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11, 2007

《死也要上報!》



「莎瑪.寇湏,曼哈頓區的一位店主,從不用量尺,只看一眼就可幫婦女找到正確尺寸的胸罩,聞名全國。於星期四病逝於西奈山醫學中心,她享年九十五,生前戴34B胸罩。」

這是一段悼念莎瑪.寇湏的訃聞(Obituary),出於《紐約時報》訃聞作者Douglas Martin之手,大概女人讀完之後,都很想幫趁一下這位莎瑪小姐,親身體驗「無尺度胸」的自由快感。但對於男人來說,一看便知「龍與蟲」的特技,還是避之則吉比較好。

《死也要上報!》(The Death Beat) 是一本關於英美訃聞的著作,它的副題是「訃聞裡的黑色幽默」,原以為會看到世界各地千奇百怪的訃聞絕句,但其實作者的重點,是英美訃聞的發展和業內情況,中間穿插訃聞作者的訪談、各類訃聞段落、和作者自己的感想,讀後大概你會了解,他們說的訃聞,跟我們華人世界寫的訃聞簡直是天淵之別;英文「Death Beat」實在貼切,就像我們的「醫療beat」、「社福beat」、「政治beat」,外國的訃聞就是「死亡beat」,有專責的記者和編輯,還會請外援作家開訃聞專欄,簡直就是人物專訪嘛,不過是「死人物專訪」罷了。

死人怎做專訪呢?徐步高案就是香港的最佳例子:查明戶口、朋友出賣、枕底字條;記者們透過訪問死者的親朋戚友,一些瑣碎的動靜,一兩句爛頂的口頭禪,各種人生的大小事件,串連出死者的一生,成就訃聞。

「或者我會問,什麼會使他生氣?什麼會刺激他?他不喜歡在看電視時有人從他面前走過,但此外他什麼都不介意,就算房子著火了也沒關係……我們每個人都不同,就像我們的指紋一樣,因此,我要找的就是,那些使他和這世上其他任何人都不一樣的指紋。」曾任《費城日報》訃聞作者談他的採訪經驗。

竟有點像「採訪技巧手冊」,真是久違了的感覺:

「訣竅在保持低調:死者過身三、四天後,我就打電話去,閒話家常,就像我現在和你說話一樣,令人感到十分清新。我問他最喜歡吃的早餐是什麼,她是怎樣教導小孩的,她會不會只要你一開口請求,就把她的楓葉鼠或狗送給你。最後的問題,會是和你一起住了一輩子的人都不會問的。然後我會聽到:『這是我第一次可以談論這一切而沒有掉淚。』」

結果,細膩但真實的細節浮現起來,就如讀小說一樣,再平凡的人生都有戲劇性的起承轉合。

一篇為郵差寫的訃聞,引述他第一任太太的話:「他身上不會有蒼蠅,蒼蠅找不到可以停的地方。」

另一篇則這樣寫:「如果你不想讓秘密洩露的話,就絕不要和『乖寶寶』穆迪分享你的秘密。他倒沒有惡意,只不過有時一不小心就會說溜嘴。就像那次,他哥哥把前女友退回的一枚戒子送給他的新女友時。」

訃聞當然無分階級,小甜甜逝世,英國的《衛報》就寫了這一段訃聞:

In the ranks of sober-suited Hong Kong businessmen, Wang was an original with her pigtails, impish grin and miniskirts which, she said, she wore "because I have great legs". Five feet tall, she turned up for business meetings with a large German shepherd dog, and sometimes took dinner guests to McDonald's, where she preferred the Filet-O-Fish. The last time I saw her, at a reception in a hotel in the Central district, she was carrying an aluminium case. It was, she explained, her handbag and "good for hitting anyone who attacks me".

讀完這本《死也要上報!》,最大的啟發是:快點為自己寫篇有趣訃聞!人生苦短哦!超低能。珍惜所有哦!勁搞笑。

3 comments:

林綸詩 said...

小甜甜那段好傳奇!!!!

hi~ long time no talk

波夫波的廁旁手記 said...

綸,
好久沒談,但我仍是你blog的忠實讀者.
最近事忙,又沒有什麼inspiration,沒什麼想寫.最想寫的是人獸交,但正在找資料呢.
你又怎樣?

林綸詩 said...

:) 謝謝, 我都越寫越枯燥了, 精力都去了工作那兒, 真懷念讀書那時呢~ 現在做太多工作/義工/學普通話, 留少了時間給自己, 正在調節當中....

你呀, 沒inspiration隨街影相都夠好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