響比賽結果,很難有絕對的客觀準則。因此誰勝誰負不應該是比賽唯一的重點(呢一句聽到就要「嘘」,有邊個參加比賽唔想驘?除左某某大國的羽毛球隊),評審照片的過程才更具長遠意義。

對於評審的名單和制度,即使業內有人覺得需要改善,也不應失去「評審討論」的部份,一方面(功利來說)有時可讓行家知道勝負的原因(有時其實真係冇咩特別原因);更重要的,是從討論過程中,了解行業內外不同的人如何閱讀新聞照片和影象,如何理解不同圖片組別的定義和要求,如何分析新聞攝影這份專業和發展……。當這些討論化成文字、聲音或影象保存下來,累積成可供參考的資料,對業界、教育界和大眾或有所裨益亦未可知(好明顯係一廂情願!)。問題是如何把這些資訊保留、整理再傳達給受眾,這也是小弟今次的角色,將來各位如有更好的方法或建議,歡迎向HKPPA提供好點子。

以下是報告正文,希望能盡量以客觀的方式表達各項要點。部份內容可能會較著重某些照片,還請見諒。報告的目的是期望互相切磋學習,不論輸蠃高低,只求引起討論,歡迎賜教。

A)         個別評審選擇照片的概略標準

﹣攝影記者應講求「眼力」和「觀察」來為世界發掘新的意義,多於用什麼相機拍攝
﹣照片應耐看,具歷史參考價值,例如想像五年後,照片是否仍有它的可觀性
﹣切忌陳腔濫調及俗套,例如「陳日君沉思」、「警民衝突場面」
﹣具獨特性的照片,能吸引讀者目光,給時間慢慢發掘影象中的細節或意味

B)         評審對個別組別的評價與要求

1)         突發新聞組:

﹣部份評審認為今年參加突發新聞組的照片較弱,感覺似靜態新聞的照片,形容突發新聞好像已變成「靜態新聞中突然發生的事」。也有評審提出兩個可能的原因:1)很少突發記者參加比賽;2)警方轉用數碼化通訊後,削弱了前線記者拍攝突發新聞的機會。

2)         體育組:

﹣有評審提出拍攝體育照片,最重要應能拍出競賽中的「體育精神」(Sportsmanship),即是在一場公平競賽下,運動員能盡自己最大的實力來爭取勝利,但今年能表現「體育精神」的體育照片卻不多。冠軍得奨作品中的傷殘游泳健將最能表現這種精神。

﹣有評審同意,專業數碼相機科技越來越先進,要捕捉運動的瞬間已不太難,所以選擇照片時也不太強調捕捉動作那一類,反而如何表現「體育精神」才更關鍵。

﹣有評審則質疑部份打燈的運動員照片,是否屬於體育照片。

3)         圖片故事組:

﹣部份評審認為今年的圖片故事組水平特別高,表達手法和題材也多樣化。

﹣有評審則指部份題材的照片形式過於熟口熟面,例如籠屋這類題材,多年來依然沒有好的影象,甚感可惜。

﹣歸納評審對圖片故事的要求,有以下幾點:
a)             該故事或事件,需要用一輯照片才能說明得好
b)            照片內容不應重複
c)             照片的排序應有邏輯或關聯
d)            攝影師帶有不同的觀點或新眼光
e)             照片具統一風格
f)              照片與照片之間有空間(SPACING)或狀態或節奏
g)             照片數量不能太少
h)            個別照片的質素未必對整體有影響
i)              具整體敍事的能力
j)              圖輯應有加強認知某件事(ENPOWER)的作用
k)             該故事或事件的獨特性
l)              圖輯應具反思空間


C圖片說明、文字、影象與讀者

關於圖片說明、文字、影象和讀者之間的關係,評審曾就個別照片而展開討論。

﹣有評審指出如果要讀圖片說明才能理解的照片,是不好的照片。例如突發新聞「盲搶鹽」一圖,單看影象無法交代他們搶的正是鹽,若給外國讀者閱讀,無法了解內容。

﹣有評審則指新聞照片總要配合圖片說明來交代事件,影象有時無法一一清楚說明「時、地、人」等背後元素。

﹣另有評審指「盲搶鹽」事件中的「鹽」並不是重點,重點是照片能反映社會的一種憂慮的氣氛。因此人物表情才是值得留意的部份。

﹣有評審認為新聞照片對讀者有個要求,便是讀者需要對社會有基本的了解,它不能像荷里活電影一樣,每個人很簡單直接地便能明白照片內容。讀者無知本來與攝影師無關,媒體不用太遷就讀者。

﹣有評審認為文字和影象應該相輔相成,照片本身先要能吸引讀者的注意,然後再以圖片說明來解答照片中無法交代的事情,這本身便是一個很滿足的閱讀過程。例如圖片故事的「流浪貓」圖輯。

﹣也有評審表示,如果要以照片中的文字來交代事件,例如示威橫額的文字,是很差的照片。


D)新聞攝影道德

1)獵奇眼光:

﹣有評審表示有參賽的圖片故事具獵奇眼光,照片過於強調發育不全的人物怪模樣,突出他們出人意表的動作和表情,給大眾一種少見而「好得意」的感覺。好像當年大英帝國國民見到南美土著一樣,覺得好新奇而去拍攝他們。從照片中,攝影師也表現出一種好強烈的優越感。

﹣有評審指比較負責任的視點,是把他們看待成平常人一樣,把握他們更深入的情感和性格特徵等,這才更顯珍貴。


2)對被攝者的影響:

﹣有評審表示擔心人物組的易小玲照片,若從比賽中勝出並展覧,會否有違了被攝者當初被採訪的意願。當時易小玲接受雜誌訪問而應承被拍攝,而照片呈現了她平時不想別人看到的傷口,但她會否認同照片抽離了故事,而放在比賽的語境中,讓傷口可能再一次展現出來呢?

﹣有評審則認為照片應否參賽,責任在攝影記者本人,評判不應因此而考慮排除該照片的資格,反而該集中討論照片的好壞。

﹣有評審指照片能表現出易小玲的勇敢,她無懼表現自已的缺憾,摘下面罩,很直觀而震憾;但同時卻又覺得有點殘忍。

3iPhone攝影的後期問題:

﹣沒有評審質疑iPhone攝影以app(如Instagram)來後期製作問題。有評審指只要不偏離新聞攝影的原則,用什麼器材不重要,這包括:不偏離事實,沒有後期加減元素,不可竄改內容等。

4)影像中的歧視與偏見:

﹣有評審指圖片故事組的「自由行」故事帶點歧視內地人的感覺。如果把這圖輯給內地遊客看,他們可能會覺得攝影師專門找他們的醜態來拍,讓讀者覺得他們好像好粗魯和沒文化。

﹣另有評審指圖輯很具真實性,完全反映社會風氣,表達到很多香港人對內地人的看法。

﹣有評審則指這圖片故事沒有反思空間。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前線‧焦點 2011」新聞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展


開幕及頒獎禮詳情:
日期:    2012 年 8月 16
時間:    下午 12  30 分至 1 
地點:    尖沙咀海港城港威商場大堂

展覽詳情:
日期:    2012  8 16日 至 月 29
時間:    上午 10 時至下午 9 
地點:    尖沙咀海港城港威商場大堂
日期:    2012  8 30日 至 9 月 9
時間:    上午 11 時至下午 10 
地點:    銅鑼灣時代廣場地下露天廣場


相片展覽學生導賞團
日期:    2012 年 8月 16
時間:    下午 1 時 至 2 
地點:    尖沙咀海港城港威商場大堂





Friday, July 20, 2012

肖像說


蘋果替橙拍肖像,越拍越像蘋果。狗說:這是主觀攝影。
啤梨替西瓜拍肖像,越拍越像荔枝。衫說:這是超現實攝影。
榴槤自拍肖像照,照來照去還是個榴槤。大說:這是直觀攝影。
紅提子想把自己拍得像乳頭,結果照片裡確似一串乳頭。魚說:仲似魚卵。
木瓜覺得自己跟乳房下墜太相像,硬把自己電腦修圖成菜肉包。蔡育瑜說:呢球入啦!
最後,生菜替香蕉剝皮拍肖像。龍說:這屬於裸體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