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0, 2006

2006電影回顧

2006年看戲太少,現作一點回顧,望2007年看更多好戲:

2006最令人驚喜的電影:
平頭日記 Jarhead;
四大天王 The Heavenly Kings;
你,我,他她他 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
韓流怪嚇 The Host;
猛鬼也投票 Homecoming;
盜夢探偵 Paprika;
聯合93 United 93;
越位女球迷 Offside;
慾望的謊容 Time;
死亡魔法 The Prestige;
尋找他媽…的故事 Transamerica;
遇人不熟 A Stranger of Mine

2006最令人失望的電影:
鬼域 Re-Cycle
日本沉沒 Sinking of Japan
加勒比海盜:決戰魔盜王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an's Chest
放.逐 Exiled
東 Dong
伊莎貝拉 Isabella
黑社會:以和為貴 Election 2

2006我最喜愛的電影 (排名不分先後):
最愛女人購物狂 The Shopaholics;
平頭日記 Jarhead;
冷血字傳 Capote;
尋找他媽…的故事 Transamerica;
迷失決勝分 Match Point;
撞車 Crash;
四大天王 The Heavenly Kings;
你,我,他她他 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
立見天國 Paradise Now;
偷拍 Hidden (Cache);
瘋狂的石頭 Crazy Stone;
死亡筆記 Death Note;
聯合93 United 93;
布達佩斯之戀 Gloomy Sunday;
韓流怪嚇 The Host;
死亡魔法 The Prestige;
浮花 Volver;
墨攻 A Battle of Wits;
慾望的謊容 Time;
陽光小小姐 Little Miss Sunshine;
戀愛夢遊中 Science of Sleep
墨攻 A Battle of Wits;
愛.糖針 Candy;
風流債風流還 Don't come knocking;
猛鬼也投票 Homecoming;
盜夢探偵 Paprika;
遇人不熟 A Stranger of Mine;
越位女球迷 Offside ;

2006我最喜愛的OST:
布達佩斯之戀 Gloomy Sunday
浮花 Volver
花樣奇緣 Memories of Matsuko
兩生花 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Perfect Blue
Marie Antoinette

2006發現導演:
今敏 Satoshi Kon
寺山修司 Shuji Terayama

Friday, December 29, 2006

墨攻

看完電影「墨攻」,走進書局希望查看關於墨家的書籍,簡直少得可憐;哲學一欄的書架上,儒道佛家早已一統天下,孔孟老莊助紂為虐,墨者革離見到一定憤然離座,率領梁城居民以衝車推倒書架,來守住那僅餘幾套的墨家珍本,然後到付款處要求「買哂D存貨佢」。
「唔好意思,革生,我地剩番呢幾本。」書店小姐露出抱歉的神色。
「斬立決!」革離大概要執行墨家之法了。
書店小姐於是把自己的頭顱脫下,遞給革離,微笑道:「隨便拿去啦,但不要沾污我的桃色口紅啊,才剛塗上。多謝惠顧。」
「我不會接受任何人的禮物。」說完,革離就拂袖而去。

電影「墨攻」值得支持,在於它以商業大片的包裝下,還能引領我們多點反省:「兼愛」的盡頭是否埋沒人性的「愛有親疏」?堅持「非攻」守城的策略最終是否犧牲更多?在最近一連串中華假大空(胸?)古裝電影的潮流下,電影「墨攻」雖然特技拙劣,卻成為一股古裝清流,而出自香港導演之手,更屬難能可貴。

導演張之亮在電影中無疑加入了很重的反戰色彩,把革離(劉德華飾)英雄化成類似耶穌的悲劇角色,大抵是要表現在這亂世之中,宣揚愛與和平只能自討苦吃,來表現導演對現世價值的悲嘆。電影扭曲墨家的觀點與原作不在話下,有點造作和表面也是事實,但肯定無礙觀眾投入的雅緻。最有趣的,是電影中加入了一位女性將軍和黑人奴隸,在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受關注的近代觀眾看來,這不是平等宣言又是什麼?

雖然我沒看過漫畫《墨攻》,卻花了三小時完成了「墨攻」的原著小說,比漫畫更original,作者是日本作家酒見賢一。不論小說的角色描寫與結局,都與電影截然不同:革離被寫成一個嚴厲執行法規的軍事家,經常對違規的梁城居民執行斬首之刑,甚至把梁城公子的愛人瞭姬公然處決,為的是瞭姬被趙國俘虜後透露了梁城的非機密情況,最終惹來梁城公子的報仇而被射殺身亡;小說中的革離從來沒有談情說愛,這與劉德華在電影中的英雄浪漫形象和結局顯然不同,但卻更具人性和批判性。

電影「墨攻」裡的墨家思想,當然與真正的墨家有點距離。《兼愛中》道:「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寫道:「這樣說來,愛人成了一種投資,一種為自己的社會保險。」這就與電影裡耶穌般的無私革離有所出入了。這裡再引述施家祺文章《從「墨攻」看墨家思想》的一段,以茲闡釋:

與儒家同為當時顯學的墨家,針對儒家等差有別論,主張「兼相愛,交相利」,認為「義‧利也」的「義利合一」思想。所謂「王天下正諸侯者,彼其愛民謹忠,利民謹厚,忠信相連」墨家義利兼顧,並認為義與利當可合一。後期墨家更對「利」尤為看重,《墨子‧節用》「凡足以奉給民用則止,諸加費不加於民利者,聖不弗為」,甚至「利天下為之」,視「利」為人生取向。中國歷史上未有革離此人,然而電影中對革離這個人物的打造,卻是儒墨兼有的形象。岑逸飛先生於12月16日《經濟日報》上,曾經引述片中革離對逸悅(范冰冰飾)的話「我們不接受禮物,就是為了要讓人知道,我們不是因為想獲得才去幫助別人」指出革離近儒而遠墨,所這甚是。

2006年的港產片幾乎全線崩潰,「墨攻」技巧OK,主題OK,我們還能要求什麼?這樣說也似乎太悲哀。

Sunday, December 24, 2006

今敏



日本動畫導演今敏 (Satoshi Kon)已加入了我的追捧名單,他的最新作品《盜夢探偵》(Paprika)在亞洲電影節上映,驚艷萬分; 改篇自日本作家筒井康隆關於夢與現實的同名科幻小說《Paprika》,故事的創意與奇幻感很高,加上今敏出名的奇詭影象與配樂,確是讓人耳目一新;難怪有本地影評人稱,今敏已超越了他的師傅大友克洋,成為日本當代的動畫大師之一。

公平地說,要有當年大友克洋《亞基拉》般的末日震撼,今敏的作品確未做到同類層次,但大友克洋在《Memories》後卻好像奇才盡失,《Metropolis》與《Steamboy》讓人失望;相反,雖然今敏至今只拍了四齣動畫電影,卻維持一貫心理懸疑與影象凌厲的風格,主題大多關注人類脆弱的心靈和陰暗面,而背景都是現今日本的社會面貌;事實上,今敏的成名作《Perfect Blue》的確讓人眼界大開,談的就是日本藝能界和偶像fans的世界,當中又大玩真假心理懸疑凶案,是我最喜歡的動畫電影之一。

《Perfect Blue》後的《千年女優》,同樣訴說一位退隱娛樂圈女藝人的一生,平實的表面,暗藏現實與回憶交錯的心理伏線,今敏的場景配置與剪接功力,可見一斑;《千年女優》更在2002年與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同得「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節最佳動畫大獎」,但這才是今敏的第二齣動畫!不過,老實說,我還是喜愛《千與千尋》多一點。相對來說,今敏的第三套動畫《東京教父》卻來得寫實而具積極意義,談的是三個流浪漢遇到一個棄嬰的故事,在聖誕佳節看,特別感到暖意。

今敏的動畫有幾項特點:
a) 喜歡扭橋:未到最後,也不知結局如何。
b) 玩陰暗心理:主角都是平凡人,在現實世界中掙扎求存,犯一些平凡人會犯的錯誤,都有自己陰暗的一面。
c) 結構嚴謹:今敏的影象跳脫,喜歡運用錯摸或鏡頭剪接來加強故事線之間的對比和氣氛。

現在要等待的,就是《盜夢探偵》的DVD了。

Tuesday, December 05, 2006

玫瑰香薰

誰點燃的香薰
怎也不芬芳
卻為迎合世界
要玫瑰種出薰衣
倒刺傷自己

我好想救你

我好想救你
從冰封百年的信箱裡
傳來歷史塗紅的氣味
路人卻不聞不問
我也不好意思
只好掉頭走自己的碎石小路

兒童不宜

我們曾輕輕的
擦身而過
腦海不斷浮現
發誓不會再度錯過

結果
我們第二次相遇
是那秋夜的無人公園
我強姦了你
一滴也不放過

斷肢與地雷

斷肢沒有犯錯
他們只想談一場戀愛
轟轟烈烈
在阿富汗的荒蕪山區裡
為愛侶競賽

地雷沒有犯錯
他們註定只能等待
愛情是兩块殘骸的相遇和結合
點起火花
震憾大地
但現在只得忍耐

人類沒有犯錯
本性的仇恨誕下健全的戰爭
埋伏地雷與拆解地雷同時進行
手牽手與手綁手與時並進
斷肢和地雷的戀愛
卻只有偉大的人類成全

他們總算有一面之緣

他們總算有一面之緣
輕輕擦過
卻異常親密

他殷勤伸展
化成婚宴長長的雪白地毯
在自我迴轉的木馬中
幻想親一親
傳說中的性感皇后

她的空隙
似是滿口甜蜜朱古力
瞬間釋放的誘惑
激起如汗的水花

最後
他輕輕擦過她
然後
沖水
記得用肥皂洗手三十秒

題為《廁紙與屁股》

發一條十年後的短訊

我很想
在你婚禮之前
發一條短訊
給十年後的你

「我懷了你的孕」

然後把你忘掉
只牢記十年後
你收到訊息的樣子
成為女兒的借鏡

五年前的短訊

半夜
電話響起
收到五年前你的短訊
「我們分手吧」
就像多年不見的同學
總要喚起畢業典禮的陰濕笑話

五個字的訊息大概仍是一元收費吧?
中間沒有轉台
推銷員也懶得向我平賣優惠計劃
但這五個字也真夠可憐
在空氣裡流浪五年
無家可歸
四處亂找電話的入口
卻總沒遇上我
五年了
讓我成為你的妻子

大概
明天要記得交電話費
否則又會被你打個半死

菲林的故事

內向的菲林
暗黑之中才能抓緊自己
那虛無飄渺的未形成顆粒
是小王子的山羊
是卡夫卡的愛
是柔軟菲林的美麗舊世界

懦弱的菲林
或者別人誤以為高傲
懼怕曝光後只化成
別人期許的社會產物
無法抗拒顆粒間的終極硬化
變身歷史時代的醜態

但菲林的天生功能
不是曝光就是消耗
藏在漆黑的布袋中漆黑的洞
慢性自殺只是
對抗的一種模式
自憐成為效果
同情掩不住冷嘲
永生的埋沒躲不過早晚的嗟嘆

真的嗎?
菲林決不被看低
誓要退出相機世界
偶意假裝曝光不足或過度
然後深深吸入沒有藥水味道的空氣
笑笑變黃的全家福和火熱的自拍照
那是自由的感應
孤獨地待在平淡的菲林筒

Friday, November 24, 2006

Thursday, November 23, 2006

09.11.2006 中環


09.11.2006 中環

09.11.2006 中環


09.11.2006 中環

究竟這張照片
洩漏了我的什麼情緒?
它是黑白照片,是否代表心情好灰?
它的箭咀有直有攣,是否有性取向的疑惑?
它有一個穿黑色西裝的人,是否對死亡的渴望?
它有幾條懸垂的繩索,是否對問吊情有獨鍾?
我只想說
這張照片透露了
有個人亂過馬路

Wednesday, November 22, 2006

04.11.2006 石澳



04.11.2006 石澳

01.11.2006 筲箕灣


01.11.2006 筲箕灣

他們來到筲箕灣,有點累了,停靠在路邊稍事休息。金色BMW裡的司機有點自私,怎也不讓外面的八位侍從進來嘆一下冷氣。侍從們倒不在乎,他們左騰右騰,更擔心自己怎麼不認得路了,心想「香港變得真快,我們究竟在哪裡呀?」後面兩位點燈的領路人決定放棄,站在橋上四處張望,想截一輛的士回家洗澡,卻沒有的士肯停下來接載他們。
紅衫的那位突然恍然大悟說:「哦!怎麼不call八折的士呢?」
藍衫人卻得戚道:「唏,八折太少了,我有七折的士電話。」

Monday, November 20, 2006

11.11.2006 生日禮物


11.11.2006 生日禮物--長袖T恤

鐵人廿八在拍照
臉上有痣確很少
滿地菲林咩野料
衷心多謝唔好X

X=?

Wednesday, November 15, 2006

《打開史金納的箱子》



先來做個實驗:A被要求親手把B綁在一張椅上,接通電源,然後A走到另一房間,讀出一連串生字,在隔壁房間的B要完全無誤地重複一遍,如果B錯了,A就要按鈕電擊他,由15伏特開始,每錯一次,就15、30、45這樣加上去,一直加到450伏特為止。A也被要求親身感受45伏特的滋味。實驗開始,B讀錯了好幾十次,電流不斷加強,A開始從喇叭裡聽到B的尖叫和哀號。A既擔心又害怕,並詢問實驗主持人是否應該停止。主持人以專業和強硬的態度,命令A繼續下去,並聲稱電流對人體無害。於是A半信半疑的繼續下去,直至B大叫一聲之後毫無反應。

這就是Stanley Milgram研究服從權威心理的著名實驗。實驗結果顯示,65%的受試者(即是A)會繼續遵照權威者的指示行事,即使可能危及他人性命。幸好另一位參與實驗者(即是B)是Milgram安排的演員,而電流也是假的,否則100人受試就要浪費掉65條人命。Milgram以這個實驗推論:人格不如環境來得重要;只要環境需要,任何正常人都可能成為殺人兇手,藉此解釋大屠殺的行為。

實驗結論被不少學者業界質疑,認為實驗設計與現實不符,推論至大屠殺更是荒謬:「Milgram對於大屠殺的解釋,是目前已知最為誤謬的推論;其服從理論並不適用……在Milgram的實驗環境中,受試者沒有時間反思自己當下的行為,這與現實不符。現實世界裡的納粹軍官,白天屠殺犯人,晚上返家陪伴家人。現實世界裡,人有許多機會改變自己的行為;有機會卻不改變,這就不是畏懼權威,而是自由意志的選擇。」聽來有一番道理。

另一點備受質疑的就是實驗倫理。被試者事前被受蒙騙,讓他們以為自己傷害了對方(B),心靈受創。但有趣的是,有被試者反而透過實驗找到意義:「這項實驗讓我重新檢視生命的意義,讓我面對天生服從的傾向,且設法抗拒……我發現自己缺乏道德勇氣,這讓我深感惶恐,因此決定要鍛鍊自己的道德意志。」結果這實驗最終不是探求現實,倒起了一點教化作用。

《打開史金納的箱子》的副題是「二十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作者挑選了十項二十世紀引人矚目的心理學實驗,例如強調rewards and reinforcements的史金納養老鼠(甚至他的女兒!)箱子;扮精神病人來測試精神科醫師能否分辨「正常」與「不正常」;在群體中漠視求助者的「旁觀者效應」實驗;製造虛假記憶來證明人的記憶並不可靠等。每一項實驗都好像要挑起我們條筋,一把把刀刺進我們的陰暗面,讓我們一再認知自我的黑暗勢力自有永有。

作者Lauren Slater把實驗及心理學家寫得幽默有情,並不硬橋硬馬,不時作出符合人性的反思,但在書中的舉止實在有點令人驚訝的神經質,不得不讓人懷疑其真其假:她拜訪一位已故心理學家Skinner的房間時,發現了一塊佈滿灰塵的朱古力,Skinner的齒痕還烙印其上,這是他的女兒刻意保存十年的結果;但作者竟然趁他的女兒不在時,在朱古力上咬了一小口!作者有樣學樣,五天不洗澡不除毛,去扮精神病人測試精神科醫師的診斷能力;她更連續十四天服用氫嗎啡酮,讓自己成為一只白老鼠,測試成癮的過程與戒斷的反應。如果這都是真的話,作者實在是敢作敢為的奇女子,大概因為她十四歲時也曾是過度憂鬱的受害者吧。

Saturday, November 11, 2006

Wednesday, November 08, 2006

午夜夢迴

午夜夢迴,胸口一陣悶氣,胃漲。坐直身子,四點十二分,鬧鐘的液晶體數字喚起一片紅色現實,趕走淡藍遙遠的夢。深呼吸,捏成一塊的肺和胃和肋骨好像舒緩了一點,如巨大深邃的有機體微微張開了一道裂縫,宣洩了遺忘已久的蒸氣;但很快裂縫又被層層皺摺的細胞擠壓、覆蓋,胸腔被活生生放了一塊石頭。

火熱的生物在肋骨間蠕動,膨脹猶如悶熱的氫氣球。嘔吐的訊號急速閃動,一閃身急走兩步,廁所的光管一陣耀眼,神經脈衝從兩眶沿著脊髓直刺胃部,肌肉不規則的收緊然後一陣劇放,喉嚨不斷被硬物衝擊,嘴裡吐出幾十顆AA電池,激起馬桶裡零星的小水花。即使它們石沉桶底,依稀還能分辨各式各樣的牌子,GP、金霸王、勁量、三洋,就是那種放到閃光燈裡會讓它製造明星或奚落罪犯的AA電池。

嘔電後的身體空虛了不少,大概靈魂也是靠電池來生存。胸腔再沒有悶脹,卻換來撕裂的痛。這時卻想起詩人的話:「人生最大的諷刺莫過於嘔電,嘔吐本讓你舒緩一刻,但嘔電卻連自己的能量也一併流滅。越舒暢,越趨死亡。」嘔電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忙碌追趕疲累也是嘔電的成因,趕到嘔電忙到嘔電累到嘔電根本就是古老民間智慧的詰語。我不是第一次嘔電,但嘔得如此苦痛還是首次,每嘔完一次,身軀就枯瘦了一點,算來這也大概是第二十次嘔電了。我費點勁凝視我乾燥的雙手,原來粉紅的毛髮都變成了枯黃,皮膚就只像保鮮紙包裹著骨骼,那雙曾靈活揮舞木棍的手早成了經典廣告的追憶。

死亡的門檻來得如此逼近,我卻一如以往奮勇向前,想像那日光普照的攝影棚,我曾如此辛勤努力,在攝錄機前留守至最後一刻,敲打我日夜背負的大鼓,猶如凱旋回歸的士兵,在廁所的地板上大規模操演,來證明沒有電池的我也能繼續伸展;我不相信辛苦讓我嘔電,雖然肉體早已疲勞,一生營役的擊鼓似乎是對宿命的鳴寃,但我堅決壓抑這種想法,嘔電並未能阻止我的幻想,即使現在躺在那骯髒不堪的馬桶旁,四肢軟弱無力;我勉力地閉上眼,重拾當年金霸王兔子的驕傲,含笑而終。

Saturday, October 28, 2006

我記得那年比賽

我記得那年比賽,「我」字一馬當先,然後善忘的「記」緊跟其後,什麼都說唔得的「得」倒落後了不少,而「那」和「年」則早成過去了。「比」字像兩條腿發力狂奔,似木乃伊的「賽」卻臨場肚痛,背後還疴了一粒「,」;被人裝了箱的『「我」』突然墮後,「字」字希望多番突圍,卻苦無機會,排在後面還有頭腦簡單的「一」,和四隻腳變成四點的「馬」,「當」字換走了阿富的三角頭盔,加速前行。「先」似乎最有人形,後腳踢起地上的一塊「,」,「然」字想學「馬」字卻虛有其表,因為那四點根本不是腳的簡略;「後」是「然」的擦鞋仔,永遠只臭著他的屁股。「善」正直努力地跑,認識「忘」這個朋友卻實在不幸,「的」字被人懷疑出術,在眾參賽者中不斷露面。『「記」』被奸人所困,「緊」只吐了一句:「臣又系佢鬼又係佢。」「跟」終於覺得比賽不妥,其後的「其」、「後」也心感不妙,還透露空中的「,」叫做逗號,嚇死觀眾。「什」開始氣餒放棄,「麼」卻強逼「什」一起向前走;大耳仔的「都」完全不明白,後面的「說」終於開口了:「幾時先完呀比賽?」首次以二人三足參賽的「唔得」連成一線繼續進步,「的」又再出現,『「得」』又中了陷阱,「倒」邊跑邊思考如何逃避比賽,「落」戴著花環毫無怨言,「後」突然追求「後」字的意思,停「了」腳步,作者見狀臨急臨忙把比賽結束就是了。

Monday, October 23, 2006

Monday, October 16, 2006

《黃子華棟篤笑之兒童不宜》



作為黃子華的fans,入場看《黃子華棟篤笑之兒童不宜》就等於入廟朝聖,隔幾年例必要點二百蚊香油拜一拜,一邊大笑一邊反省一邊叫自嘲式的「回水」,突然心安理得精神包足忽然楝篤,香港真好還有軟硬還有周星馳還有黃子華,唯有靠他們的精神鴉片在世間掙扎求存,然後成身鴉片煙味在人間載浮載沉,偶然醒起仲識苦笑仲識汗顏,間中說兩句沒有理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鼓勵自己,再對住塊鏡點頭又繼續向前繼續衝,衝過萬八原來都會大漲小回尋谷底,人生來來回回輸到扑街仍要感恩圖報,原來這是真的,這是真的。

印象最深是九七前的政治棟篤笑《秋前算賬》,驚為天人驚為天人,當年黃子華打算在九七後就不再攪楝篤笑,他怕死他怕死他怕死,於是九七前在新華社旁的灣仔新伊館,一煲過談政治談社會談六四,很沉重很好笑很無奈。十年後的今天黃子華仍生勾勾站在台上,沒有秋前秋後中秋滴蠟算賬,當年的黃子華仍與我們一起游盪香港,他怕死其實我們也曾怕死,他很賤其實我們也很賤,他很爛基本上我們更爛,他是自己是我們的化身也是我們的敵人,黃子華三位一體自嘲嘲人無可取代,大概臨死他要出一本《華語錄》一人一冊,得閒拎出來篤口篤鼻棟篤笑,好讓我們老來記掛一下這個荒謬的年代。

《黃子華棟篤笑之兒童不宜》題目引來遐想,結果又是被黃子華摑了一記耳光,兒童不宜等於鹹濕笑話只是對號入座,談工作談自我談階級談男女才是真正主題,最終不忘告訴大家多做善事不要賺盡,拆解陰謀論唔好成日諗人地的動機,就如歷煉老人坐安樂椅向港人警世,《冇炭用》之後大概黃子華都慢慢入世走正軌,希望香港人多反省多點積極積陰德。

把黃子華與林海峰比較不太公平,後者較著重趣味的觀察和自身的反省,它更似一場為超越自己而設的真人show;而前者則自嘲更多哲思更多更紮實,更能把社會現象反芻成獨有的笑話,是對社會自我反思後的時代產物:HKSAR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差一個字母變成LKSAR (Li Ka Shing’s Administrative Region),香港人有誰不感共鳴?「環保是為了下一代,但沒有下一代才是最環保」,嘩,不是讓人再三反思嗎?「老闆出糧是賠償浪費了你的人生」、「學習《軀魔人》鬼上身能放開自我,返工更自在」更是對打工仔想不勞而獲的刻薄嘲諷。還有一句:「師奶,你仲去睇黃子華?隔離有詹瑞文你唔去睇?」自嘲的信心和能力讓人讚嘆。

得閒買番佢的楝篤笑VCD/DVD來睇番啦,我唔係黃子華來的,唔好陰謀論,放心。誰知?

Friday, October 13, 2006

16.11.2001 灣仔


16.11.2001 灣仔

正義女神Themis一手持劍,一手持天秤,還被蒙上眼睛如玩雜技的魔術師,由希臘時代玩到現在玩左幾千年,全身的筋骨肌肉大概硬過小布殊條頸,要排隊做物理治療當然無可厚非,但自由行即時少了個拍照景點卻又是事實,到時向宙斯投訴可能又要司法覆核好麻煩。唯有請法輪功李洪志出山暫時頂住,「法治輪流發功」連中國共產黨都驚,李洪志可能比正義女神做得仲好仲有型,連大小二便都忍得住唔駛點去,到時政府大概要簽佢做「外判女神」,仲會讚佢「真擅忍」!多謝多謝。

Thursday, October 12, 2006

《無間道風雲》之二

我們都患上強迫性官能症,忍不住把《無間道風雲》跟《無間道》逐點比較,誓要把The Departed煎皮拆骨,好證明港產片《無間道》還是比《無間道風雲》優勝。不錯,《無間道》的確是有型有款,高度風格化的美學 (說話要在天台,行走江湖要戴黑超之類),佛教的「無間」概念和節奏緊湊的剪接和攝影,加上大卡士演員的熟練演技,《無間道》早已成為港產片的經典,在我們心中有一定的地位,這是無可否認的。

不過,《無間道》最弱的一環,也是港產片普遍的問題,就是劇本的片面和情節的簡陋,我們看《無間道》的快感來自它的cool,而不是細膩深入的人物和社區描寫,故導演和編劇嘗試在《無間道2》做回恰當的補充,值得讚賞。《無間道風雲》可謂從這個方向,替《無間道》填補遺失的環節和質感,雖然確是沒有我們心目中《無間道》的那款有型,但莫非我們真的期望,馬田史高西斯拍的版本跟香港的一模一樣?那又何必要勞動他老人家呢?

《無間道風雲》的上半部其實是不錯的,導演從Boston社區的背景滲入,播放新聞錄像片段和Jack Nicholson的獨白,先為整套電影定調:具歷史和社區性,樸實,低賤,暴力,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爛」字。電影的對白好爛,人物好爛,動作很爛,但就是這種「爛」,讓整套電影的上半部很有實感,是跟《無間道》兩種完全不同的appoarch。可惜從天台一幕開始,電影便從高處滑落,情節開始脫離現實,變得可笑奇怪,只能從最終的結局挽回少許高潮。

香港觀眾看《無間道風雲》失望是合理的,我們太熟悉情節,電影中的扭橋已無法引起我們的快感;我們太喜歡cool的電影,口水多過茶的戲千祈咪搞我。當我們認為馬田史高西斯已經out-dated時,美國的反應卻異常熱烈,不少影評都大讚電影是馬田史高西斯繼《盜亦有盜》(Goodfellas)後最好的電影,並以Marty is back 或 Masterpiece等來評價電影,為什麼會有這麼嚴重的落差?

翻開美國影評人的影評,會驚訝他們是否太過誇張:

“The Departed for what it is: a new American crime classic from the legendary Martin Scorsese, whose talent shines here on its highest beams.”   Peter Travers, ROLLING STONE

“If this one doesn't win Scorsese an Oscar, then there's something seriously wrong with Oscar.” Tom Long, DETROIT NEWS

不少影評以funny, bloody, brutal形容《無間道風雲》,盛讚對白的幽默和粗俗,也欣賞Jack Nicholson的角色粗魯與優雅共冶一爐,還舉電影中引述James Joyce和Shakespeare作例子,說明角色設計的成功;似乎在一般觀眾眼中,這是一部很有娛樂性的電影。一些較深入的評論,也指出電影「誠信與背叛」的主題突出,尤其盛讚編劇成功把一個香港劇本轉化成一個關於Boston和Irish的街頭電影,指出角色能說出流利的Bostonese,及能強烈表現愛爾蘭人社區的緊密聯繫感。當然也有較中肯的評論,指電影具娛樂性,卻不是馬田史高西斯最好的電影。

從中可知,香港和美國觀眾的落差,除了缺乏新鮮感外,就是我們無法理解電影的對白如何幽默,以及不熟悉Boston及Irish文化,而恰恰這就是《無間道風雲》改編後的重點。不過,「誠信與背叛」是人類的共通主題,卻同樣表現得不太深刻,就大概是電影的問題,而不能抵賴文化隔膜了。

參考來源:《爛蕃茄網站》: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departed/

Tuesday, October 10, 2006

「南北韓怪獸」之二

當年北韓領導人金正日為了改善電影製作,曾在1978年綁架了南韓女演員Choi Eun-hee及導演Shin Sang-ok,而綁架地點是在香港淺水灣!他們在北韓製作了7部電影,1986年在維也納成功逃脫並尋求美國庇護,導演Shin Sang-ok原來在2006年4月剛去世了。在北韓拍的7 部電影中,最經典及最多人談論的就是《Pulgasari》。金正日熱愛電影,嚴重到綁架人的程度,實在令人驚訝,香港政府要挽救電影業,可效發考慮綁架Steven Spielberg 和Nicole Kidman,但大概曾蔭權熱愛電影的程度還遠不及金正日。有關金正日與電影的關係,可參考手記10 May 2005的entry。

如果要比較,南韓電影《韓流怪嚇》裡的怪物毫無感情,也異常核突,導演奉俊昊純粹透過牠的出現來展示社會的眾生相,描寫怪物對他來說似乎離題太遠;相反,北韓電影《Pulgasari》裡,導演多少給予Pulgasari一點感情和忠誠,還以女主角對牠的感情加深戲劇的張力,這大體是電影《金剛》的後遺症,美女與野獸是童話世界的一對,《韓流怪嚇》的怪物最終仍吃掉那可愛的小女孩,誓要破滅童話的決心顯然而見。

「南北韓怪獸」之一



南韓怪獸電影《韓流怪嚇》(The Host)成為南韓史上最賣座電影,實在可喜可賀,怪獸片不一定只有無厘頭大肆破壞,《韓流怪嚇》充滿黑色幽默感官刺激之餘,還有對政治社會的關注,可謂近年難得一見的怪獸佳片。導演奉俊昊拍過《綁架門口狗》及《殺人回憶》,前者志在戲謔中產階級,後者則諷刺南韓警察和低下層人士的生活態度,不難想像,《韓流怪嚇》會是怎樣的一齣電影了。

故事講述一位美國科學家在南韓的美軍基地,命令他的手下將過期有毒化學品棄掉,廢料隨後流入漢江;數年後,一隻怪物便從受污染的漢江一躍而出,大鬧城市。「美軍孕育怪獸」的點子已夠震撼和話題性吧,當然不是如此簡單,透過如何對付怪獸,電影對南韓、美國政府和社會中的大小人物作出諷刺和批判,最終雖以愛與家庭作結,卻絕不老土。最難得的是導演技巧超卓,在處理幽默位時總有驚喜,往往在最應該悲傷的場景上,恰恰做到不越界的幽默,比黑色幽默難度更高。

如果《韓流怪嚇》的怪獸代表美國對南韓的負面影響,那北韓電影《Pulgasari》裡的怪獸便是資本主義的變種代表。故事背景是14世紀的韓國,農民飽受暴君的殘虐。一個臨死的工匠造了一個小木偶,後來他的女兒以一滴血賜予小木偶生命,那隻小木偶怪物,就叫Pulgasari;他以食鐵為生,長大後化成了一隻巨形怪物,帶領農民闖入國王城堡,推翻暴君。最有趣的是,經歷過這次無產階級革命成功之後,農民即使獻出所有耕作工具,也無法滿足Pulgasari食鐵的需求,最後工匠的女兒誠心祈求並犧牲自己,使Pulgasari自我毀滅。

抱著探奇的心態觀看《Pulgasari》,卻沒有奇觀的效果,感覺只如看邵氏古裝電影,鏡頭調動和戰爭場面拍得流暢自然,配樂得體,除了少量演技浮誇及情節單一老土外,節奏尚算明快,也不太說教,以當年的標準來說,應該是水準之作了。最驚訝的是小怪物Pulgasari在初生時的動作流暢而不生硬,嚇了一跳,後來知道,原來電影請來了日本《哥斯拉》的特撮製作人員,也難怪頗有哥斯拉的影子。

《Pulgasari》最讓人玩味的地方,是怪獸角色的設定,並不如我們所想的單一和片面;相反,卻很有人性和悲劇性:Pulgasari小時候是一隻頗可愛的怪物,受主人寵愛,但由於要不斷吃鐵為生,最終成為大怪獸;起初,農民憑大怪獸的力量推翻暴君,怪獸簡直是帶領社會主義的大將軍;但後來牠食鐵的慾望加劇,不得已要吃光農民的農具,反而成為農民的負累,倒又好像成為資本主義的貪婪代表了;最終女主角雖與怪物發生感情,卻為了社會的利益,要忍痛與大怪獸同歸於盡,就有點「打完齋唔要和尚」的感覺。這種無知卻又不斷貪慾膨脹的角色,實在令人聯想到《千與千尋》裡的「無面人」,也是我最喜愛的角色之一。

難怪有影評認為,這電影始終是一齣社會主義教化電影,背後的教訓是叫人不要無止境的貪婪;因為資本主義的立足點,就是「人有無窮慾望然後產生消費行為」。不過,試試從另一角度解讀一下:怪獸被群眾撫育、推舉、壯大,牠的威力,成為帶領階級鬥爭的先鋒,佔據了農民中最有權力的地位;後來革命成功了,牠基於貪婪而來的威力卻倒過來損害農民利益,如果把怪獸換成是共產獨裁政府的領導人物,不是很符合現實世界的狀況嗎?只是現實世界沒有女主角與專制領導人同歸於盡吧。

Monday, October 09, 2006

「無間道風雲」(The Departed)




老實說,如果電影裡的中國人,講廣東話不是如此不濟的話,「無間道風雲」(The Departed)其實還是可以的。但作為一齣關於“Boston and Irish American” 社會的電影,大導演馬田史高西斯卻如此輕視別種語言,不好好認真找個廣東人來說純正廣東話,即使不是要向港產「無間道」致敬 (事實上也不值得),也得向觀眾的智慧交代。現在是什麼年代了?一天都係飛機,一街都係電腦 (仲可以上網),為什麼電影還不能好好表現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語言?

在眾多馬田史高西斯的訪問中,這位Italian-American導演都很明確表示,他很想在「無間道風雲」裡,說關於Boston and Irish American的故事:

“I've always felt a close affinity with the Irish……Irish literature is very important to me - the poetry in particular. I’m also intrigued by the Irish sense of Catholicism – it’s a very interesting contrast to the Italian sense of Catholicism……So there you have it. They’re my personal reasons [for doing films about the Irish].”

翻查資料,原本由英國清教徒殖民的美國波士頓,在1820年代起,有大量的愛爾蘭人和意大利人移民該地,改變了當地的宗教和文化,影響深遠,現在不少當地的政治人物仍是愛爾蘭人,甚至現任總統George W. Bush都具有愛爾蘭血統;現代的波士頓更是一個具有獨特文化的城市,連他們說的英文都叫Boston English,有特別的口音和詞彙,可說是方言的一種。

大概愛爾蘭人和意大利人都信奉天主教和著重家庭,出身自Italian-American家庭的馬田史高西斯才對Irish和Boston情有獨鍾。所以,「無間道風雲」不時會強調家庭的重要,例如Jack Nicholson就經常談及Leonardo DiCaprio的父親和舅父,這都不會在港產的「無間道」裡出現。

近年,馬田史高西斯的電影都從美國的歷史出發,從Gangs of New York (2002) 和The Aviator (2004)故然可見一斑;更突出的是他拍攝的兩齣紀錄片: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 (2005) 以及 A Personal Journey with Martin Scorsese Through American Movies (1995),談的是美國的歌手和電影。「無間道風雲」似乎是這主題的延續,這種以社會歷史出發的電影當然值得欣賞,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其他的地方背景和文化。

可惜,或者馬田史高西斯太專注Boston的文化和歷史,而遺漏了(或根本沒理會)廣東話也是中國的一種方言,也有其獨特的社會文化特色和歷史,而去找不懂說廣東話的人來扮演中國人,是何其兀突;如果那班中國人演員根本是ABC,就讓他們說英文吧,誰說中國人不可以說英文?這大概又是stereotype在作崇;其實我不介意stereotype,但請stereotype得純正和像樣一點。況且中國人與否根本與整體劇情無關,如果只是為了要說一句「中國要用核彈炸台灣」的話,那就有點無謂了;我當然不是患上中華民族主義敏感症,但只是奇怪一部關注種族文化的電影,卻沒有在其他文化和語言上下功夫,實在有點可惜;不得不讚賞昆頓塔倫天奴在Kill Bill Vol.2的處理手法。

Sunday, October 08, 2006

01.10.2006 大浪灣


01.10.2006 大浪灣

外星人都有副偷窺癖,他們喜歡在地球留下什麼,然後閃在一旁,好讓他們一邊讀《壹本便利》,一邊揶揄地球人的反應,這簡直就是專門整蠱人的攪攪震電視節目。不是嗎?就像上星期的大浪灣,突然冒起百多部電腦屏幕,肯定是外星人設下的圈套吧?他們想先組成一件「環境裝置藝術作品」,然後吸引那些比堅尼少女的好奇眼光,再乘機用屏幕吸走她們的泳衣,讓外星人耳目一新;唏,大概不會引起性慾吧?都唔同種。可惜現在,地球人除了驚訝,就是怕蝕底搬走哂D屏幕,雖然唔用得,話哂廢鐵都值少少錢呀!外星人失望是合理的,唯有扮成卧底菲傭,到醫院的ICU一探肥姐的病容。唏,大概不會引起同情吧?都唔同種。

「絕望真相」之二

電影「絕望真相」並不特別新鮮好看,但卻值得強烈推介,好讓犬儒冷漠的我們多點反省自身,雖然我寫這篇文章時仍開住冷氣!咩喎,好熱呀我間房!多多籍口!電影最後的字幕,還細心地教你怎樣為地球獻出小小力量,一字一句,推動社會的心意讓人折服。唯有開住冷氣地慚愧。

Thursday, October 05, 2006

絕望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



電影「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竟能以大片姿態在港上映,實在異乎尋常;雖然只得22間戲院放映,但比起戲壯人強的「無間道風雲」,只少了10間院已算是港人之福;更幸運的是不只局限在一間百老匯電影中心。不得不佩服洲立電影發行的勇氣與識見,但恐怕票房的「絕望真相」真的不易接受。

「絕望真相」是一齣談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問題的紀錄片,但有趣的是,它大部份時間就只拍攝前美國副總統戈爾(Al Gore)在PowerPoint前演講,難怪有人揶揄看這電影猶如看PowerPoint。當然電影加插了不少環境照片、動畫、電腦模擬影象,甚至是戈爾的感情獨白及生活片段,務求做到「動之以情,說之以理」,但搞不好就容易被扣上「強化個人英雄主義撈政治本錢」的帽子,所以看後的第一個心願是:「戈爾,你不要再選總統啦,拜託。我不想你的帽子是真的。」

那麼,「絕望真相」是什麼?

「絕望真相」是:1989年戈爾六歲大的兒子在交通意外中幾乎死掉。

「絕望真相」是:2000年戈爾在佛羅里達州只差爭議性的537票,眼巴巴把佛州的25張選舉人票連同總統寶座拱手讓了給小布殊。

「絕望真相」是:如果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全球暖化問題持續,最終讓格陵蘭或南極的冰棚融化,則全球多個地方將會被水淹沒,包括現在的世貿遺址,以及造成全球一百萬難民無家可歸。

「絕望真相」是:今天下午只有兩個觀眾到青衣嘉禾影院看「絕望真相」。

看來都是老生常談:鬼唔知要環保咩?鬼唔知呢D紀錄片在香港冇人睇咩?鬼唔知大部分人都係要錯左一次先真正知衰?

所以這電影更顯出它的悲劇性。當有人高聲疾呼,我們卻只聽完就算。

更悲劇的,是真的有人質疑Global Warming不是人類所為,而是自然產生的!現任總統小布殊被人問到有否看到這電影時,他回答:"Doubt it."然後他說: "we need to set aside whether or not greenhouse gases have been caused by mankind or because of natural effects."這就難怪小布殊一直拒絕簽署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京都條約》了。當然,無知只是一種掩飾,美國的大企業似乎才是他關注的重點。

美國的智庫機構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stitute在2006年製作了兩輯廣告,以優美的畫面和溫和的獨白為二氧化碳平反!彷彿二氧化碳成了被寃枉的好人。廣告的口號是:"Carbon Dioxide - They call it pollution; We call it life."。其中一輯《Global Warming: Energy》說到:

“The fuel that produces CO2 have freed us from the world of black working labour;
Lighting above lives;
Allow us to create and move the things we need, the people we love;
Now some politicians want to label Carbon dioxide as pollutant.
Imagine if they succeed,
what would our lives be like then?”

我們很難想像,政治家成功把二氧化碳標籤成污染物,便會造成家破人亡,黑奴復活,這簡直是混淆概念顛倒是非。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間智庫機構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stitute,資金都是來自如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福特汽車(Ford Motor company)這類大企業。哦,一切恍然大悟。

這大概也是另一個「絕望真相」。

Anyway,現在只要上YouTube,search key words “Global Warming Energy”,仍可看到這兩輯廣告;如果打“An Inconvenient Truth”,則可找到一段諷刺這電影的動畫,叫“Al Gore's Penguin Army”,從中你可知道,什麼叫無聊和冷漠。

Thursday, September 21, 2006

06.09.2006 旺角


06.09.2006 旺角

12.09.2006 迪士尼樂園


12.09.2006 迪士尼樂園

《兩生花》之二

如果《兩生花》(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的兩位女主角是同名同姓,而她們的樣貌又一模一樣,那導演奇斯洛夫斯基真的是大師中的大師了,他不但能探討命運,更嘗試挑戰死神──在「死亡筆記」上被寫上名字的人都會死,而寫時腦裡一定要想著那個人的樣貌。問題來了:如果兩位女主角同名同姓同樣貌,怎去用「死亡筆記」殺掉一個而留下另一個呢?可惜的是,現在一位在波蘭的叫Weronika,一位在法國的叫Véronique,所以死神流克(或者是奇拿)仍然可以殺掉Weronika而絲毫不損Véronique。不過,親眼見到Weronika在台上唱歌時因心臟麻痺而死還是不好受就是了。

Véronique -- Inspired by《兩生花》

為什麼只有我承受
失去你的痛楚
明明你是冥冥宇宙裡的
另一個我
偏偏只有我抱著孤寂
遺漏不知名的你

你曾感應我的存在
顯得快樂而激情
追求你自由的世界
像小鳥 貼近湖泊上的倒影飛翔
雖然一切都不在意
但倒影應該是愛你的

你現在竟然
拋棄另一個你
在我快樂之前
如果你還有半點責任
請釋放我的存在
以男人的身軀填充失去的字句
並讓它好好的
以句號作結
除非你只懂
命運的問號

Monday, September 18, 2006

小熊不滿的照片



小熊不滿以上這張照片,牠決定趴在雨天的上環街道以示抗議。看,這張就是牠抗議時的照片,也就是牠不滿的那張照片。

Sunday, September 17, 2006

18.07.2006 上環


18.07.2006 上環

城市人的步伐,與城市人的善忘成正比:人們越走越快,忘記越多。當你正在走路,卻突然想起什麼,便會自然慢下腳步,腦裡像在被窩中尋找夢屑,硬要擠進那狹窄的神經間隙,希望挖到片言隻語,或out-focus照片中不起眼的細節,以微思大,好讓現實的我能握緊過去的我。但在這場尋寶遊戲中,我們何時戰勝過?人已站好,記憶卻像電梯的階級潛進地底。於是我們搖頭苦笑,嘲弄自己腦袋的不濟和年紀的老邁,雖然只有二十八歲。然後又繼續匆匆而走,越走越快,越快越忘,甚至忘了剛才差點想起過什麼。這幾乎都是陳腔濫調了,於是筆鋒一轉,小熊見到我們就說:「呢篇blog悶到趴街!」於是牠就趴在雨天的地上,用行動證明,牠對這文章和照片納悶的程度。

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13.09.2006 灣仔


13.09.2006 灣仔

讓我介紹,你們現在看到的,是傳說中城市裡的邪惡綠草。在上世紀,它們如此惡毒,讓各種蛇蟲鼠蟻橫行,容許惡蚊病菌叢生,根據「縱容罪惡即是犯罪」的理論,當年的政府官員都努力滅絕綠草,換來的是膠花膠草膠膠狗,城市綠化與健康人生盡在於此。這當然得配合政府的優生策略,把舊的廢的無謂的歷史建築地標統統拆掉,它們根本是罪惡的溫床,歷史也是罪惡的溫床,不是嗎?只有滅舊建新才能建立新世代,就是你們這一代哦。來,再看看這裡,大家從未見過的城市綠草,現在都給政府收買複製,造成「綠草膠布」,它有著綠草的綠色,卻又沒有綠草帶來的惡疾,那簡直是世界最頂尖的發明之一。現在市區重建局甚至用「綠草膠布」來包裹地盤,讓塵土飛揚污染滿盈的重建項目都變得綠草如茵,我們看起來不是更耀眼奪目嗎?香港真是個現代化的綠色城市。

13.09.2006 灣仔


13.09.2006 灣仔

十七歲的夏天,我遇上了美人魚。她看來正喘息著,在中環皇后碼頭旁的水裡,金黃又帶惡臭的維港只能映照出她的剪影。她沒有一把想像中的長髮,強壯的雙手不時左右舞動,像要告別碼頭和它旁邊的鐘樓。她似乎見到我,游到岸邊,彷彿要告訴我什麼。我深呼吸,走下梯階,到接近水平線的堤岸,浪濤隨著天星小輪的泊岸顯得起伏不定,那是我心跳的聲音。這才隱約看到她的輪廓,俊俏的面容藏起溫柔的名字,她叫Dihua。她說,她想找我做她的男朋友。她說,她要坐幸福摩天輪看煙花和收九十九支玫瑰花。她說,她要我一生一世愛她照顧她呵護她不准罵她。我說:好,都聽你的,你想知道我的名字嗎?然後她突然沉默不語,像刺傷了她防水的皮膚。她凝望著我,那是不可置信的表情,猶如我背叛了她卻連自己也不敢承認。她喊:你這個衰人!然後摑了我一下耳光。我用雙手穩住她的胳膊,半裸溜滑的身軀在浮沉間約隱約現,我趁機撫摸了她豐滿的乳房,和那正在勃起的陰莖。兩種相當不同的質感,具攻擊性又如此柔弱,突出卻要隱藏。Dihua沒有太大的反抗,只是不斷在假裝掙扎和假裝享受之間徘徊。後來她毫無表情,我也失去興趣,就在我打算離開之際,她卻把我的雙腳一拉,我整個人掉到海裡,維港的氣味讓人窒息,她脫掉我的褲子,把她的陰莖插進我的後園,我呻吟了一下,沐浴在黃昏的享樂之中,然後就在她高潮的一剎用尾鰭把我擊倒。
醒來的時候,已是十年之後。我偶然在街上見到她,她的名字被翻譯成「地滑」,我奇怪誰會想到這麼醜陋的中文譯名。這個牌子就竪立在灣仔,提醒人們要小心這詭異的美人魚,還配上圖畫,精美得立刻讓人想起當天愉快而惡毒的時光。

Monday, September 04, 2006

American Photo: SCOOP


American Photo September/October Photo by Colby Katz

American Photo雜誌九/十月號內刊登了一張照片,拍攝者為Colby Katz,題為SCOOP (獨家新聞),文章的開端是這樣介紹的:Here you see the latest in photographic fashion. The model is photographer Carl Brooks, a paparazzo working for the Splash News agency. He was shooting the controversial May 2005 private wedding of Mary Kay Letourneau and Vili Fualaau in Woodinville, Washington.
資料補充:Mary Kay Letourneau與Vili Fualaau的婚禮為何如此受重視?故事是這樣的:Mary Kay Letourneau是一名小學女教師,33歲那年被揭發與她的13歲男學生發生性行為,被捕期間發現她懷了男學生的孕,誕下女嬰後被判入獄89個月。服刑期間因行為良好而被假釋外出,但被法庭下令禁止與該名男學生見面;不過,他們倆情不自禁又再見面,並又遭揭發,Mary Kay Letourneau再次入獄,並又發現她再次懷孕!結果誕下了他們的第二名女兒。2004年42歲的Mary Kay Letourneau終於出獄,而男生也滿21歲,於是男生向法庭申請徹銷禁令,他們倆又可以再次見面,並在一年後結婚。那男學生的名字,就是Vili Fualaau。

《死亡筆記》之二

看日本連載漫畫,我肯定是初哥,《死亡筆記》是處男下海,閱讀經驗確是不錯,似乎未來可花多一點時間,去拜讀聞名已久的浦澤直樹《Monster》和《二十世紀少年》,來吸啜一下現今日本漫畫文化的奶水。

當然,其實我們從小就看日本卡通片長大,《叮噹》、《Q太郎》、《足球小將》、《龍珠》等簡直是兒時良伴,間中就只會有美國的迪士尼卡通,或者是He-man和She-ra以枯顱頭堡賜我力量,或更甚是變形金剛的柯柏文讓人憶起,哦,原來我也看過美國的卡通,但真的很少很少;結論是:我們是被日本卡通片湊大的,只是當時年紀小,日本和美國的卡通片又何需區別?有得睇咪得咯!

後來長大了一點,宮畸峻的動畫世界固然讓人著迷,但讓我更深刻和震撼的,卻是手琢治虫的《怪醫秦博士》和大友克洋的《Akira》,它們帶給我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動畫世界:原來漫畫動畫卡通片不一定都只給小朋友看,不一定主角都是可愛,不一定故事要勵志、具教訓,而是可以有更深邃和不同的路向發展,我唯有讚嘆日本動漫的發展實在成熟而強大。

《死亡筆記》就是這類漫畫的代表之一,它不是少女愛情漫畫,也不是有可愛的characters來吸引讀者,它的吸引力在於故事的張力和編劇的細緻,來創造一個具有「死神」、「死亡筆記」和天才少年的世界。

《死亡筆記》的世界是陰冷的,但多少反映了現今青少年世界的封閉,熱情,充滿理想,缺乏反省,孤獨;兩位天才少年的鬥智就像玩網上遊戲一樣,殺人輕鬆如燕:夜神月為了消滅世界的罪惡而殺罪犯,L也為了追捕奇拿而不惜犧牲生命,他們都聲稱自己站在正義的一邊,那簡直就是RPG遊戲的角色扮演:兩位都要扮救世主。這大概對網絡中成長的現代青少年來說,是非常有共鳴的一部份。

漫畫中的青年人也甚具權威和力量,大大超越了無知無能的成年人。當然,這類青少年漫畫要吸引年輕讀者,把少年寫成天才讓讀者增加投入感無可厚非;但另一種可能卻是,要延續《大逃殺》的思路,漫畫反映了日本成年人對改善社會和消滅罪惡的無能,而讓青少年漸感不滿:《大逃殺》是羞恥無用的成年人對年輕人的終極反撲,要立法讓他們自相殘殺來重拾權威的快感,而在《死亡筆記》的世界裡,青年人最終已獲得全盤勝利,完全無視成年人職責和存在。

可惜的是,《死亡筆記》對於「殺掉罪犯來改造世界是否正義」的討論卻少得可憐,漫畫中的罪犯都被描寫得非常片面,根本就只有名字和罪名,完全沒有歷史感和立體感,簡單來說, 夜神月只不過是希特拉優生學的翻版; 雖然故事最終是「邪不能勝正」,但什麼是正什麼是邪,作者似乎根本沒有討論的意圖,或者只是想透過幾位警察的討論來輕輕帶過,並不深入,浪費了好題材。

Tuesday, August 29, 2006

《死亡筆記》MK版

睇完《死亡筆記》的戲,即刻走去睇漫畫,豪買十二本,三百幾蚊,少少蝕桌,追追追,一星期睇哂,又幾好睇喎!睇完,寫blog都後生廿年,喪似MK人!上一次有呢隻feel的,好似係小說《達文西密碼》啩;再上一次,肯定係村上春樹的《發條鳥年代記》和《挪威的森林》,再上一次?唔啦,點會記得呀,嗚嗚~~ >_<

《死亡筆記》係一本高智能漫畫,好用腦架,好似捉棋咁,夜神月諗L諗佢會點之後又點點點,諗諗諗諗諗,睇到頭都痛埋,好似自己攞黎笨七,但睇落心理加推理,其實都好high噃,每晚都睇到三點幾先訓,睇完剩係掛住諗劇情都訓唔著,慘慘。D公仔就少少頹啦,但L勁好笑囉,又有智慧,電影版的L都好似好有型呀,好攪!電影版果個夜神月女友係漫畫版冇的,劇情離左少少罩,但都好緊張,所以先至追番漫畫咋!

成本《死亡筆記》最搞鬼係死神,死神流克好似低低地,日日係度食蘋果,聽芝see菇bi話,蘋果係代表無知喎,所以死神咩都唔知,咩都唔想理,剩係識睥睥貢,俾死人夜神月利用左都唔知囉,死蠢!無知原來有時真係罪過,我睇完套漫畫就得出個教訓呀,真係發人深省呢!

最後好彩都係邪不能勝正,夜神月自己捉蟲,咁我個心先舒服D,但諗深一層,邊個先係正義,邊個先係邪惡呢?殺哂D罪犯唔係會令世界好D咩?但一路殺落去,好似連D犯碎料罪的人都殺,又唔係好對路喎,第日講大話都要殺,咪好(舌賴)嘢?況且,呢個所謂救世主奇拿都係人啫,第日唔知做咩忽上腦,發脾四,殺Q哂D唔like的人咪大狠鑊?都係咪制。

總之,好睇啦,講完!

Monday, August 28, 2006

《情獄》之二

關於《情獄》,我最想說的,反而是電影開場約三分鐘的小寓言,很少人提及,但我喜歡到不得了:從前有一個鳥巢,裡頭有三隻蛋,突然來了一頭不同種的大鳥,把其中一顆蛋抓起來,自己卻生了隻蛋在巢裡,實行來個「狸貓換太子」。後來巢中一頭小鳥(大概是換了太子那一頭)被孵出來,卻好像想把其餘兩顆蛋推出巢外,第一隻蛋真的被牠摔到地上,破了;牠繼續推第二粒蛋時,卻不小心把自己跌到巢外,掉在地上,回不了巢。最後,那位剛出獄的三姊妹的爸爸卻偶然見到牠,把牠安然地放回巢裡;結果,連第二隻蛋都被這小鳥摔破了。

那大概點出了電影的主題:命運悲劇的背後,還是有一個終極源頭。在這個小寓言裡,源頭就是那頭玩「狸貓換太子」的大鳥,如果牠不「偷龍轉鳳」,就不會生孵出一頭殺死同巢小蛋的小鳥;更妙的是,從整齣電影來看,終極的源頭就是那三姊妹的母親:她既影響了三個女兒的神經質性格,讓她們在情感生活上有所缺憾,更刻意告發她丈夫的一宗醜聞而令他入獄;正正是丈夫出獄當天,他一片善意把那摔到地上的小鳥抱回巢裡,讓牠繼續殺巢裡的第二顆蛋,完成悲劇的壯舉;如果以「迷失決勝分」的說法,這小鳥大概就是Woody Allen「I'd rather be lucky than good」的同黨。粗略地說,可以分成兩條命運之線:

1) 母親 → 告發丈夫入獄 → 丈夫出獄 → 救了摔地的小鳥 → 毁滅巢裡剩餘的兩顆蛋
2) 母親 → 告發丈夫入獄 → 丈夫出獄後自殺 → 破壞家庭 → 影響三個女兒的性格 → 女兒愛情失意

這裡下「性格決定命運」( 影響三個女兒的性格 → 女兒愛情失意 )的結論似乎過於簡單,但電影的重點的確更傾向惡有惡因的說法:當惡的種子一旦播下,事情總是向惡的方向流動,沒法扭轉。那大概仍是一種命運悲劇的說法吧。電影中曾提到的一個神話:米迪亞知道自己的丈夫拋棄自己,怒火中燒,她的報復方式就是:殺掉自己的孩子!那顆惡的種子──母親──大概就是電影中的米迪亞。所以,如果說人類想透過挑戰神祇而結束悲劇,那影片的結局要說的就是:「挑戰最終只會帶來失敗」,因為母親 (米迪亞/神祇)最後寫上:「從沒有為自己所做的事而後悔」。

《情獄》之一



波蘭導演奇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逝世十年,竟有新電影以他的名義繼續拍攝和公映,不禁讓人想起李小龍死後的兩齣「偽李小龍電影」:《死亡遊戲》和《死亡塔》。不過,奇氏和他的老拍檔編劇Krzysztof Piesiewicz構想的「天堂、地獄、煉獄三部曲」,就擺明車馬找後輩執導,而不會叫它做「奇斯洛夫斯基電影」;相反,《死亡遊戲》和《死亡塔》卻偷偷摸摸把李小龍的身前身後片段移花接木,又找一個扮極都唔似的替身踢叫打,而竟然叫它們做「李小龍電影」,簡直是欺騙擁躉的感情和金錢,換來的就只有「把鬼」兩個字,而不是「致敬」。

那麼這套「後奇氏」電影《情獄》 (Hell)又係咪「把鬼」呢?今趟找來的導演是《無人地帶》(No Man’s Land)的Danis Tanovic,《無人地帶》以黑色幽默著稱,非常有趣而具意義;可想而知,《情獄》夾雜了奇斯洛夫斯基電影中少見的幽默,多個場面都能搏得觀眾一笑,例如母親要求換牛奶朱古力、把「evian」礦泉水倒轉來讀成為「naive」、或者是莎蓮脫掉所有衣服,全裸在神秘男子面前準備獻身一幕,悲痛和冷峻中竟能產生一個「笑位」!大概因為故事中的主角都被描寫得神經兮兮,增加了電影的喜劇感,導演的個人風格不可謂不強烈。

所以,如果你入場看《情獄》而想看奇氏的感觸,最終卻失望而回的話,那肯定是一場誤會:那根本不是奇氏的電影,而是一部「關於奇氏電影」的電影。

怎麼說呢?最明顯的,是電影仍以奇斯洛夫斯基最關注的「命運與巧合」為主線,其中一幕上課的情節,老教授就開宗名義大談「命運與巧合的美學層次」,並聲稱「命運的悲劇比巧合的悲劇更具美感」,這簡直就是向奇斯洛夫斯基讚美說:「你電影中的命運悲劇真是美極了!」。另外,《情獄》中出現的蹣跚老婆婆拋玻璃瓶,以及隔壁老太婆在窗後偷窺等細節,一看就讓人想起《紅、白、藍》及《情戒》,那大概都是為紀念奇斯洛夫斯基而設的吧。

不過,電影配樂卻肯定不會讓人想到奇斯洛夫斯基,最多只是「哈里波特」X「希治閣」!怎攪的!?唏,冷靜點吧,又話唔好當佢係奇氏電影!

Monday, August 21, 2006

25.07.2006 中環


25.07.2006 中環

23.06.2006 旺角


23.06.2006 旺角

23.06.2006 旺角


23.06.2006 旺角

13.08.2006 旺角彌敦道


13.08.2006 旺角彌敦道

本周熱讚人物:一名遊客在旺角彌敦道的大波靚女海報前拍照留念。
熱讚原因:這遊客選擇在旺角彌敦道獨特的「大波海報併貼景觀」來留念,而不單單在金紫荊廣場那朵悶蛋金花前留影,可謂是前衛有加而獨具慧眼。可知這類大型併貼別處並無分店,一般更不會在日間存在,而在晚上突然冒起,尤其在銀行拉閘之後,各「藝術家」們便群起而貼海報攻之,晚晚如是,咪話唔經典。這位遊客咁識貨,當然抵讚!

Saturday, August 19, 2006

公仔有目共睹,可不談詩論詞?

公仔有目共睹,可不談詩論詞?----比拼旺角人語一二三

無可否認,「中港城」的打油詩,無論在韻律、主題和意象上都比「亞洲」和「世紀」更勝兩籌,既「精」準,又「語」帶相關,運用文字的功力確有一手。
「中港城」的詩以軟sell為主,集中描寫該夜總會好玩之處,並不老土討厭。該詩以四句尾字「睇、底、鬼、駛」一韻到底,讀來輕巧易記,加上適當運用廣東話用詞,倍感親切;而當中的「酬賓」和「細佬」更有雙重意義,既有歡迎各類客人的意思,也有男性生殖器官的內涵意味(「賓周」和「細佬」都是陽具的廣東代名詞),令人會心微笑。另一方面,「真空性感又露底,任摸任啜好盞鬼」則能具體描述當中的樂趣,而不流於空泛,意象上很能讓人想入非非。
相反,「亞洲」的詩詞則略嫌保守,而且只屬泛泛之談,當中「件件嬌俏」中的量詞「件件」有點殺風景,而「享齊人福」則好像回到粵語片年代,老土到暈。「世紀」方面,雖能運用到「專門店」和「蒲點」較入時的說法,但內容仍太過空洞,最後一句「賓至如歸在世紀」更是非常hard sell,讓人失望。

13.08.2006 旺角人語之三


13.08.2006 旺角人語之三

陀地靚妹集中營
參選美女專門店
新女最多天天有
旺角最佳新蒲點
賓至如歸在世紀

13.08.2006 旺角人語之二


13.08.2006 旺角人語之二

美女如雲任你揀
件件嬌俏又可人
天天盡享齊人福
包你嚟過都話盞

13.08.2006 旺角人語之一


13.08.2006 旺角人語之一

靚女酬賓多野睇
真空性感又露底
任摸任啜好盞鬼
阿哥細佬都啱駛

我看見壞人如何老衰敗

我看見
壞人
如何老 衰 敗
眼珠沒有方向
像死神趕時間塞進無明的空眶
稀疏的白頭多斷幾根
Devil’s hair再掩不住曾冷血的頭顱
四肢
撐不起支撐自己的支撐架
身軀
是被黃風蠶走的沙堆城堡

我看見
壞人
如何老 衰 敗
我可惜
很悲哀

16.06.2006 銅鑼灣


16.06.2006 銅鑼灣

Monday, August 14, 2006

30.07.2006 中環



30.07.2006 中環
「Make Love,Not War!」是六、七十年代反越戰的口號,它的厲害之處,在於企圖誘發人類「食、色,性也」的本能,大聲疾呼在床上發動「性戰」好過動刀動槍,非常符合地球生物的天性,如果人人都響應加入的話,大概呻吟聲就能震撼整個宇宙!難怪當年的反戰運動蓬勃到飛起。今時今日,反戰的口號竟淪落成「我們要打飛機,不要擊落戰機!」,這簡直是慘絕人寰!如果冇得Make Love只得打飛機,大概男人們都激動得要擊落戰機!況且如果有看過《平頭日記》(Jarhead)的話,那些千里迢迢到伊拉克打仗的海軍陸戰隊員,還不是閒時一邊打飛機,一邊打仗嗎?或者,寫這句口號的朋友們擔心Make Love太具「挑釁性」吧,搞不好更會誘發婚前性行為和強姦罪,這還得了?還不是躲在房角自我發洩更溫柔敦厚內歛含蓄,更符合中國的儒家精神?但大概家計會的捐精部職員會率先大叫:「唔好嘥呀,大佬!接住先......」

Thursday, August 03, 2006

Suicide Circle



生存最大的好處之一,莫過於能繼續迷戀自殺和死亡這類變態癖好;所以一知道日本電影《Suicide Circle》的DVD在香港有售,便心癢癢立即買回家看個究竟。這電影廣為流傳的賣點,就是開場震撼的一幕:54位中學女生手牽手集體跳軌自殺。即使你幾有心理準備都好,還是會為親眼睇住佢地跳軌而感到震驚;但導演溫子園的技巧特別,在自殺的場面中加入輕快的音樂,好似驚嚇親你講聲「唔好意思」咁。

《Suicide Circle》是一套「cult cult地」的電影,所謂「cult cult地」,就是在某些血腥場面上顯得誇張失實,就如《Kill Bill》中的噴血一樣;但又唔好以為電影全是搞笑,其實血腥暴力和「核突野俾哂你睇」的程度仍然爆燈。有一幕講一位太太在廚房切蘿蔔時,可能受到自殺念頭的影響,連埋D手指一齊切切切,冷靜而驚人。它既像偵探懸疑片,又似鬼片,又有少少校園feel,又有一些寫實,更有超現實,難怪有觀眾評論《Suicide Circle》不倫不類,唔知做咩。事實上,只要你連上電影的fans網頁(http://suicideclub.baptism-of-blood.net/),就會發現原來不少人跟我一樣,睇完戲後都有點茫無頭緒,不斷發問劇情和主題,可見這電影說故事能力之「厲害」。

話說回來,電影《Suicide Circle》之所以震撼,還是因為它的自殺題材牽涉了日本的社會狀況;據BBC新聞的報道,日本2003的自殺人數為32082人,比2002年的自殺人數上升了7.1%,創下歷史最高紀錄。而在20至30多歲的年齡組中,自殺更是排在首位的死亡原因,因為這年齡組別的人死於疾病的比例很低。在2004年日本更發生一宗9位青年集體自殺案,BBC新聞是這樣寫的:「日本警方在東京西部和南部兩起集體自殺案件中發現九具屍體,相信他們是透過在日本的自殺網站聯絡上的,他們也用上了在香港出現了一段時間的燒炭自殺方式。」

可見香港的「燒炭自殺方式」是如何聞名於世。

電影中反覆出現一句的對白:「Are you connected to yourself?」,則成為了電影主題的核心。有說導演溫子園對日本人超強的集體意識有意見,因此提出要人們「connected to yourself」,大概是要人勇敢地「活出真我」,不要輕易受他人、組織或社會影響的意思,這放在「集體自殺」的題材上當然適用,但對於「個人的自殺」呢,導演似乎沒有抱任何態度。

很難在這裡談《Suicide Circle》的故事脈絡,因為它曖昧不明,越接近結局,反而越模糊矛盾;簡單來說,整套電影就有賣弄官能和誇張血腥之嫌。但作為想了解一下日本社會文化和現象,這是一套還不錯可供思考的電影。

Monday, July 31, 2006

軟硬軟硬軟軟軟軟軟軟軟硬



作為「粉絲」,對軟硬天師的演唱會,還能奢求什麼呢?我們都只不過是來聚聚舊而已,想聽想見的都不是什麼新鮮創意,而是當年「老人院」的整蠱電話,和「點解要大家笠」這類當年潮爆的古怪歌曲。新派台歌「Long time no see」?怎能及得上「川保久齡大戰山本耀司」?他們的演唱會翻炒沒新意是事實,但那多少也是我們樂於見到的,好讓大家「娘娘地」懷八九十年代的舊。明明才十幾二十年,但已死抱住不放,好像我們的剎那光輝真的被蔡楓華說中了,已成過去,不再永恆,講落都有D驚。軟硬不是沒創意,但都落在他們的design product和賺錢方法上。當然粉絲們又怎會介意,把錢投進「彭玲兒童發展慈善基金」的捐款箱呢?我們不愁金錢,只為享樂,而軟硬就是精神食糧,多多懷舊,少少新意,這大概是八九十年代無厘頭精神的後遺症;但這是真的嗎?我們一見到周星馳電影簡直是瘋了一樣,那是神那是神那是神,但作為八九十年代大旗手的王晶,現代觀眾一見到就耍手擰頭,為什麼呢?為什麼港產式的瘋狂笑片現在都只淪為VCD/DVD/BT的附庸,而那戲種曾是所謂「光輝」八九十年代的中流支柱?大概是我們變了,我們要求得更精緻,更高檔,更大製作,更多特技,更有自我風格,周星馳和軟硬天師都能符合這股潮流,就連王晶都有追隨的意思了,看看「黑白戰場」便知一二。
於是說,軟硬不變翻炒是假的,他們從舊的地方出發,然後做得更精緻,更高尚,他們更設計自己的產品和品牌,這一條路他們大概是走對了。不過,如果他們現在復合再做「老人院」的話,相信也會收聽率第一,只是軟硬都不會想吧,他們也變了。

2006.07.26 貴州旅遊大使選拔賽


2006.07.26 貴州旅遊大使選拔賽

Wednesday, July 05, 2006

聖血與聖杯之謎──公審《達文西密碼》



現在談《達文西密碼》好像out-dated到不得了,我的立場簡單:小說刺激好看,已很久沒有追小說的感覺了,整本書開始的三分之二能一氣呵成;電影則只服務於小說和作者Dan Brown,斥責導演和演員表現不濟,不太公平,背後的幕後黑手仍是不懂電影的Dan Brown。
關於小說的爭議,讓輿論最反感的地方,是Dan Brown在小說的前言裡,不斷強調故事背景的真實性,尤其是有關歷史文化藝術宗教這部份,這當然引起不少專業及宗教人士的反彈。我反而感到奇怪的是,為什麼他們不把前言也看成小說的一部份?這明明白白是一本小說,從第一頁開始就是了;這種「仿紀實」的形式已不是新鮮事了,沙特的「嘔吐」、卡繆的「瘟疫」、芥川龍之介的「河童」等,都在開章明義聲稱,以下的故事是真實的紀錄或日記,讓讀者讀起來更有真實感。我甚至覺得,Dan Brown為自己的小說公開辯護時,仍是以小說家的身份在「伸延創作」,他要誠心的相信小說,才能成就小說的傳奇;就如哈里波特的作者J.K.Rowling,她要充份相信Harry Potter的存在,才能把人物寫得更有血有肉。
不過爭論還是帶來好處,讓我們透過不同的渠道了解宗教和歷史。《達文西密碼》小說出版後,不少「解碼」式的書藉不斷出籠,指出小說的種種歷史錯處,並為天主教的立場辯護。「聖血與聖杯之謎──公審《達文西密碼》」當然就是這類書的一夥,但卻不同於坊間只有「反小說」的觀點。
首先,編作者Dan Burstein是一位有經驗的記者,他採取多角度的立場,把不同專家和宗教人士的文章、訪談和報導撮要及集結,所以讀者不只看到反小說情節的觀點,還有正統歷史的說明,以及比小說情節更誇張偏離的推測,讓讀者有更廣更闊的視野。
第二,書本不只是狹隘地針對《達文西密碼》,更不是把小說逐篇逐句揪出來鞭屍,而是以更宏觀的角度,去探討宗教歷史文化的真相,所以篇章是以《達文西密碼》帶出的爭議作為選材,例如第一章討論的,便是抹大拉的馬利亞的真正身份(究竟是妓女、耶穌最親密的門徒,還是耶穌的妻子?);第二章討論的是有關基督教神聖女神的傳統(究竟天主教與基督教中,女神和女性的形象是否曾被抹煞或抹黑?);第三、四章則是「失落的福音書」和「基督教早期」,當然是討論近幾十年不斷出土的幾篇重要福音書,掃描出基督教成立之前早期的教義面貌;以後當然還有討論達文西、隱修會及聖殿騎士團的歷史及傳說等,也相當全面及詳細 。
這本445頁的書本,雖然只是撮要和集結的入門書,但對讀完《達文西密碼》後有疑幻疑真感覺的讀者,肯定有撥開雲霧之效,眼界大開。

28.04.2006 中環


28.04.2006 中環

09.06.2006 紅磡


09.06.2006 紅磡

Tuesday, July 04, 2006

旁觀他人之痛苦



「在輯錄了六篇文章的《論攝影》(On Photography, 1977)的啟卷文中,我曾提出:一樁藉由照片而為世人知曉的事件,當然比匱乏照片的事件更形真實;然而在反覆不斷的曝光之後,事件又會變得沒那麼真實。我還寫下:照片於撩動憐憫之情的同時,亦令其枯竭。真的嗎?在我寫下這些思緒那時,我確實這樣想。但今天我卻不那麼肯定了。說照片的衝擊日形纖弱的證據何在?說我們這觀者文化日漸中和了暴行照片的道德力量的根據又何在?」 《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2003) ---- Susan Sontag

美國知識份子Susan Sontag 在《旁觀他人之痛苦》中,以悲天憫人的立場,為戰爭災難的影象平反,更為拍攝和觀看這類影像的人作更深的同情與諒解,並反省自己在《論攝影》裡曾支持過的觀點。她的立場都集中在第七、八、九章之中,一再提醒受眾要發揮自己的道德力量,去質問戰爭與人禍的罪魁禍首:

「我在《論攝影》中曾提出一個看法──我們能夠以新鮮的情感和適恰的德性對我們的經驗做出反應的能耐,正被這些過分洶湧的駭人影像不斷磨損。這種看法可以稱之為保守派的批評。
我將這論點稱為保守派 (conservative),是因為該論點認為:受到腐蝕的是對現實的感知 (sense) 。現實依然存在,不論有多少嘗試企圖拆破其權威。這理論其實是在保護現實,以及守衛那些能夠更充份地對現實做出反應但卻岌岌可危的準則。
這類批評更激進──更犬儒──的版本是:根本沒有任何東西需要我們去維護:現代之大嘴把現實嚼碎了,然後吐出一整團穢物當做影象。根據一些具影響力的分析,我們是存活在一個『觀覽物的社會』 (society of spectacle)。任何事物都要轉化為觀覽物,對我們而言才會成真:是為『名人』。現實早已從人間退位,一切都只是被表呈的物象:只是媒體而已。
這些俱是華美的辭藻……說現實變成了觀覽物是一種令人咋舌的坐井觀天觀點──把富裕社會少數有教養之人的觀看習慣視為普世通行的現象。」

「事實上,在討論戰地攝影這門職業時,總是不斷有人把見證的努力嘲諷為『戰禍旅遊』,總是有人認為這類照片只迎合了下三濫的趣味,只不過是商品化的鬼惑刺激。在塞拉那佛的圍城歲月裡,經常可以在轟炸或狙擊的隆隆砲聲中,聽到某人向攝影記者大叫:『你正在等著某些炸彈爆發,好去拍些死屍照嗎?』
他們有時候的確在等,但不如人們想像那樣頻繁,因為置身於槍林彈雨之間,戰地攝影師命喪當場的機會與他們瞄向的人物也差不了多少。」

「即使我們不會徹底改變,可以擰頭不顧,可以翻看另一頁,或轉向另一頻道,這都無法讓我們據此責難影像所蘊含的道德價值。看到苦楚的照片時無法痌瘝在抱,如親受煎烙,那不是我們的缺憾。當然,照片亦不能補充我們的無知之處,無法提供照片挑選並框出苦難的根源及其歷史背景這類知識。這些影像最多只是一項邀請:去注意反省學習和檢查建制當局如何自圓其說地解釋災難原由的文飾辭令。誰導致照片中的災難?誰要負責任?這可以原囿嗎?這是無可避免的嗎?於今為止的世局中有哪些是我們一直接受但其實應該挑戰的情況呢?」

「讓暴戾的影像魘著我們!縱使照片不過是個標記,不可能全部涵蓋它們試圖紀錄的現實,但它們仍提供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功能。照片說:這是人做出的行為。不要忘記!」

Susan Sontag於2004年12月28日因血癌病逝。她在三十年前已曾患過乳癌,病癒後出版了《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以過來人的身份,反駁了不少有關疾病(主要愛滋病、肺結核及癌症)的成見,及掃除病人自咎自責的羞愧心態。

當她成為病人,她就能感同身受,為病人發聲;當她身在薩拉熱窩,她切身處地感受到戰禍帶來的傷痛,從而重塑戰爭影像的道德力量;她一直站在同情與關顧人類的立場,最難得是不斷反省自己與世界,實在讓人敬服。

如何包容

石屎行人專區
如何包容
柔弱的紫荊落葉
如何昇華成泥土的養份
中和旺角人的苦澀

貨櫃碼頭的燈火
如何包容
十億光年的微弱星光
如何點指獵戶座的腰帶
為小熊大熊奔喪

商業大廈與馬路
如何包容
維港蠕動的海洋
如何為白海豚抹去眼淚
治療填海帶來的心傷

綠色的森林絕嶺
如何包容
城市中的殘喘人們
如何不購物如何沒空調生活
如何不在五光十色的電影院盤旋
如何沒電視
如何沒報紙
如何沒抽水馬桶更加沒廁紙

我們
如何包容
我們

鬼域


一向很欣賞彭氏兄弟,尤其是他們的新穎概念和強烈影像,確是讓人目不暇給。記憶最深又讓人非常不安的是「見鬼2」,我會把它譽為「孕婦不宜」的第五級:如果一位孕婦知道自己經常有隻厲鬼伴住你等出世,可能即刻嚇到嚮戲院小產都似。「見鬼2」的厲害之處,不單只是影像衝擊觀眾,還在意識上全面壓倒,讓人覺得生育是一件很恐怖的事;這分明與曾蔭權「三個仔論」作對,但我還是非常喜歡它。不恐怖、不讓人不安的驚慄片,又怎算成功?
但今期彭氏兄弟的「鬼域」卻好像為「見鬼2」補鑊一樣,叫睇完「見鬼2」的受驚孕婦千祈唔好墮胎,因被打掉的孩子會在鬼域繼續成長,成為孤苦無依的可憐兒童;整套電影的主題白到出汁:不要輕易遺棄及浪費。主題與方向突出,李心潔游走鬼域後恍然大悟,經歷了一趟心靈反省之旅,最終卻只有悔咎,不得救贖。更有趣的,是電影的結局,雖已不算新鮮,但在捱過一段沉悶的鬼域之旅後,總算能搖一搖醒觀眾的腦袋。
電影的影像非常出色,尤其是鬼域的場景,你會發現有類似九龍城寨、石峽尾村七層公屋、荔園摩天輪等荒涼影子,配合香港急速拆舊迎新的實況,「鬼域」的主題實在fit到漏油。可惜點子好,不代表電影好,電影的故事性太薄弱,缺少戲劇張力,同時又不夠氣氛;我要很嚴正地說:不是不斷加重音效和配樂就是夠氣氛的!濫用的效果只會告訴別人:你的電影不夠橋。
實在不明白彭氏兄弟為什麼今次把電影拍得這樣老套,無論是鏡頭的調動、燈光、演員的casting和演出、事後配音,主題說得太淺太白,還有無謂的flash back(當李心潔知道女孩是自己的打掉的女兒後,竟有幾段一起經歷的美好回憶片段!),看來還以為是內地的二流電影。
抱歉,期望太高,失望很大,彭氏兄弟是我欣賞的導演,而「鬼域」是值得拍得更好的,就如當年的「千機變」,最終只淪為打鬥笑片,甚為可惜;尤其是鬼域的「遺棄」主題,如果能好好配合香港本土的情況,加上李心潔與自己打掉的胎兒相認(事實上,這段情節真的讓人感動,尤其是如果你曾墮胎),並在劇情的推動上作更多的衝突和張力,我相信就不會浪費掉了那幾千萬的特技,和我個多小時的支持。

Monday, June 26, 2006

15.06.2006 尖沙咀


15.06.2006 尖沙咀
在懲教署的宣傳攤位裡,為什麼這位女士如此興奮?她笑得過份誇張,讓後面的假監犯和假獄卒顯得特別孤寂和無聊:他們就是沒法張開大口,或笑或哭,一生下來就只有沉默和懊惱;他們被擺佈成不同的姿勢,穿上鬼五馬綠的衣服,在這佈置成監獄的攤位裡,扮演呆頭呆腦又聲譽不佳的犯人,和只會搔下體的監獄職員。最糟糕的是,他們根本對現狀不滿,經常在想:為什麼我們不能成為真正的香港市民,來好好選出香港的特首?(唔好意思兩位,香港仲未能普選特首!)現在淪落到在小攤位被師奶恥笑,心裡就只想著:我寧願做Bossini的櫥窗公仔還好。

Wednesday, June 21, 2006

我喜歡的神話故事(四)

印度神秘家馬克里希那說過一個故事。
有天,馬克里希那看到一位美麗的女人從恆河裡朝他就過來。他當時正在樹下打坐,看得出那女人就快要臨盤了。不久,嬰兒出生了,女人溫柔哺育著他;但不久,她露出恐怖的一面,把嬰兒放在她變醜陋的牙齒中咬碎咀嚼。在吞下嬰兒後,她再度回到恆河中,消失不見了。
很可怕吧!!
可以說,這女人就是他們供奉的宇宙之母的化身。她的神像有四隻手,左上方的手揮動著一把血淋淋的軍刀,左下方握著一顆斬斷人頭的頭髮;右上方的手舉起「不要恐懼」的手勢,右下方則伸手出去施予恩惠。她結合了創造與毀滅的力量,恐怖又母愛的個性,這似乎才是真正世界的象徵。
總好過自稱全能全知全善的上帝吧。至少,宇宙之母不會那麼虛偽呢!

我喜歡的神話故事(三)

「擴大糾紛是我最大的快樂。」惡作劇神Edshu如是說。
大快人心啊!
神話學學者坎伯(Joseph Campbell)說:「你自己就是邪惡的一部份,否則你便不存在了。不論你做了什麼,對某些人總是邪惡的。這是整個創世的反諷之一。」
這種反諷,不就是惡作劇嗎?
「愛」這小玩意,也是這樣吧?
來,聽聽這個來自波斯的故事。
上帝創造天使後,祂告訴天使們只能對上帝鞠躬致敬。不久,上帝造了人,祂開始重視人甚於天使,並要求天使為人服務。
天使「撒旦」一早就深深愛上上帝了,他的愛讓他只會敬愛祂,遵從祂,甚至拒絕向人致意。
上帝知道後大怒,並對他喊:「不要讓我看到你!」於是,撒旦便被譴入地獄了。
撒旦在地獄裡並不害怕,但唯一的痛苦,是煉獄裡並沒有敬愛上帝的地方。他只能默默忍受,憑記憶裡上帝的那句話得到慰藉。那句話便是:「去死吧!」

我喜歡的神話故事(二)

讀完許彥的故事,有點啼笑皆非吧。
我就是喜歡這種感覺。
每次聽到盤古初開女媧補天等傳說,都有呵欠連連之感,他們太沒性格了,他們的存在就像微波爐一樣,一"叮",世界就出現了,然後我們就取走碟上熱哄哄的世界,留下冷冰冰的神仙在廚房吃油煙。
太過份了吧!
霍金訪港的Lecture,第一段便是談及中非的神話,這讓我非常深刻及敬佩;神話,是理解人類歷史的一部份。
算吧,不要正經八八,還是說說故事好了。
這是一個西非的神話故事,惡作劇神Edshu走過兩塊田地間的道路上,他故意讓田上四方的農夫看到他,然後又施然然的走了。
甲農夫在回家的時候,便問乙農夫:「你今天看到一個怪人戴著紅色帽子走過嗎?」
乙農夫道:「不,帽子是綠色的。」
丙農夫插嘴道: 「不,是白色的。」
丁農夫就說:「你們都錯了,是黑色才對。」
他們一直爭辯著,更開始打起上來了。當他們正要拔刀相向時,被鄰居帶到村長面前評理。村長對此完全束手無策,混在場中的惡作劇神Edshu這時突然出場,展示他那頂一邊是紅色,一邊是白色,一邊是綠色,一邊是黑色的帽子。他說:「他們四位只會爭吵,我就是要造成這種局面,擴大糾紛是我最大的快樂。」

我喜歡的神話故事(一)

放心好了,我喜歡的故事,都沒有教訓。
我們已做太多有意義的事,讀故事,只為了一點過癮罷了。
這個中國民間故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它有別中國神話的純潔和教化性,說來更有希臘神話裡宙斯好色的影子。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有個路人叫許彥,遇到一位書生腳傷躺在樹下。許彥好心替他包紮好後,書生道:「我想請你吃飯呢。」
說完,書生就從口中吐出一只銅盤,盤中載滿食物和美酒。
兩人對飲幾杯後,書生又說:「我隨身帶著我的女人,現在把她叫來,好嗎? 」
於是書生又在口中吐出個年約十五,六歲的漂亮少女。
書生和少女痛快的對飲著,卿卿我我;不久,書生就醉倒了,躺在地上睡覺。少女就指著書生向許彥說:「我雖然是這男人的妻子,但心裡實在不甘,所以我又有了另一個男人,我想趁這機會叫他出來,請不要告訴我丈夫,好嗎?」
許彥答應了她,少女就從口中吐出一個年約二十三歲的男人和一個屏風,男人跟許彥寒暄幾句後,少女便和男人躲在屏風後靜靜的造愛,然後熟睡。
屏風外的書生醒來後,又悄悄的跟許彥說:「我雖然和那個少女十分親熱,但心裡卻不喜歡她,所以就另外找了個女人,我想趁機跟她聚聚,請你不要說出去,好嗎? 」
許彥也答應了他。書生便吐出一個年約廿多歲的女人來,兩個人親親熱熱,激烈運動。
突然,屏風後的人開始動了,書生心感不妙,立即整理衣冠,把女人吞下肚了。
屏風後的少女又聽到外面的聲音,便以為丈夫要醒來了,她立即整理衣衫,把身旁的男人塞進口中,吞了下去。
少女吞下男人後,若無其事的坐在許彥對面。不久,書生伸著懶腰繞過屏風走來,跟妻子說:「你一個人坐在這裡,一定很寂寞吧。天也快黑了,我們走吧。」
於是,書生吞了少女和盤子後,就離開了。

Monday, June 19,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