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瑪利亞再生](Mary) 談不上具啟發性和新鮮感, 骨子裡還有點宣教的意味. 黑人男主角韋狄加正正是現代人的典型, 事業如日中天卻心靈虛空, 多次被扮演Mary Magdalene的女性朋友庇洛仙反問: 你心裡相信什麼? 多番反省下, 最終發現自身的安靈處還是自己剛出生的兒子和老婆, 結果是透過不斷的自我歉疚和禱告來為自己贖罪, 期求換取妻兒的平安. 但相比超然脫俗的女演員庇洛斯來說, 男主角似乎還離心境平和很遠很遠.
戲中的男主角顯然早有自覺, 無法排遣自己生命的不安和空洞, 惟透過清談節目討論耶穌一生的真偽, 希望在理性層面來解決虛無的人生. 電影[瑪利亞再生]告訴我們, 這方法當然不是正途, 用錯方法的結果是離信仰越走越遠, 真理的道路應該是從愛出發. 最終他覺悟前非, 在自己的清談節目質疑那位拍攝耶穌生平的電影導演時, 毫不留情地指責(大意): “聖經說福音早已在聖經裡了, 根本不需要再透過電影來傳播; 你究竟拍這電影還有什麼意圖?”
一看就知, 這擺明針對Mel Gibson的電影[受難曲]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2004年上映的[受難曲]頗具社會爭議, 除了是過份的血胜暴力, 和是否忠於史實的問題外, 還有這段耶穌生前12小時的經歷總讓人想到 “猶太人害死耶穌”的印象, 這令不少激進又脆弱的猶太人不滿, 指責電影具 “反猶太主義”的意識. [瑪利亞再生]導演費拉拿在電影中諷刺Mel Gibson的唯利是圖和自我中心, 顯然易見. 不過, 導演也明顯是自打嘴巴: 如果 “聖經說福音早已在聖經裡了, 根本不需要再透過電影來傳播; 你究竟拍這電影還有什麼意圖?” 那這套電影[瑪利亞再生]要在聖經外談信仰談福音, 又有什麼意圖呢?
或者電影仍具有提醒世人的作用: 信念或信仰最終要從入世的愛出發, 從歷史從文獻從理性並不是可靠的道路. 電影名字裡的Mary, 指的是Mary Magdalene, 中文可譯作 “抹大拉的瑪利亞”, 對了, 就是小說 [達文西密碼]裡那個被早期天主教會誣蔑為妓女, 又被小說描繪成耶穌情人/妻子的那位女門徒, 她更寫成是達文西名畫 [最後的晚餐]畫中的一員; Mary是小說中最重要的角色, 整本小說就是關於尋找耶穌血脈的故事, 而Mary與耶穌所生的孩子更被認為就是 "聖杯" (盛載耶穌的血). (詳見[達文西密碼]) 就在這關於Mary Magdalene史實爭論不休之時, 導演選了Mary作為帶出主題的引子, 可謂(刻意?)食正條水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