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05, 2005

插入是"過程", 愛情是"狀態"

有資深行家認為好的新聞照片應能捕捉事件的"狀態"而非"過程". 此話何解? 大概可以這樣說:
"過程"是一本說明書: 安裝電腦有10個steps, 那便每個steps都拍一張照片, 清楚交待每項工序, 要上螺絲, 要裝driver, 要除衫(講笑!)......說明書的目的只有一個: 細節清楚明白.
套用在新聞攝影, 一單遊行, 由示威者準備到出發到遊行到叫口號到交請願信到離開, 每項程序都交待清楚而明明白白, 那每張照片都是"過程"照片.
"狀態"則強調整件事件的氣氛, 攝影師對事件的感覺; 觀者看照片, 未必能看到事件的細節和底蘊, 卻能"感受"到一種氛圍, 或者是有被觸動的一刻.
對我來說, Eugene Smiths拍攝日本村莊水銀中毒事件中, 母與子洗澡的一幕, 可能是第一張觸動我的"狀態"新聞特寫照片. 如果這張照片, 是以清楚交待母子怎樣沖涼的10個steps為目的, 包括放水除衫(唔係講笑!)抹身等等.......並放進一本白雪雪的canon說明書裡, 就未必能夠感動我.
可以這樣說, "狀態攝影"是把"過程"提煉, 抽取重要的環節, 加入攝影師的眼光和觸覺, 令人感受到事件的氛圍或有被觸動的感受, 出來的就是"狀態"照片.
再極端一點: 做愛的"插入"便是"過程"(以AV片裡的大特寫抽插鏡頭為代表); 愛情的快感則是"狀態"(以電影中男女情侶排除萬難後相擁熱吻上床不露點為代表). 不過如果簡單歸結"抽插"便是不好, 肯定很多男人反對, 畢竟目的和用途不同: AV片是以引起性慾為主, 它是功能性的, 假如看完AV片的不舉男子卻竟能勃起, 它便是成功的AV片; 愛情劇情片則以引起共鳴及提昇視野為主, 假若觀眾能因欣賞電影後而對愛情有所領悟和共鳴, 它也可算是成功的愛情藝術片.
結果我們會問:
1) "過程"和"狀態"之間, 是否就是"功能性"與"藝術性"的分別呢? 什麼是藝術性呢? 怎樣才具藝術性呢?
2) 如果"過程"是功能性的, 而"狀態"是藝術性的, 那只要拍攝"過程"拍得清晰明白, 仍可算是好的"過程照片"嗎? 好的"過程照片"與好的"狀態照片"兩者之間是否就有層級之分呢?
3) 有什麼情況下, "過程"的照片會比"狀態"的照片更"好"?
4) 美感在"過程"與"狀態"之間, 扮演了什麼角色? "過程"照片可否一樣拍得好美, 而提昇至"狀態"照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