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文章提及"過程"與"狀態"之間的問題, 承蒙前輩波比恩賜鴻文回應遊戲文章, 現分上下篇全文盡錄.
(A: 嘩!! 呢兩句客氣到......駛唔駛呀你?)
(B: 咪係, 叫人前輩會唔會俾人打?)
(C: 叫人恩賜'"鴻文", 因住俾人劃兩條"紅紋"係番面度喎!)
(D: 話自己係遊戲文章, 即係話埋人地都係玩玩下啫! )
夠啦夠啦......現copy and paste如下:
這些提問有助我檢討自己的想法。
1) "過程"和"狀態"之間, 是否就是"功能性"與"藝術性"的分別呢? 什麼是藝術性呢? 怎樣才具藝術性呢?
按先釐清問題的意思然後才論辨理由,問題的次序應是:
「什麼是藝術性?一幅攝影作品如何算得上具有藝術性?把「過程」和「狀態」對揚,是否用來分辨「功具/功能性」與「藝術性」?
研究攝影哲學的英國哲學講師 Nigel Warburton 在 “The Art Question”一書中,剖析了數個關於「什麼是藝術」的流行概念,最後指出當人們問這個問題時,其實是間接地問世上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去特別留意,這個想法帶有評價性,甚至具有道德指涉。在這個情況下對個別作品 (individual works) 所問的才算有意義,而非一個普遍的問題 (a general question) 。他舉了 Cindy Sherman的自拍照為例,指我們在想她的照片時不會回答「什麼是藝術」這個大問題,而是在明白她的作品後,想到她的照片為什麼會是藝術,及這如何影響我們對這些照片的理解。
換句話說,一張照片是否具有藝術性,並非由於我們解答到「什麼是藝術」這個大問題,而是由於我們透過理解這張照片。就此而言,一幅作品如何算得上具有藝術性,並不能透過對什麼是藝術的定義,而是在具體情況下透過對作品本身的理解及把它與其它作品比較,以至於其它形式的藝術作出比較等。
至於問「過程」「狀態」這一組對揚,是否用以分辨作品的功能性與藝術性
?首先,我們不當預設作品的功能與其藝術價值對立。我們可以想像得到一般作品具有以下三種特性之一:
1. 作品具功能價值,無藝術價值或藝術價值較低;
2. 作品具功能價值,同時具(較高)藝術價值;
3. 作品具(較高)藝術價值,而無功能價值或功能價值較低。
以上第二種特性推翻了問題的預設。
提出「過程」與「狀態」,旨在於彰顯拍攝定格影像的攝影,如何較能在捕捉事件時突顯其優勢,與劃分照片的功能性與藝術性無太大關係。
2) 如果"過程"是功能性的, 而"狀態"是藝術性的, 那只要拍攝"過程"拍得清晰明白, 仍可算是好的"過程照片"嗎? 好的"過程照片"與好的"狀態照片"兩者之間是否就有層級之分呢?
問題初段是不當的預設,已經上述疏理。
之後問:那只要拍攝"過程"拍得清晰明白, 仍可算是好的"過程照片"嗎?
照片能把過程交代得清晰明白,以一般新聞學術語可稱得上是「客觀真實」的照片,能反映現實世界。
什麼叫「真實」「客觀」?一個經常被引用的例子:
“Snow is white” is true if and only if snow is white.
「雪是白色」這句話是真的當且僅當雪是白色的。
借用到攝影:
一張照片拍到雪是白色稱得上是「客觀真實」的照片當且僅當雪是白色的。
當然,攝影與文字媒界的運用不盡相同,在現實環境許多情況下,攝影的表現與操作也很複雜,不會這麼簡單,以上旨在提出一個簡明概念。
問題是:客觀真實的照片是否新聞攝影唯一追求的標準?亦即是說,客觀實真若是新聞攝影的必須條件,是否同時是它的充分條件?我們會否自問:我們平日見報刊與網絡上登載不少客觀真實,但我們不認為是一般所說「好」的照片。何解?
最後問:好的"過程照片"與好的"狀態照片"兩者之間是否就有層級之分呢?
同情地理解:若「好的過程照片」指客觀真實的照片,那麼「好的狀態照片
」是指什麼呢?首先,我能想像到「不好的過程照片」,是指一些連基本技術如顏色、對焦等也出問題的照片,但我能想像到「不好的狀態照片」嗎?是否也是一些基本技術如顏色、對焦等也出問題的照片呢?若然如是,則「不好的狀態照片」,等同於「不好的過程照片」,亦即是一般說的技術上有缺憾的照片。
接回以上有關新聞攝影的必須條件與充分條件的提問,所謂好的狀態照片,是指在照片交代客觀真實同時還增加一些因素,使它更能彰顯攝影作為新聞報導的優勢。
然而,我認為最好不使用「過程照片」與「狀態照片」這兩組詞,因為提出「過程」與「狀態」,是想分析事件本身的情景,而非對於照片的劃分。在拍攝時,事件的過程與狀態兼得,只不過兩者比重不同而已,而且不容易自一個影像中分開檢視,沒有純「過程照片」與「狀態照片」。我只會說,有一些能反映客觀真實的照片,及一些能反映客觀真實同時多了一些因素,包括美學因素與時機掌握的因素,使之更能深刻反映事件的照片。 (上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