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28, 2006
我記得那年比賽
我記得那年比賽,「我」字一馬當先,然後善忘的「記」緊跟其後,什麼都說唔得的「得」倒落後了不少,而「那」和「年」則早成過去了。「比」字像兩條腿發力狂奔,似木乃伊的「賽」卻臨場肚痛,背後還疴了一粒「,」;被人裝了箱的『「我」』突然墮後,「字」字希望多番突圍,卻苦無機會,排在後面還有頭腦簡單的「一」,和四隻腳變成四點的「馬」,「當」字換走了阿富的三角頭盔,加速前行。「先」似乎最有人形,後腳踢起地上的一塊「,」,「然」字想學「馬」字卻虛有其表,因為那四點根本不是腳的簡略;「後」是「然」的擦鞋仔,永遠只臭著他的屁股。「善」正直努力地跑,認識「忘」這個朋友卻實在不幸,「的」字被人懷疑出術,在眾參賽者中不斷露面。『「記」』被奸人所困,「緊」只吐了一句:「臣又系佢鬼又係佢。」「跟」終於覺得比賽不妥,其後的「其」、「後」也心感不妙,還透露空中的「,」叫做逗號,嚇死觀眾。「什」開始氣餒放棄,「麼」卻強逼「什」一起向前走;大耳仔的「都」完全不明白,後面的「說」終於開口了:「幾時先完呀比賽?」首次以二人三足參賽的「唔得」連成一線繼續進步,「的」又再出現,『「得」』又中了陷阱,「倒」邊跑邊思考如何逃避比賽,「落」戴著花環毫無怨言,「後」突然追求「後」字的意思,停「了」腳步,作者見狀臨急臨忙把比賽結束就是了。
Monday, October 23, 2006
Monday, October 16, 2006
《黃子華棟篤笑之兒童不宜》
作為黃子華的fans,入場看《黃子華棟篤笑之兒童不宜》就等於入廟朝聖,隔幾年例必要點二百蚊香油拜一拜,一邊大笑一邊反省一邊叫自嘲式的「回水」,突然心安理得精神包足忽然楝篤,香港真好還有軟硬還有周星馳還有黃子華,唯有靠他們的精神鴉片在世間掙扎求存,然後成身鴉片煙味在人間載浮載沉,偶然醒起仲識苦笑仲識汗顏,間中說兩句沒有理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鼓勵自己,再對住塊鏡點頭又繼續向前繼續衝,衝過萬八原來都會大漲小回尋谷底,人生來來回回輸到扑街仍要感恩圖報,原來這是真的,這是真的。
印象最深是九七前的政治棟篤笑《秋前算賬》,驚為天人驚為天人,當年黃子華打算在九七後就不再攪楝篤笑,他怕死他怕死他怕死,於是九七前在新華社旁的灣仔新伊館,一煲過談政治談社會談六四,很沉重很好笑很無奈。十年後的今天黃子華仍生勾勾站在台上,沒有秋前秋後中秋滴蠟算賬,當年的黃子華仍與我們一起游盪香港,他怕死其實我們也曾怕死,他很賤其實我們也很賤,他很爛基本上我們更爛,他是自己是我們的化身也是我們的敵人,黃子華三位一體自嘲嘲人無可取代,大概臨死他要出一本《華語錄》一人一冊,得閒拎出來篤口篤鼻棟篤笑,好讓我們老來記掛一下這個荒謬的年代。
《黃子華棟篤笑之兒童不宜》題目引來遐想,結果又是被黃子華摑了一記耳光,兒童不宜等於鹹濕笑話只是對號入座,談工作談自我談階級談男女才是真正主題,最終不忘告訴大家多做善事不要賺盡,拆解陰謀論唔好成日諗人地的動機,就如歷煉老人坐安樂椅向港人警世,《冇炭用》之後大概黃子華都慢慢入世走正軌,希望香港人多反省多點積極積陰德。
把黃子華與林海峰比較不太公平,後者較著重趣味的觀察和自身的反省,它更似一場為超越自己而設的真人show;而前者則自嘲更多哲思更多更紮實,更能把社會現象反芻成獨有的笑話,是對社會自我反思後的時代產物:HKSAR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差一個字母變成LKSAR (Li Ka Shing’s Administrative Region),香港人有誰不感共鳴?「環保是為了下一代,但沒有下一代才是最環保」,嘩,不是讓人再三反思嗎?「老闆出糧是賠償浪費了你的人生」、「學習《軀魔人》鬼上身能放開自我,返工更自在」更是對打工仔想不勞而獲的刻薄嘲諷。還有一句:「師奶,你仲去睇黃子華?隔離有詹瑞文你唔去睇?」自嘲的信心和能力讓人讚嘆。
得閒買番佢的楝篤笑VCD/DVD來睇番啦,我唔係黃子華來的,唔好陰謀論,放心。誰知?
Friday, October 13, 2006
16.11.2001 灣仔
Thursday, October 12, 2006
《無間道風雲》之二
我們都患上強迫性官能症,忍不住把《無間道風雲》跟《無間道》逐點比較,誓要把The Departed煎皮拆骨,好證明港產片《無間道》還是比《無間道風雲》優勝。不錯,《無間道》的確是有型有款,高度風格化的美學 (說話要在天台,行走江湖要戴黑超之類),佛教的「無間」概念和節奏緊湊的剪接和攝影,加上大卡士演員的熟練演技,《無間道》早已成為港產片的經典,在我們心中有一定的地位,這是無可否認的。
不過,《無間道》最弱的一環,也是港產片普遍的問題,就是劇本的片面和情節的簡陋,我們看《無間道》的快感來自它的cool,而不是細膩深入的人物和社區描寫,故導演和編劇嘗試在《無間道2》做回恰當的補充,值得讚賞。《無間道風雲》可謂從這個方向,替《無間道》填補遺失的環節和質感,雖然確是沒有我們心目中《無間道》的那款有型,但莫非我們真的期望,馬田史高西斯拍的版本跟香港的一模一樣?那又何必要勞動他老人家呢?
《無間道風雲》的上半部其實是不錯的,導演從Boston社區的背景滲入,播放新聞錄像片段和Jack Nicholson的獨白,先為整套電影定調:具歷史和社區性,樸實,低賤,暴力,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爛」字。電影的對白好爛,人物好爛,動作很爛,但就是這種「爛」,讓整套電影的上半部很有實感,是跟《無間道》兩種完全不同的appoarch。可惜從天台一幕開始,電影便從高處滑落,情節開始脫離現實,變得可笑奇怪,只能從最終的結局挽回少許高潮。
香港觀眾看《無間道風雲》失望是合理的,我們太熟悉情節,電影中的扭橋已無法引起我們的快感;我們太喜歡cool的電影,口水多過茶的戲千祈咪搞我。當我們認為馬田史高西斯已經out-dated時,美國的反應卻異常熱烈,不少影評都大讚電影是馬田史高西斯繼《盜亦有盜》(Goodfellas)後最好的電影,並以Marty is back 或 Masterpiece等來評價電影,為什麼會有這麼嚴重的落差?
翻開美國影評人的影評,會驚訝他們是否太過誇張:
“The Departed for what it is: a new American crime classic from the legendary Martin Scorsese, whose talent shines here on its highest beams.” Peter Travers, ROLLING STONE
“If this one doesn't win Scorsese an Oscar, then there's something seriously wrong with Oscar.” Tom Long, DETROIT NEWS
不少影評以funny, bloody, brutal形容《無間道風雲》,盛讚對白的幽默和粗俗,也欣賞Jack Nicholson的角色粗魯與優雅共冶一爐,還舉電影中引述James Joyce和Shakespeare作例子,說明角色設計的成功;似乎在一般觀眾眼中,這是一部很有娛樂性的電影。一些較深入的評論,也指出電影「誠信與背叛」的主題突出,尤其盛讚編劇成功把一個香港劇本轉化成一個關於Boston和Irish的街頭電影,指出角色能說出流利的Bostonese,及能強烈表現愛爾蘭人社區的緊密聯繫感。當然也有較中肯的評論,指電影具娛樂性,卻不是馬田史高西斯最好的電影。
從中可知,香港和美國觀眾的落差,除了缺乏新鮮感外,就是我們無法理解電影的對白如何幽默,以及不熟悉Boston及Irish文化,而恰恰這就是《無間道風雲》改編後的重點。不過,「誠信與背叛」是人類的共通主題,卻同樣表現得不太深刻,就大概是電影的問題,而不能抵賴文化隔膜了。
參考來源:《爛蕃茄網站》: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departed/
不過,《無間道》最弱的一環,也是港產片普遍的問題,就是劇本的片面和情節的簡陋,我們看《無間道》的快感來自它的cool,而不是細膩深入的人物和社區描寫,故導演和編劇嘗試在《無間道2》做回恰當的補充,值得讚賞。《無間道風雲》可謂從這個方向,替《無間道》填補遺失的環節和質感,雖然確是沒有我們心目中《無間道》的那款有型,但莫非我們真的期望,馬田史高西斯拍的版本跟香港的一模一樣?那又何必要勞動他老人家呢?
《無間道風雲》的上半部其實是不錯的,導演從Boston社區的背景滲入,播放新聞錄像片段和Jack Nicholson的獨白,先為整套電影定調:具歷史和社區性,樸實,低賤,暴力,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爛」字。電影的對白好爛,人物好爛,動作很爛,但就是這種「爛」,讓整套電影的上半部很有實感,是跟《無間道》兩種完全不同的appoarch。可惜從天台一幕開始,電影便從高處滑落,情節開始脫離現實,變得可笑奇怪,只能從最終的結局挽回少許高潮。
香港觀眾看《無間道風雲》失望是合理的,我們太熟悉情節,電影中的扭橋已無法引起我們的快感;我們太喜歡cool的電影,口水多過茶的戲千祈咪搞我。當我們認為馬田史高西斯已經out-dated時,美國的反應卻異常熱烈,不少影評都大讚電影是馬田史高西斯繼《盜亦有盜》(Goodfellas)後最好的電影,並以Marty is back 或 Masterpiece等來評價電影,為什麼會有這麼嚴重的落差?
翻開美國影評人的影評,會驚訝他們是否太過誇張:
“The Departed for what it is: a new American crime classic from the legendary Martin Scorsese, whose talent shines here on its highest beams.” Peter Travers, ROLLING STONE
“If this one doesn't win Scorsese an Oscar, then there's something seriously wrong with Oscar.” Tom Long, DETROIT NEWS
不少影評以funny, bloody, brutal形容《無間道風雲》,盛讚對白的幽默和粗俗,也欣賞Jack Nicholson的角色粗魯與優雅共冶一爐,還舉電影中引述James Joyce和Shakespeare作例子,說明角色設計的成功;似乎在一般觀眾眼中,這是一部很有娛樂性的電影。一些較深入的評論,也指出電影「誠信與背叛」的主題突出,尤其盛讚編劇成功把一個香港劇本轉化成一個關於Boston和Irish的街頭電影,指出角色能說出流利的Bostonese,及能強烈表現愛爾蘭人社區的緊密聯繫感。當然也有較中肯的評論,指電影具娛樂性,卻不是馬田史高西斯最好的電影。
從中可知,香港和美國觀眾的落差,除了缺乏新鮮感外,就是我們無法理解電影的對白如何幽默,以及不熟悉Boston及Irish文化,而恰恰這就是《無間道風雲》改編後的重點。不過,「誠信與背叛」是人類的共通主題,卻同樣表現得不太深刻,就大概是電影的問題,而不能抵賴文化隔膜了。
參考來源:《爛蕃茄網站》: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departed/
Tuesday, October 10, 2006
「南北韓怪獸」之二
當年北韓領導人金正日為了改善電影製作,曾在1978年綁架了南韓女演員Choi Eun-hee及導演Shin Sang-ok,而綁架地點是在香港淺水灣!他們在北韓製作了7部電影,1986年在維也納成功逃脫並尋求美國庇護,導演Shin Sang-ok原來在2006年4月剛去世了。在北韓拍的7 部電影中,最經典及最多人談論的就是《Pulgasari》。金正日熱愛電影,嚴重到綁架人的程度,實在令人驚訝,香港政府要挽救電影業,可效發考慮綁架Steven Spielberg 和Nicole Kidman,但大概曾蔭權熱愛電影的程度還遠不及金正日。有關金正日與電影的關係,可參考手記10 May 2005的entry。
如果要比較,南韓電影《韓流怪嚇》裡的怪物毫無感情,也異常核突,導演奉俊昊純粹透過牠的出現來展示社會的眾生相,描寫怪物對他來說似乎離題太遠;相反,北韓電影《Pulgasari》裡,導演多少給予Pulgasari一點感情和忠誠,還以女主角對牠的感情加深戲劇的張力,這大體是電影《金剛》的後遺症,美女與野獸是童話世界的一對,《韓流怪嚇》的怪物最終仍吃掉那可愛的小女孩,誓要破滅童話的決心顯然而見。
如果要比較,南韓電影《韓流怪嚇》裡的怪物毫無感情,也異常核突,導演奉俊昊純粹透過牠的出現來展示社會的眾生相,描寫怪物對他來說似乎離題太遠;相反,北韓電影《Pulgasari》裡,導演多少給予Pulgasari一點感情和忠誠,還以女主角對牠的感情加深戲劇的張力,這大體是電影《金剛》的後遺症,美女與野獸是童話世界的一對,《韓流怪嚇》的怪物最終仍吃掉那可愛的小女孩,誓要破滅童話的決心顯然而見。
「南北韓怪獸」之一
南韓怪獸電影《韓流怪嚇》(The Host)成為南韓史上最賣座電影,實在可喜可賀,怪獸片不一定只有無厘頭大肆破壞,《韓流怪嚇》充滿黑色幽默感官刺激之餘,還有對政治社會的關注,可謂近年難得一見的怪獸佳片。導演奉俊昊拍過《綁架門口狗》及《殺人回憶》,前者志在戲謔中產階級,後者則諷刺南韓警察和低下層人士的生活態度,不難想像,《韓流怪嚇》會是怎樣的一齣電影了。
故事講述一位美國科學家在南韓的美軍基地,命令他的手下將過期有毒化學品棄掉,廢料隨後流入漢江;數年後,一隻怪物便從受污染的漢江一躍而出,大鬧城市。「美軍孕育怪獸」的點子已夠震撼和話題性吧,當然不是如此簡單,透過如何對付怪獸,電影對南韓、美國政府和社會中的大小人物作出諷刺和批判,最終雖以愛與家庭作結,卻絕不老土。最難得的是導演技巧超卓,在處理幽默位時總有驚喜,往往在最應該悲傷的場景上,恰恰做到不越界的幽默,比黑色幽默難度更高。
如果《韓流怪嚇》的怪獸代表美國對南韓的負面影響,那北韓電影《Pulgasari》裡的怪獸便是資本主義的變種代表。故事背景是14世紀的韓國,農民飽受暴君的殘虐。一個臨死的工匠造了一個小木偶,後來他的女兒以一滴血賜予小木偶生命,那隻小木偶怪物,就叫Pulgasari;他以食鐵為生,長大後化成了一隻巨形怪物,帶領農民闖入國王城堡,推翻暴君。最有趣的是,經歷過這次無產階級革命成功之後,農民即使獻出所有耕作工具,也無法滿足Pulgasari食鐵的需求,最後工匠的女兒誠心祈求並犧牲自己,使Pulgasari自我毀滅。
抱著探奇的心態觀看《Pulgasari》,卻沒有奇觀的效果,感覺只如看邵氏古裝電影,鏡頭調動和戰爭場面拍得流暢自然,配樂得體,除了少量演技浮誇及情節單一老土外,節奏尚算明快,也不太說教,以當年的標準來說,應該是水準之作了。最驚訝的是小怪物Pulgasari在初生時的動作流暢而不生硬,嚇了一跳,後來知道,原來電影請來了日本《哥斯拉》的特撮製作人員,也難怪頗有哥斯拉的影子。
《Pulgasari》最讓人玩味的地方,是怪獸角色的設定,並不如我們所想的單一和片面;相反,卻很有人性和悲劇性:Pulgasari小時候是一隻頗可愛的怪物,受主人寵愛,但由於要不斷吃鐵為生,最終成為大怪獸;起初,農民憑大怪獸的力量推翻暴君,怪獸簡直是帶領社會主義的大將軍;但後來牠食鐵的慾望加劇,不得已要吃光農民的農具,反而成為農民的負累,倒又好像成為資本主義的貪婪代表了;最終女主角雖與怪物發生感情,卻為了社會的利益,要忍痛與大怪獸同歸於盡,就有點「打完齋唔要和尚」的感覺。這種無知卻又不斷貪慾膨脹的角色,實在令人聯想到《千與千尋》裡的「無面人」,也是我最喜愛的角色之一。
難怪有影評認為,這電影始終是一齣社會主義教化電影,背後的教訓是叫人不要無止境的貪婪;因為資本主義的立足點,就是「人有無窮慾望然後產生消費行為」。不過,試試從另一角度解讀一下:怪獸被群眾撫育、推舉、壯大,牠的威力,成為帶領階級鬥爭的先鋒,佔據了農民中最有權力的地位;後來革命成功了,牠基於貪婪而來的威力卻倒過來損害農民利益,如果把怪獸換成是共產獨裁政府的領導人物,不是很符合現實世界的狀況嗎?只是現實世界沒有女主角與專制領導人同歸於盡吧。
Monday, October 09, 2006
「無間道風雲」(The Departed)
老實說,如果電影裡的中國人,講廣東話不是如此不濟的話,「無間道風雲」(The Departed)其實還是可以的。但作為一齣關於“Boston and Irish American” 社會的電影,大導演馬田史高西斯卻如此輕視別種語言,不好好認真找個廣東人來說純正廣東話,即使不是要向港產「無間道」致敬 (事實上也不值得),也得向觀眾的智慧交代。現在是什麼年代了?一天都係飛機,一街都係電腦 (仲可以上網),為什麼電影還不能好好表現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語言?
在眾多馬田史高西斯的訪問中,這位Italian-American導演都很明確表示,他很想在「無間道風雲」裡,說關於Boston and Irish American的故事:
“I've always felt a close affinity with the Irish……Irish literature is very important to me - the poetry in particular. I’m also intrigued by the Irish sense of Catholicism – it’s a very interesting contrast to the Italian sense of Catholicism……So there you have it. They’re my personal reasons [for doing films about the Irish].”
翻查資料,原本由英國清教徒殖民的美國波士頓,在1820年代起,有大量的愛爾蘭人和意大利人移民該地,改變了當地的宗教和文化,影響深遠,現在不少當地的政治人物仍是愛爾蘭人,甚至現任總統George W. Bush都具有愛爾蘭血統;現代的波士頓更是一個具有獨特文化的城市,連他們說的英文都叫Boston English,有特別的口音和詞彙,可說是方言的一種。
大概愛爾蘭人和意大利人都信奉天主教和著重家庭,出身自Italian-American家庭的馬田史高西斯才對Irish和Boston情有獨鍾。所以,「無間道風雲」不時會強調家庭的重要,例如Jack Nicholson就經常談及Leonardo DiCaprio的父親和舅父,這都不會在港產的「無間道」裡出現。
近年,馬田史高西斯的電影都從美國的歷史出發,從Gangs of New York (2002) 和The Aviator (2004)故然可見一斑;更突出的是他拍攝的兩齣紀錄片: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 (2005) 以及 A Personal Journey with Martin Scorsese Through American Movies (1995),談的是美國的歌手和電影。「無間道風雲」似乎是這主題的延續,這種以社會歷史出發的電影當然值得欣賞,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其他的地方背景和文化。
可惜,或者馬田史高西斯太專注Boston的文化和歷史,而遺漏了(或根本沒理會)廣東話也是中國的一種方言,也有其獨特的社會文化特色和歷史,而去找不懂說廣東話的人來扮演中國人,是何其兀突;如果那班中國人演員根本是ABC,就讓他們說英文吧,誰說中國人不可以說英文?這大概又是stereotype在作崇;其實我不介意stereotype,但請stereotype得純正和像樣一點。況且中國人與否根本與整體劇情無關,如果只是為了要說一句「中國要用核彈炸台灣」的話,那就有點無謂了;我當然不是患上中華民族主義敏感症,但只是奇怪一部關注種族文化的電影,卻沒有在其他文化和語言上下功夫,實在有點可惜;不得不讚賞昆頓塔倫天奴在Kill Bill Vol.2的處理手法。
Sunday, October 08, 2006
01.10.2006 大浪灣
「絕望真相」之二
電影「絕望真相」並不特別新鮮好看,但卻值得強烈推介,好讓犬儒冷漠的我們多點反省自身,雖然我寫這篇文章時仍開住冷氣!咩喎,好熱呀我間房!多多籍口!電影最後的字幕,還細心地教你怎樣為地球獻出小小力量,一字一句,推動社會的心意讓人折服。唯有開住冷氣地慚愧。
Thursday, October 05, 2006
絕望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
電影「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竟能以大片姿態在港上映,實在異乎尋常;雖然只得22間戲院放映,但比起戲壯人強的「無間道風雲」,只少了10間院已算是港人之福;更幸運的是不只局限在一間百老匯電影中心。不得不佩服洲立電影發行的勇氣與識見,但恐怕票房的「絕望真相」真的不易接受。
「絕望真相」是一齣談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問題的紀錄片,但有趣的是,它大部份時間就只拍攝前美國副總統戈爾(Al Gore)在PowerPoint前演講,難怪有人揶揄看這電影猶如看PowerPoint。當然電影加插了不少環境照片、動畫、電腦模擬影象,甚至是戈爾的感情獨白及生活片段,務求做到「動之以情,說之以理」,但搞不好就容易被扣上「強化個人英雄主義撈政治本錢」的帽子,所以看後的第一個心願是:「戈爾,你不要再選總統啦,拜託。我不想你的帽子是真的。」
那麼,「絕望真相」是什麼?
「絕望真相」是:1989年戈爾六歲大的兒子在交通意外中幾乎死掉。
「絕望真相」是:2000年戈爾在佛羅里達州只差爭議性的537票,眼巴巴把佛州的25張選舉人票連同總統寶座拱手讓了給小布殊。
「絕望真相」是:如果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全球暖化問題持續,最終讓格陵蘭或南極的冰棚融化,則全球多個地方將會被水淹沒,包括現在的世貿遺址,以及造成全球一百萬難民無家可歸。
「絕望真相」是:今天下午只有兩個觀眾到青衣嘉禾影院看「絕望真相」。
看來都是老生常談:鬼唔知要環保咩?鬼唔知呢D紀錄片在香港冇人睇咩?鬼唔知大部分人都係要錯左一次先真正知衰?
所以這電影更顯出它的悲劇性。當有人高聲疾呼,我們卻只聽完就算。
更悲劇的,是真的有人質疑Global Warming不是人類所為,而是自然產生的!現任總統小布殊被人問到有否看到這電影時,他回答:"Doubt it."然後他說: "we need to set aside whether or not greenhouse gases have been caused by mankind or because of natural effects."這就難怪小布殊一直拒絕簽署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京都條約》了。當然,無知只是一種掩飾,美國的大企業似乎才是他關注的重點。
美國的智庫機構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stitute在2006年製作了兩輯廣告,以優美的畫面和溫和的獨白為二氧化碳平反!彷彿二氧化碳成了被寃枉的好人。廣告的口號是:"Carbon Dioxide - They call it pollution; We call it life."。其中一輯《Global Warming: Energy》說到:
“The fuel that produces CO2 have freed us from the world of black working labour;
Lighting above lives;
Allow us to create and move the things we need, the people we love;
Now some politicians want to label Carbon dioxide as pollutant.
Imagine if they succeed,
what would our lives be like then?”
我們很難想像,政治家成功把二氧化碳標籤成污染物,便會造成家破人亡,黑奴復活,這簡直是混淆概念顛倒是非。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間智庫機構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stitute,資金都是來自如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福特汽車(Ford Motor company)這類大企業。哦,一切恍然大悟。
這大概也是另一個「絕望真相」。
Anyway,現在只要上YouTube,search key words “Global Warming Energy”,仍可看到這兩輯廣告;如果打“An Inconvenient Truth”,則可找到一段諷刺這電影的動畫,叫“Al Gore's Penguin Army”,從中你可知道,什麼叫無聊和冷漠。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