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6, 2011

花非花,霧非霧

花非花
霧非霧
街市街
食零食
吃小吃
飲熱飲
凍肉凍
白蘿白
畫油畫
油白油
打巴打
刷牙刷
拍球拍
飛機飛
袋膠袋
釘書釘
愛造愛

Sunday, December 11, 2011

2011.07.29 Devizes, United Kingdom



2011.07.29 Devizes, United Kingdom

聽說每年不少人到麥田圓圈參透「上頭」的意旨,究竟是2012還是2017世界末日實在是難以分曉。某些人坦言感受到更高文明的和諧穏定超教化,也有某些人聲稱得到土星人的億萬光年勁祝福。雖說地球已經回歸太陽系十多萬萬年,但其實地球人卻根本從未見過真正的外星領導人。不過即使他們不能握手枱底磨腳打眼色,但仍樂於揣摩麥田圓圈對邊個最有益,左邊一句是屬聾的糖醋輸錢小乳豬,右邊一句是清袋的檳榔共低B,究竟誰是誰非還是要等埋個天話你知,反正有云地球人剩係識耕田打水食粟米,整場遊戲根本是豬是狼是場夢,唔怪之得圓圈一定要出現在徧遠的麥田,因為外星人早播了小農DNA在眼前。

Wednesday, December 07, 2011

《桃姐》(A Simple Life)



在英國實在很難看到新上映的港產電影,之前的《3D肉蒲團》算是例外中的例外,期待已久的《竊聽風雲2》和《奪命金》也只能望Trailer止渴,希望回到香港時已有DVD出售。

聽說人在異鄉格外思念老家,此言果然不虛,雖云世界已漸趨平坦,但地球人的身份認同似乎有排都未上大家的身,除了《天煞﹣地球反擊戰》和《明日之後》以美國人為首的地球人會突然團結一致之外,好難想像平時一個養番狗的英國人會無端端好想睇周星馳、韋家輝和黃子華的作品。所以,當我知道BFI倫敦電影節會放映許鞍華導演的《桃姐》,還是本能地即刻買票入場Lur飯應。

電影《桃姐》延續許鞍華《天水圍的日與夜》的平淡樂觀風格,也繼承她對社會題材的關心,這也是電影好看的原因之一。即使《桃姐》談的是生老病死,背景也是不少人聞之色變的老人院,但導演總是能減低現實環境的黑暗面,而把嚴肅的社會和人生問題拍得淡然而富有人味和趣味,而且比《天水圍的日與夜》更幽默更富童趣。難怪有人說許鞍華具有香港導演少見的烏托邦和豁達精神。有趣的是,同樣有拍社會題材,邱禮濤的電影卻充滿憤怒、控訴和悲觀的意味,他的《等候董建華發落》簡直是一種推動社會運動的力量。相比之下,到底是許鞍華美化了現實的困境,逃避促進社會進步的責任?還是邱禮濤過於主觀憤怒,少了人生智慧來處理社會問題?

許鞍華電影中的老人院相當合符現實情況,設備簡陋環境擠逼,但有好人也有壞人;不過,整體來說,電影中的老人院形象還是傾向美好的一面較多,如果我老年能入住這間老人院,也算是前世的積福了。導演也沒有借勢批判不孝子女送父母到老人院,恰恰相反,許鞍華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正正覺得老人院的重要性:

「香港最近這幾年太多老人了,老人院的設備可能還是一樣,但工作人員跟老人的關係好多了,家人把老人送到老人院也不會內疚,比較正常。這種安排解決了擔心和顧慮,家人和老人的關係也會好一點,他們的生活也會好一點,應該是這樣的。現在的老人壽命很長,家裡照顧不了是應該送到老人院的。」

這正是她一向的立場:很少站在道德高地來批判大眾的倫理標準,反而是著墨於小環境中的小人物要如何自處,所以不要期望這是一齣思考安老問題的社會批判電影,導演明顯沒有這種意圖。但無論如何,許鞍華能夠以這類社會題材作電影骨幹,還是十分值得欣賞,因為實在買少見少了。她總讓我想起英國老牌導演Mike Leigh,這位堅持寫實風格的導演,同樣能在淡然的生活中營造輕鬆的氛圍,大概他一把年紀早已看透世情的起落,他的上一齣電影《一年未緣》(Another Year)以春夏秋冬來演繹他的人生化境,完全可感受到他的心如止水的地步。早前則在倫敦看到他再次執導的舞台劇Ecstasy,整個劇場正是一班藍領朋友在勁煲煙和勁飲酒的情況下不斷瑣碎對話,簡單得來卻滲出淡淡頹廢的哀愁,可謂功力深厚。有趣的是,這兩位導演也被評論認為是深受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的影響,想來也不無道理。

近年許鞍華的電影都投入不少自我處境的觀察和想法,所以人到中年才拍出《女人四十》這齣經典,大概《桃姐》也是她對年老女性心態的投射吧。戲中的桃姐具尊嚴、樸實、忠誠、謙卑又帶點幽默,即使最終離逝了,總是覺得她活得豐碩而不枉此生,這大概是導演對自身如何活得簡樸而有尊嚴的想法吧,電影的英文譯名是A Simple Life,可謂一矢中的。

《桃姐》比《天水圍的日與夜》更好看的地方,再於她更強調了香港生活中的幽默細節,印象最深肯定是劉德華第一次在辦公室裡被誤認是裝修冷氣技工,以及第二次在茶餐廳被誤認是的士司機。尤其是茶餐廳這段小情節,伙計大叫「差佬抄牌」或「邊個泊車」確實時有發生,相信這是香港的獨有特色,也老土地讓身在外地的我陪感親切。

不過,坦白說,我最不喜歡的地方便是電影中太多明星客串,而且有時是過份「港產片式」的刻意加插,致使我們看到黃秋生便是黃秋生,而不是一個老人院老闆,也連帶連劉德華也打回劉德華的原形了,削弱了電影一直營造的氣氛,我不知道導演是否想讓觀眾突然抽離片刻,還是想添加一點港產片的氛圍和風格?

最後,我不再談葉德嫻了,她肯定是實至名歸;至於這電影,也肯定是我今年的推介之一吧!那范太呢?現在她也不支持唐唐了,還有什麼資格取代桃姐照顧少爺幾十年?

Monday, November 28, 2011

《攝影變態雜誌》11月號



《攝影變態雜誌》11月號
Foto Transform Magazine #5

Wednesday, November 09, 2011

個人網頁

這是小弟剛建立好的網頁,收集了這十年來的小創作。回頭看來,並不圓滿,但總算是個人觀察和思想的紀錄。多多指教。

Website: www.paulyeung.net
Facebook: www.facebook.com/paulyeungvision

Friday, October 21, 2011

救救Jafar Panahi和其他被捕伊朗導演



著名伊朗導演Jafar Panahi 2010年被伊朗政府以「危害國家安全」和「宣揚反政權」為由被拘控後,幾日前上訴庭宣佈他上訴失敗,維持原判,Jafar Panahi被判六年監禁及二十年不准拍電影、寫劇本、與傳媒溝通及離開國家。作為熱愛欣賞電影、以及欣賞他的電影《白汽球》和《OFFSIDE》的一位小觀眾,不能否認這是一項讓人絕對心痛、悲憤和沉重打擊的判案。 今天我入場看了他在上訴期間,在家軟禁時偷拍的錄像《This is not a film》,更是讓人心酸難過。他在電影中表現出對電影創作的熱情,對自身處境的自嘲,以及樂觀開懷的精神,令人震憾,久久不能釋懷。《This is not a film》雖然只在他的家中拍攝,而且也只是一天內的生活,但卻一點也不沉悶,透過他有趣的生活細節,與律師和友人的對話,嘗試演譯未來劇本的舉動,以及回顧自己的電影片段,可以感受到他嘗試在局限中尋求突破的精神和困惑。電影稍後再詳談吧。

今天,我們以為言論自由是必然的,甚至有人認為某些現代社會是「言論自由過多了」的評論,要相當小心。請謹記得部份政權和統治者總是想辦法限制資訊流動和多元言論,認為這有助統治和安定,卻犧牲了不少創作者和推動社會進步者的生命和自由。你願意生活在只有一言堂的社會嗎?你願意政府限制了你的知情權而讓你有所損失嗎?所以請謹記,也得好好珍惜和維護我們現有的言論自由,小心監察和行事。這裡,還先請各位多多支持簽個名,要求釋放伊朗導演Jafar Panahi!感謝!

釋放Jafar Panahi簽名運動: www.petitiononline.com
《This is not a film》短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xpHGu8HLK6s

Wednesday, October 19, 2011

揭曉:《我的華麗皮囊》

揭曉!原來《The Skin I live in》 港譯《我的華麗皮囊》!好悶!又唔知做咩!
我還是喜歡我的幾個譯名:
A)膚換愛
B)我住在美膚
C)論盡我塊皮
D) 謀殺親膚
E)膚來換去

電影詳情請參考:http://ballkafka.blogspot.com/2011/09/skin-i-live-in.html

Wednesday, October 12, 2011

A Sign of Struggle: Photography in the Wake of Postmodernism


David Hockney 《Photography is Dead. Long Live Painting》

什麼是「後現代主義攝影」?要探討這題目可不容易。「後現代」本身的定義也存在著不少爭論,普遍認為「後現代」藝術是對舊有「藝術」形式、框架和意識形態的顛覆和挑戰。不少人認為藝術作品要具有固定單一的主題、完整的中心思想、作品的原創性等等,皆在「後現代」藝術裡一一被推翻。部份「後現代」攝影師未必對照片中的內容、美感或構圖等感到興趣;相反,他們是在挑戰攝影本身長久以來作為一種媒介而形成的習慣、潛規則或隠藏的價值觀。或許視覺藝術的歷史和文化已累積得夠一個份量,足以讓人們去思索和反省前人在視覺圈裡的所作所為,所以才有Richard Prince局部翻拍萬寶路香煙的牛仔廣告,作為反思廣告在美國總統列根時代中男人的形象和價值;又或者有Cindy Sherman以自拍表演來探討主流電影中女性角色被典型化的問題。同時,又因為這些創作人通常以攝影的方式來再現和反思攝影媒介本身,所以我又喜稱之為「借力打力」,部份作品便因此造成諷刺或戲謔的效果。

倫敦V﹠A博物館正舉行一個名為「A Sign of Struggle: Photography in the Wake of Postmodernism」的攝影展覧,其實它是V﹠A另一個大型展覧「Postmodernism Style and Subversion 1970-1990」的前傳小分支,這個後現代大展我還未有時間看,但這攝影小展則早已參觀過,作品雖少卻定位清晰,它把「後現代主義藝術」的興起定為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一個重要潮流,策展人挑選的作品,主要是利用攝影來諷刺或幽默攝影媒介本身,或者探討大眾文化和各種機構怎樣利用攝影。大部份作品是開放解讀,所以也容易被認為是故作高深,單看影象未必明白或領會,有時還得說明文字輔助。展覧的序辭把展出的作品分成三類:1)透過「引用」或「戲謔」或「挪用」前人作品的字句或影象,來讓觀眾留意媒介的習性和限制;2)刻意地結合自然與人造技巧;3)建構場景再拍攝。

大概是規模不大的關係,感覺上這展覧是具教育意義多於整理攝影歷史,很適合我這類初學者,而當中仍不乏有趣又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David Hockney 1995年的作品《Photography is Dead. Long Live Painting》則被放在入口的當眼處,單看題目又以為是「攝影已死」的陳腔濫調,不過作品看來則頗有趣和複雜,結合了攝影和繪畫的元素,照片展示了一張向日葵的照片和一幅向日葵的水彩畫作,既呼應了梵高的名作,也玩弄了透視。然後他又刻意把這張照片噴墨打印在水彩畫紙上,模糊了攝影和繪畫的界限,即使題目戲稱「攝影已死,繪畫長存」,實際這幅作品卻是一幅噴墨打印在水彩畫紙上的照片,而照片裡又有一張照片和一幅畫,想來讓人頭昏腦脹但卻又很有趣。


Clare Strand《Signs of a Struggle》

另一組很喜歡的作品則是Clare Strand的《Signs of a Struggle》,她從警方的科學鑑證和犯罪現場照片取得靈感,質疑這些所謂「證據」的照片也有其局限。她一系列的照片模仿了這類型照片的特質:黑白,閃光燈,檔案式的痕跡(如釘了文件夾的洞,或有萬字夾的生銹漬等),以及在照片上畫上莫名奇妙卻猶如科學標示的符號。整個形式都讓你以為真的看到了犯罪現場的照片,實際上照片要表示的是什麼,卻根本是個謎。這讓我想起當年美英指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還以衛星圖片作證,圖片上標示了各式各樣的標籤,指伊拉克有生化武器,還具備去菌裝置車輛,最終卻發現只是滅火裝置。當然,此時伊拉克薩達姆早已被美英推翻了。普羅大眾一向認為「有相.有真相」,一般情況而言這既合理又無可厚非,但有時照片卻倒成了謊言的幫兇。不過,還請謹記:照片無罪,人才是真正的罪過。不要被形式騙倒,還是多看多想吧。

Wednesday, October 05, 2011

英國騷亂



如今,英國騷亂總算暫時平息了。

當然,事件之後,還有長長的爭論尾巴。關於為何發生這次騷亂,關於如何處罰破壞者,關於怎樣監控社交網站,關於奧運保安能力問題,關於警方錯誤引導傳媒理解馬克·杜根被擊斃案,等等等等。

不過,坦白說,我感受不到十分緊張的氣氛。即使是本能地提高了警覺,但其實都是身邊朋友或傳媒營造的氛圍,讓我提升了丁點兒腎上腺素。

一位住在倫敦很久的內地同事跟我說,這次騷亂,比他經歷過7/7炸彈恐怖襲擊更恐怖、更讓人害怕。他說,地鐵炸彈爆炸,也只是局限在一個區域,它不會擴散;但群眾暴亂,像快閃的游牧民族一樣,四處亂竄,無所適從,也就更令人心惶惶,因為你總是無法判斷,他們的下一站是否就在你附近。我沒有身同感受,但還是點頭稱是。

我家位在New Cross,屬於倫敦的東南區,正正是今次騷亂其中一個重災區附近。鄰近的Peckham和Lewisham區域都受到較大的破壞,幸好我家範圍卻相對小事。事發的那個星期一,我有事忙著,下午外出到KingCross開會,然後在外吃飯也一直沒遇到任何異樣;直到晚上十點左右回到家,看到網上新聞和朋友的短訊,才知發生了騷亂。最終,我只知道附近一間大型連鎖影音電器店Currys遭砸爛玻璃,現在已停業維修。而同區的不少小商戶,也在之後幾天提早關門,擔心受到滋擾。

不過,當你走到另一個破壞最嚴重的區域Croydon,情況可不一樣。一踏出輕鐵站來到London Road,你會看到街道兩旁的不少商店都釘上了木板,以遮蓋他們被捽破了的大大小小玻璃窗。被破壞的店鋪規模不分大小,有大型連鎖服飾店,也有自顧經營的小型外賣店,在全球化下真真正正的無分彼此。你還會看到部份店鋪根本從未清理,像蜘蛛網般的玻璃裂痕,依然映襯著街道上肅剎的路人。對,街上的人其實很多,但空氣卻出奇地寂靜;即使有人說話,也不會高談闊論,彷佛怕觸怒了什麼似的。在路上遇到一位女士拖著她的兒子,一邊派發引述聖經語句的傳單,希望讓主的愛減輕居民的憂慮,一邊問路人:「我們的Croydon受到騷亂破壞,你覺得怎樣?」,彷佛正在做街頭問卷調查。後來她對我說:「這裡有六幢建築物燒毁了,但街上的人們都好像沒有表情,沒有情緒,他們對這件事過於沉默,我希望他們表達一下自己。」

也許,Keith Lobo是個懂得表達自己的人,才會對我諜諜不休。Keith在Croydon開了一間肉檔,隔條街便是其中一幢燒毁了的樓房。警方在星期五解除封鎖後,他才獲准走到店內收拾爛攤子。他的店其實沒受到太大的破壞,只有向街的兩幅大玻璃被砸壞了,但卻白白損失了好幾天的生意。「Silly! Silly Silly! 」(愚蠢!愚蠢!愚蠢!)他這樣責罵那班騷亂者,「表達意見沒問題,但影響了一般市民卻是荒謬愚蠢至極!」「我們今天都沒辦法做生意了,你看我的肉都過了期,今天也趕不及買入新鮮的肉吧!客人怎會買這些過期肉類?」「單單要修好這兩塊玻璃,便要二百鎊了!唉!」

聽著他的說話,我當然明白一位普通市民的憤怒和失望。來了倫敦差不多十個月,見證了不少大型和平遊行和小型騷亂,始終堅信能有表達自由是非常可貴的事。不過,有時又總嘆息他們好像經常選錯了對象和用錯方法。這勾起我在學校Goldsmiths College的一次經歷:一班學生為了反對政府削減教育開支,決定佔據自己學校的圖書館三日三夜,讓它無法正常運作。這個我很支持,不過我們同學之間還是有個疑問:為什麼不去佔據政府的圖書館而佔據自己學校的圖書館?是不是攪錯對象了?我問過他們,一位發言人說:「我們只想引起大家注意這件事,呼籲大家參與反對的行列。」

我不知道這次騷亂有幾多跟倫敦北部Tottenham區29歲黑人馬克·杜根被警察擊斃案有關,又有幾多是新移民與警政之間的矛盾?又有幾多是因經濟緊縮而引起?又有幾多是關乎新世代的表達方式?又有幾多只是無知少年在有樣學樣?我只知道一位女警在封鎖範圍站崗的時候,突然搖頭對我說:「It’s a mess!」(這真是一團糟!)

這個時候我們最需要什麼?在Croydon,我走過一間拉下半簾鐵閘的理髮店,店內確是只有「一團糟」可以形容,玻璃碎、報紙和各種雜物凌亂地佈滿地上。店主正打算自己清理及維修,有些好奇的街坊則探頭入內看看被破壞的情況,其中有好幾位也親切的問店主:「你需要幫忙嗎?」

回到較近我家的Peckham區,是另一個受騷亂影響較多的地區,也是著名貧窮和治安惡劣的南倫敦社區。當我們未到倫敦之前,早已聞其大名:「不要住在那邊」、「入夜後不要走過該區」之聲不絕於耳;甚至有朋友告訴我,他在英國讀書時,從來沒去過泰晤士河的南岸地區,因為治安太不濟了!

基於這類傳聞,我實在從未踏足過這個地方。今次來到,我見到四處都是皮膚黝黑的新移民,但主要的購物街道卻出奇地整理和清潔。我突然困惑,如果騷亂者真的在搞社會抗爭,為何要針對這些新移民和貧窮的地方來搶劫挌奪?也想起著名記者吉利根(Andrew Gilligan)在《每日電訊報》撰寫的文章,他寫道:「今天的騷亂只是對普通人的攻擊......這只會令貧窮的地方更貧窮。」

最後來到Peckham一間大型連鎖購物店Poundland,店鋪在騷亂時遭到破壞,店員以一塊大型木板封起櫥窗,卻成就了該區居民自發表達感受的民主牆:「I love Peckham」等字條貼滿板上,洋溢著對社區的團結關愛之情,讓人感動:本來木板只是用作掩蓋黑暗的破壞力,現在卻能轉化成開滿字花的光明力量,善哉善哉!這大概是今次騷亂留下的一點光明面吧。

(本文刊登於2011年8月14日《明報》「星期日生活」)

Monday, October 03, 2011

《3D肉蒲團之極樂寶鑑》



我知道無論我怎麼寫,也無法超越杜汶澤聲演的本年度關於《3D肉蒲團之極樂寶鑑》的最佳電影評論。文章的遣詞用字大膽到肉毫不掩飾,既具強烈的個人觀「點」分析,也投放了對雷凱欣一雙乳房的特殊情感,並明顯透露了作者對港產鹹片能扯起陽具的發育期待,彷彿他明明打算入戲院,一邊睇雷凱欣叫床一邊暗裡打飛機,卻因為眼見切撚爆波玩SM,令他轉眼龜縮頭耷耷,大概大家也明白慾望無法釋懷的那種谷住谷住的沉重壓抑,但能放棄射精的五秒快感而換來一篇經典的深刻評論,也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創作典範。相信學習創作的朋友可嘗試以他為榜樣,但我卻無意效法。

電影九月在英國倫敦上映時,雖然我是興𡚒了好一段日子,但在英國本土當然沒引起什麼特別迴響,《TIMEOUT》的評分是不多不少的兩粒星(五粒星滿分),不管它是否以兩粒星來幽雷凱欣的吝嗇一默,但以我入戲院的觀察來看,全場六位觀眾(包括我和我三位朋友)的陣容大概已能反映一二。無論如何,雖然電影已有點過時,我還是想談一下。

當《3D肉蒲團》打著「全球首部3D色情片」的旗號,最終卻被人唾罵為無精無汗無呻吟的血腥恐怖攪笑爆粗電影,當中明顯有電影宣傳與觀眾期待的巨大落差。但坦白說,我卻最喜歡看到這種落差,當大部份男女老少扶老攜幼也哄動想入場一窺AV女優的全豹,最終卻斬手斬腳連血帶骨的全相皆曝光人前;想起這班觀眾既偷摸又憤怒又洩氣的反應,實在是電影的最大娛樂也。

大概幕後人員本來就想搞破壞,來個什麼都「反」的港產片歇斯底里精神,先是以3D色情片作招徠,可是大部份立體效果並不放在波濤洶湧,而放在刀光劍影上。再來是以色情片作一個幌子,卻在主題上歌頌廉價愛情反造愛。更有趣的是玩切換陽具和乳房爆炸,索性把玩鹹片裡經常強調的性徵,可惜女性陰道在電影中卻好像沒什麼地位可言,以女性主義角度來說是有點歧視和貶低女性了。隨後雷凱欣的雌雄同體男人聲,簡直是滅絕性感女星的玩嘢最高潮,我最喜歡正是這個了,好讓她的男FANS以後都不敢對她性幻想自慰。

另一方面,電影既「反」了佛家過於出世,最終要令和尚破戒自盡,也「反」了知識份子和君子的偽善,彷佛回到《伊波拉病毒》憤世嫉俗的年代。當然,這一切一切,其實只是相當表面的表達,背後的目的也只是想增添娛樂性而賣錢罷了。當撚也切了,波又爆了,和尚也被誘上床的時候,電影還剩下什麼?正是那「冇性有愛」的廉價愛情觀。哦!一天都光哂!到這裡才發現這電影的真正Target Audience,是性冷感的男女觀眾。

電影最出色的,還是開場那一段水墨動畫。建議蕭老闆多投資製作動畫,或者大有可為也不一定。

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1

倫敦電影節2011



今年首次轉戰「倫敦電影節」(BFI London Film Festival 2011),當中不乏話題大片,包括Geroge Clooney導演的政治電影《The Ides of March》,Madonna二次執導的電影《W.E.》,日本新海誠的最新動畫《追逐繁星的孩子》,波蘭斯基遭軟禁後的最新諷刺中產階級作品《Carnage》,還有港產威尼斯影后代表《桃姐》,可先一睹葉德嫻的范太風采。不過基於小弟「金融肚瀉」(我期待下次股災用這個名詞),並有機會下年三月再戰香港國際電影節,所以現在還得小看怡情,先集中離群小電影,大片還有機會稍後在戲院慢慢欣賞。

「倫敦電影節」之八選如下:

1)Nobel Thief
印度黑色喜劇。原來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人、著名印度作家詩人泰戈爾的諾貝爾獎金牌,2004年在博物館遭人偷去,警方三年後宣佈無法尋回,正式收工。導演Suman Ghosh把這段真實背景放在他的電影裡,來訴說印度貧富懸殊與城鎮差距的現況。

2)Restless
美國導演Gus Van Sant再次發揮他對青年人的關注。他當年的《大象》根據美國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為故事骨幹,冷靜大膽而技驚四座。今次是繼他的《夏菲米克的時代》後的另一作品。

3)Alps
希臘導演Yorgos Lanthimos的新作,他的前作《狗牙》是一個深刻的寓言故事,具有超現實的場景和強烈的思考意味,尤其針對教育和極權統治的問題。導演自稱Alps是《狗牙》第二集,且拭目以待。

4)Mourning
伊朗黑色公路悲喜劇,聾啞夫婦與他弟弟的兒子在車上的遭遇。伊朗電影的故事情節總給我簡單直接卻充滿迂迴的感覺,聽聞是很好的編劇教材。

5)A Simple Life
這套不用說,從葉德嫻獲獎回港那天起,香港傳媒鬧得熱哄哄,而她卻仍保持她的Simple Life。噢,說來也很像范太哦。

6)This is not a film
享譽國際的伊朗新浪潮運動導演Jafar Panahi,他的經典電影《白汽球》當然是鼎鼎大名,但現在的他卻在牢籠之中靜靜渡過。2010年,他被伊朗政府拘捕,罪名卻不是美其名的「經濟犯罪」,而是直接了當的「破壞國家安全和煽動反伊斯蘭共和國」,法庭判了他六年監禁及二十年不准拍電影和寫劇本,那實在是無上的痛苦(或光榮?)。在上訴期間,他被軟禁家內,並拍下了這齣「不是電影」《This is not a film》,評論說他在電影中呈現的生活、自白和自讀劇本,充滿勇氣和幽默,並認為這的而且確不是一部電影,而是對世界的一種吶喊和控訴。另一套類似又十分期待的導演自白電影,莫過於南韓導演金基德的《阿里郎》,這是他患上社交恐懼症後,三年內在郊外離群獨居的社照。可惜「倫敦電影節」未有上映,還看香港電影節吧。

7)Breathing
奧地利演員Karl Markovics搖身一變成了導演,今次處女作卻已享負成名,在歐洲獲得數個獎項,也代表奧地利出戰奧斯卡。影片講述一位在維也納太平間工作的男人,從監獄釋放出來後,尋找母親的故事。

8)Mitsuko Delivers
日本搞怪導演石井裕也的最新作品。其實之前只欣賞過他的《闔家怪》和《大和股》,但印象不深,喜劇風格卻是獨特,所以還想繼續了解他多一點。

詳情:http://www.bfi.org.uk/lff/

Tuesday, September 27, 2011

2011.09.24 倫敦



2011.09.24 倫敦

據說文明是有禮貌地歉壓弱小,講規矩地攻打別人。排隊打尖是低等的醜陋小猿人,內部認購才是文明高尚的人上人。揸刀去搶實在有失大體唔斯文,起發水樓派童話樓書才是建築與文學的超大神。有人經常將「文明」掛在陰濕咀唇邊,又有人經常將「不文明」壓在別人的小雙肩,但無論如何始終都是見錢開眼流口水,把「文明」垂涎在三尺再三尺之外,漆黑之中還有人勸你把口水河蟹成長江,遊行改道成散步,救人篡改成殺人。大概人禽之辨講到尾仍是講包裝,花幾百年來為自已包好一張銀色靚花紙,即使裡面唔係全部都係屎,但猿人打好領帶穿西裝,吶喊起來還是覺得多了幾分文明腔。一隻睇落仍是荒島蠻人,兩隻加埋就疑似叱咤風雲;結果我們已進化到一個地步,以為自己達到文明的最高度,穿起猿人戲服也不會被指是野蠻族,不過最終仍是抗拒不了那淡淡的心虛,要再在皮毛外加添一襲白領誘惑小制服,畢竟我們都怕下一秒唔覺意又回復猿人的真面目。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11

《鳥籠沒了最後一道鐵門》

一直跑一直跑
來到夢寐以求的山坡
彩虹也多了一種顏色
鳥籠卻沒了最後一道鐵門

藍天羨慕熱誠
白雲妒忌勇氣
在它轉成灰暗之前
已打算追著你打雷
四方的風卻認定這是福氣

鳥兒問為什麼逃離雀籠
花朵問泥土有啥不好
他說看不清籠中籠中還有籠
還有
天下泥土一樣髒

以為能睜開雙眼
卻變成了流浪的蛋散
山坡太大
盡是荒野
無處容身

《恐懼的時候別閉上眼睛》

恐懼的時候
別閉上眼睛
黑暗落泊的瞳孔
會滾下
兩行壓在心臟的石頭
擴張的毛孔被插上枯萎了的秧
像千萬支未消毒的針要刺穿凹陷的皮膚
溫柔的手輕拂著
外表是初秋的稻田
還帶點焦草的荒香
再撫摸下去
卻只有黑色半開的
空盒子

Tuesday, September 20, 2011

色未見空



眼前是花花世界,有形有相,有愛有欲,有因有果,如何可以不愛它。
我們憑眼睛辨別他人,憑直覺判斷他人,界定了,以為看到了,最終又看不清?
他在想什麼?他怎樣長大的?他怎麼變成現在的他?
變幻原是永恆,洗牌了,抓也抓不住。
我們以有形界定了無形,無形又突顯了有形;
始終還未看夠,還未看透,
一切皆是色,還未見空。

Saturday, September 17, 2011

The Skin I live in



警告:文章含大量情節和結局。看了文章,電影就不好看;看了電影,文章仍是好看。那你自己決定好了。

在艾慕杜華這齣新片《The Skin I live in》,我們一句老話「老婆如衣服」應改造「老婆如皮膚」才夠貼切。今次艾慕杜華改玩心理懸疑,但骨子裡的元素仍是他最熟口熟面的女人、變性、母子關係、家族秘密和錯摸。電影肯定是好看的,情節鋪排嚴謹緊張,結局也算出人意表,以希治閣的影象結合艾慕杜華的獨有感觸,來表達電影背後的真正主題:衣服或皮膚或外表,真的這麼重要嗎?

一位整形醫生的女兒懷疑被人強姦了,最後因而自殺身亡。醫生為了報復,私自捉了那嫌疑犯進行私刑。什麼私刑呢?正是把他從頭到尾變成一個女人:不只切撚(以3D肉蒲團的說法)和僭建(以曾蔭權的說法),還把他整容成他心愛的逝去妻子容貎!他的妻子在之前跟他的弟弟偷情走佬,但卻遇到交通意外,弟弟無事脫身,但老婆則受嚴重燒傷,事後醫生丈夫也無法幫她換皮解救,最終她無法接受自己的臉容而自殺過身。醫生不斷的思念她之餘,更積極研究基因改造皮膚,彷彿要彌補他心靈的創傷。

醫生把他對妻子的思念,和報復女兒被姦的仇恨,都放在這個青年嫌疑犯身上。那簡直是偉大結合思念和仇恨的藝術作品!他把青年變性,要他嘗嘗被閹割損失男性尊嚴的打擊,同時要讓他感受到被插入的痛苦;他把青年整容成他妻子的臉容,更是對妻子的思念和對她復活的盼望。這種變態的復仇方式,總讓人想起南韓兩部讓人深刻的電影:朴贊郁的《原罪犯》和金基德的《慾望的謊容》,前者震憾於因小事而建立長時間的亂倫復仇計劃,後者則深刻於女方自卑整容後,卻反而對自己前身嫉妒和對男性不信任的失衡心理。

《慾望的謊容》的女主角希望透過整容改變外相,希望挽回衰老的時間,讓男友保持新鮮感,最終卻改變了她的心理狀態和與男友的關係。那《The Skin I live in》裡的醫生又怎樣呢?最後他竟然愛上他一手改頭換臉的年輕人,因為她太像他的妻子了,還跟她上床造愛!但那年輕人其實卻一直等待機會報復逃脫,他的樣貌改變了卻沒有改變自己的內心(雖然起初還想把自己看成是女人),反倒是醫生漸漸忘了她原來是他的仇人,愛妻之情大過女兒逝世之仇恨,最終惹來殺身之禍。

很明顯,《The Skin I live in》其實一直在探討外表與內心,表面與真實,衣服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電影的情節、對白和影象處處突顯了衣服、皮膚和外表的意象,長鏡頭強調醫生在手術室的衣著;他弟弟在嘉年華會穿的老虎衣暗示他與兄長的過去和危機;他母親特別穿起制服來表達對醫生兒子的支持;那年輕人在服裝店裡替稻草人公仔穿衣與燒傷皮膚的對應;變性後的年輕人回到家裡,要靠一條裙才能讓姐姐認出他;那聲稱保護變性換皮年輕人的緊身衣,暗喻醫生想透過衣服重新塑造(mould)一個人的性別和意識等等等等。大概The Skin I live in 裡的 Skin,除了是皮膚外,還是社會和文化的規範吧。

還記得電影中醫生與母親有這樣的一段小對話:

母親:你家打掃得很乾淨。
兒子:不要被外表騙倒,它其實是很骯髒的。

當然,有趣的是,偏偏醫生最終還是被他自己親手改造的女人外表給騙倒了。人們還是相信外表,「人靠衣妝」依然應驗得可怕。更有趣的是,其實醫生的女兒根本沒有被強姦,他只看到女兒暈倒和衣衫不整,沒見過真兇;而他的女兒一醒來看到他的父親,卻便認定是父親侵犯了她。世事往往在外表底下,還有很多事實未被發掘,但人們單從表面「證據」便下了太快的判斷,結果鑄成大錯。

不過,改變外表了便可以改變內心嗎?電影似乎仍是傾向不會吧。這正是我認為結局較保守的地方。我還是傾向相信《武俠》裡「柯南金城武」的說法,身體決定了我們許多行動、情緒和想法,物理對心理必然有所影響;所以世上有人鼓吹每天大笑十分鐘,即使你原本不開心,但大笑過後,情緒還是可以舒緩下來。信不信由你。

現在最想知道的,是香港會怎麼翻譯這套片名呢?台灣的暫譯名是《我寄居的皮膚》和《棲膚之愛》,前者過於直譯而缺乏創意,後者則略嫌過於文藝腔。香港的譯名不如就叫:
A)膚換愛
B)我住在美膚
C)論盡我塊皮
D) 謀殺親膚
E)膚來換去
F)表皮之下
G)膚.妻.變形記

這也是個有趣的遊戲,有空不妨玩玩吧。

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11

The Situation Room



《The Situation Room》是一組三件的攝影作品,再加上七張自拍照。主打部份,是把美國反恐戰爭中其中一張最具戲劇性的照片,以不同的裁位分別印在三個18吋x18吋的Cushion上。這張照片吸引我的原因有很多:1)他們在「看」一個人怎樣被殺,而看得非常投入;2)他們這班美國白宮的最高層,只能透過電視在「看」他們的最大敵人拉登怎樣被殺;3)他們一手策劃反恐戰並誓要捕殺拉登,但他們(尤其是希拉莉)卻在這重要關頭顯得驚訝和恐慌;4)白宮發佈這張他們最高層「看」電視直播的照片,卻沒有發佈行動中照片;5)這張照片在白宮發佈給傳媒之前,早已在照片中做了PS馬賽克,遮擋了部份文件內容;6)還原基本,這張照片其實只是關於一班人怎樣圍著「看」電視;7)除此之外,關於反恐戰爭,其實我們從這張照片得不到很多關於拉登的訊息。8)這張照片,本身也是一張甚具娛樂性的照片。

把這張照片印在Cushion上,最大的原因是這張照片是關於「看電視」。我們有時會一邊抱著Cushion,一邊看電視;看到緊張之處,我們會抱得更緊;看到不滿之處,我們又會用作發洩出氣;看到屁股痛了,也可以墊著後園繼續安坐家中,Cushion參與了部份人看電視的行為,而且也具象徵性。在照片中,各白宮高層看電視看得如此入神,感覺上各人是欠缺了一個好的Cushion,好讓他們可以舒服安坐,收看充滿娛樂和刺激的電視節目。

同時,這張照片也是極具娛樂性和劇劇性的照片,它本身已是一齣很有追看性的定格電視劇。希拉莉的動靜、奧巴馬的位置、背後企位觀眾的投入、既有嚴肅也有暗笑的觀眾、桌上的HP電腦、文件上的馬賽克......我們幾乎只沉淪在它的細節和神秘氣氛,彷彿跟他們一樣在看娛樂性很高的電視劇,卻忘了背後的複雜意義。照片的發佈讓你覺得透明度很高,卻其實什麼也沒看透,就只有不斷的傳閱和惡搞,被溶到大眾娛樂的冰淇淋裡去。現在惟有把它變成Cushion,才能反過來突顯它的娛樂感和裝飾性。三個Cushions具不同的裁位,也就更突顯了照片本身的特性:它是透過框架來獲取影象。排除什麼,不排除什麼,都可以從中控制。三種不同的裁法,讓照片有三種不同的焦點,更會讓人想起照片以外的空間還有什麼。



再者,把被認為是「紀實」的影象,放在一般大眾化的家居用品上,會產生什麼效果呢?當影象不再只是一張紙,而是一件物品,觀者的身體可以跟它互動交流,又可擦出什麼火花?當我抱著這個具戲劇歷史性影象的Cushion,在看另一齣電影或電視劇時,過程中又會突顯了什麼意義?那是一種延續?反諷?同謀?挪用?還是只是一場永無休止的遊戲?你們在看我這輯甚具娛樂性的自拍照時,是否又已陷了另一個圈套?如果你把我這輯自拍照又變成Cushion的話,那又是什麼意思?

The Situation Room Photographic series: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06695339203774168176/TheSituationRoom#

Sunday, September 11, 2011

David Hockney 最新攝影作品



被譽為英國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David Hockney,近二十年已很少見他的攝影作品。他早期透過照片拼貼挑戰攝影的單點透視,以及探索我們看事物的流動方式,被認為是攝影界的立體派。後來他又回歸繪畫的行列,甚至歸隠田居,以英國自然的風光作為他大部份作品的主題。
 
不過,他有兩方面可能較少人提及:第一,他最近也跟上了i字頭,從2009年起竟用Burshes這個繪畫apps在iPhone和iPad創作起來,閒時便畫幅日出Send給他的老朋友,他說「六點繪畫七點便可寄給朋友」,除了說明他繪畫之神速外,還證明了現代互聯網的傳播力量是如此之快,過去曾經需要漫長時間來傳播的油畫,到現在已可瞬間轉移;當然iPad畫不是油畫,但它的物質性也成了有趣的部份。他在他自己的iPad裡用手指輕觸屏幕繪畫,感覺其實相當實在,就像我們用筆在畫布上畫圖一樣;但油畫畫完了,除了影象本身外,也是一幅具布質厚度和顏料質感的作品,有其獨特性;但iPad畫畫完了,你可以把畫透過電郵送給朋友,或者儲存起來再看,又或者索性列印出來變成另一幅「硬件」作品,然後你便會在同一個iPad畫第二幅第三幅......,卻很少把iPad單純地當一張白紙,畫過了,便永不再畫,把影象和iPad一起變成一幅獨一無二的作品。事實上,這「獨一無二」的說法還是可以成立的,因為該iPad會有大量畫家的指模在屏幕上!而喜歡玩弄不同創作媒界的David Hockney,在去年巴黎的展覧「Fresh Flowers」中,正是以這種iPad作為畫框的方式展出他的iPad畫,他把他用來繪畫的iPad連畫一起展出,部部獨一無二。當然我不知道是否真的仍有指模印在iPad上,但只知道這個畫框或許是貴了一點(當然大師肯定是負擔得起吧!)。

iPad畫本身的影象可能不變,但隨著不同科技產品(例如手提電腦,投影機,高清電視等等)解碼同一幅數碼影象,作品便會有了不同的質感。在iPhone看一張照片和在投影機看同一張照片,影象內容可能大同小異,但觀看的方式和感覺卻還是相當不同。同樣,用iPad創作,畫家的感覺也隨之而不同。正如David Hockney講,他每次用iPad畫完畫後,總以為自己雙手很污糟,笑言iPad畫的最大好處還是不用清洗畫具和地方。

第二點較少人留意的是,David Hockney是個徹頭徹尾的「吸煙擁護者」,他不單喜歡吸煙,還多次公開撰文及抨擊禁煙政策。最近他還為此發表了「珍貴」的攝影作品,再不是什麼大型拼貼寶麗萊,而是簡單而直接的抗議照片《Freedom is Choice》。他把133個在德國可以買到的不同牌子香煙盒,推砌成簡單的長方形,中間則以白紙黑字寫著「Freedom is Choice」(直譯:自由便是有選擇;但如果更港式階級和資本主義的講法,便應該是「有得揀,先至係老闆!」),作品的含意是他在德國的一個小鎮Baden-Baden,隨便找一間小店也可買到133種牌子的香煙,但在英國倫敦,最多也只能買到50種,以抗議英國政府對煙民的打壓。

他在英國免費報章《The Evening Standard》的訪問裡這樣說:「小器、卑鄙、淒涼,這正是他們(卡梅倫政府)的特質。無論你有多長命,低劣卑鄙的精神對身體更有害。他們是否明白到,很多英國人已經受夠了他們這班無腦又自大的政客?」字裡行間,大概只有「憤怒」二字才能形容他現時的狀態,難怪他要歸園田居。但無論如何,他這幅新的攝影作品流於粗糙簡單,卻又直接而發自內心。什麼是好的藝術作品?有人說過,能忠於自己和表達自己,是好的藝術作品的根本條件。從這方面來看,David Hockney雖然已經貴為神枱位,但是仍能還原到最基本的藝術創作精神裡去。



想欣賞David Hockney的iPad藝術作品,明年1月21日開始,在倫敦的Royal Academy有他的大型iPad Art展覧「David Hockney: A Bigger Picture」,但報道說展覧裡的是他iPad畫的大型列印品,能否真正看到一部部iPad陳設在展覧場地,到時自有分曉。

順便一提,讀過上述的文字後,現在你看到David Hockney這張展覧發佈會的照片,也就不會感到特別驚訝:你看!他手上堅持提著一根香煙,還有還有,他海報裡的作品,還真像一推推的香煙在森林呢!(是不是我太多心了?)

誰最喜歡David Hockney和這篇文章?當然是Apple和各煙草公司啦!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1

《攝影變態雜誌》九月號



《攝影變態雜誌》九月號
Foto Transform Magazine # 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F61-YxoKz0

Tuesday, June 21, 2011

Final Show of MA Image and Communication in Goldsmiths



Representing the culmination of work and research by Goldsmiths’ Image and Communication postgraduate students, the 2011 IC SHOW will be a dynamic exhibition of London’s up and coming new-media artists.

This year, we have the privilege of displaying our works in Goldsmith’s recently constructed, state-of-the-art media building and boast the largest and most culturally diverse group of students to undertake this program.

Made up of 28 young artists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and nationalities, the MA Image and Communication students work in media ranging from photography and film to animation and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Inquiries and questions are welcome — please contact us at ic2011show@gmail.com

Times:
14 July 2011, 18:00 - 21:00
15 July 2011, 10:00 - 19:00
16 July 2011, 10:00 - 19:00
17 July 2011, 10:00 - 16:00
18 July 2011, 10:00 - 19:00

Join us on Facebook IC SHOW 2011 (Event)

Follow us on Twitter @ic2011show

Wednesday, June 08, 2011

《攝影變態雜誌》六月號



《攝影變態雜誌》六月號 (Foto Transform Magazine # 3)

Saturday, June 04, 2011

黃勤帶經典攝影集《89廣場的日子》



今晚六四晚會,我無法來了,只好以書代燭,希望歷史能流傳下去。

黃勤帶經典攝影集《89廣場的日子》 21年後再版,重新編印。我雖未看過這新訂本,但看過21年前的原版,震憾異常。現在經典重現,不容錯過!一定要推介給所有人,尤其是給年輕一代要認識六四的朋友。

Tuesday, May 31, 2011

「白宮群英買兇拍人」咕𠱸



終於收到「白宮群英買兇拍人」咕𠱸!

Sunday, May 22, 2011

「白宮群英買兇拍人」經典照片



「白宮群英買兇拍人」經典照片
原文請參閱《攝人絮語》:http://hkbloggingphoto.blogspot.com/

Friday, May 06, 2011

攝影變態雜誌(五月號)Foto Transform Magazine Issue #2



攝影變態雜誌(五月號)
Foto Transform Magazine Issue #2

Sunday, April 24, 2011

言葉 - 香港攝影家編慈善攝影展: 請多多支持!



KOTOBA - Hong Kong Photographers series
言葉 - 香港攝影家編慈善攝影展

A charity show for helping Japan 善款將全數捐贈予日本作地震救援之用

Date: 26 Apr - 12 Jun 2011
Artists: Michael Wolf、區家耀 (Gavin Au)、鄭逸宇(Leo Cheng)、朱德華 (Almond Chu)、葉曉燕(Rachel Ip) 、劉智聰(Lau Chi Chung)、梁家泰(Leong Ka Tai)、吳世傑 (Ng Sai Kit)、彭麗雯(Amy Pang)、岑允逸(Dustin Shum)、蘇慶強(So Hing Keung)、黃勤帶(Wong Kan Tai)、 黃啟裕(Blues Wong)、黃國才(Kacey Wong)、 楊德銘 (Paul Yeung)、 余偉建(Vincent Yu) 及本城直季(Naoki Honjo),James Whitlow Delano
Opening Reception 開幕酒會: 21 Apr 2011 (Thu), 6 pm to 8 pm

Description

The Upper Station (photo gallery) will hold a photography exhibition cum charity sale of works by various Hong Kong photographers curated by Dr. Edwin Lai from 21 April 2011. The exhibition, entitled ‘KOTOBA’, aims to raise donation to the victims of seismic disaster in Japan. All proceeds from the sales of the works shall go to emergency and post-disaster assistance in Japan, in order to show our support to the survivors of this disaster and the relief to the affected areas.

Various Hong Kong photography artists were called together and contributed their works to this charity exhibition. Participating artists included Gavin Au, Leo Cheng, Almond Chu, Rachel Ip, Lau Chi Chung, Leong Ka Tai, Ng Sai Kit, Amy Pany, Dustin Shum, So Hing Keung, Wong Kan Tai, Blues Wong, Kacey Wong, Paul Yeung, Vincent Yu, Naoki Honjo and James Whitlow Delano.

Most of their art pieces were taken in Japan, while some of them were taken in Hong Kong to convey their regards and concern from afar. Among them, local artist and award-winning journalistic photographer Vincent Yu documented the latest situation of the affected area in his recent visit to Japan a week ago, another renowned local artist Chu Tak-wah created a collage with the photos taken when he was studying abroad in Japan. The works clearly demonstrate the close tie between the two places. We hope this exhibition will touch your heart, and will make you join our good course by purchasing one of these works for collection and charity.

The Upper Station (photo gallery) 將由2011年4月21日起舉辦一個由黎健強博士策展的慈善攝影展「言葉﹣香港攝影家編」。是次將展出多位香港著名攝影師的作品,並進行義賣,善款將全數捐贈予日本作地震救援之用,聊表香港人的一點心意。

有份參與的藝術家包括區家耀 (Gavin Au)、鄭逸宇(Leo Cheng)、朱德華 (Almond Chu)、葉曉燕(Rachel Ip) 、劉智聰(Lau Chi Chung)、梁家泰(Leong Ka Tai)、吳世傑(Ng Sai Kit)、彭麗雯(Amy Pang)、岑允逸(Dustin Shum)、蘇慶強(So Hing Keung)、黃勤帶(Wong Kan Tai)、黃啟裕(Blues Wong)、黃國才(Kacey Wong)、楊德銘 (Paul Yeung)、余偉建(Vincent Yu) 及本城直季(Naoki Honjo)、James Whitlow Delano。

展覽中許多作品都是在日本拍攝的 ─ 余偉建剛從日本災區採訪回來,拍攝了大量當地情況。朱德華用以拼貼的小照是他留學時代的記憶 ,也有攝影家展示在本地拍攝的事物,圖像呈現的乃是遙遠的祝願與關懷。

Saturday, April 16, 2011

請繼續支持及援助日本地震、海嘯及受幅射影響的災民



日本仙台九級大地震確是震憾,正如攝影豬所講,高清年代的災難鉅細無遺,我們都不禁被大災難的影象吸引,尤其是那些從未見過的海嘯和漩渦;我們一邊慨嘆日本人的死傷慘重,也一邊不斷搜尋災難的最新片段,心裡甚或還暗暗跟《明日之後》的場面作比較。這樣,有問題嗎?

英國免費報章Evening Standard的專欄作者Sam Leith談到他的經驗。當他知道日本發生大地震並引發海嘯後,他衝到電視機前追看晚間新聞,也著他的女友一起來看,他說:「你真的要看,那段海嘯的影片真的很不可思議!」

或者他女友本來就跟他在冷戰,或者她還正在浴室洗澡加M到,總之她只淡淡的說了一句:「Earthquake porn!」之後Sam Leith開始反省自已的PORN PORN眼,認為多多少少我們也會為大災難的超級場面而感到興奮莫名,就如美國911世貿雙子塔一樣,我們會為現實的場面酷似特技電影而驚嘆:「好恐怖,真係好似睇戲咁!」然後,一看再看三看。

現實世界像電影本來沒有罪,「人生如戲如人生」根本是陳腔不過的濫調,它們互相參照互為影響,凡人的想像力與凡人的真實經驗總是互相角力:看戲時我們會割櫈大叫「有冇咁誇呀?」,讀報紙新聞時我們也會大喊:「做戲都冇咁誇啦!」現實和電影究竟誰更浮誇實在難以判斷,追看現實和追看電影有時也難以分身。有評論說正是這種追看災難的PORN PORN眼過份沉迷,有時反過來影響了「劇場」本身,因為觀眾不再只是用眼看,還希望參與創作,製造影像和劇本,最惡劣的情況還可能干擾了「演員」和「佈景」,使原來的景況不再安寧,大概當年的牛頭角下村正是最好的例子。

不過,我們又真正有幾多個牛頭角下村的機會,來讓大眾參與集體創作或騷擾? 世界大部份的天災人禍,我們都無法親身領會,只能透過影象、聲音和文字來理解,其實我們忽視的更多,更何來干擾?

另一種說法是,當大眾憑他們的PORN PORN眼沉迷刺激影象,市場化的主流媒體便會順應消費者的要求,要求記者或攝影師追求更震憾、新鮮和懾人的災難影象,這也間接影響了媒體對煽動影象的運用,媒體變得不客觀和不理性更一味靠嚇,減低了大眾理性分析事情的機會。更嚴重的指控是會引誘了心有歪念的傳媒工作者造假新聞和假照片,來搏取上司或社會大眾的讚許。

這有其道理,但也有可能失於過份悲觀和保守。煽情的影象可能是減少了理性分析,但卻同時可能增加了情感閞愛與憐憫之心。看到女孩面對家人的屍體嚎啕大哭,是煽情又如何?如果因為這種「煽情」而令你關注、反省、援助或捐獻,又有何不好?我們更要正視災難影象!不能轉頭不顧不理不看,始終PORN PORN眼比盲眼較好;當然,如果你最終都無動於衷,其實有什麼眼也沒有分別了。

回到專欄作者Sam Leith的結論,他說:「如果我們真的厭惡把災難看成電影,那我們至少應該為這場電影出錢買張門票。那些場面都不是電腦特技,他們是真實的家、農作物和生命。我們的同情心無法救助災民,現金才最實在。我提議,在沒有票房的情況下,把錢捐給國際紅十字會。」

請繼續支持及援助日本地震、海嘯及受幅射影響的災民。

Wednesday, April 06, 2011

尋:艾未未



尋:艾未未
Looking for Ai WeiWei

Thursday, March 17, 2011

The Corner



The Corner

To 7/7 Bus Bombing in Tavistock Square

Tuesday, March 15, 2011

預告:進行中




Copy, Cut and Paste
預告:進行中

Friday, March 11, 2011

2010.12.09 London



2010.12.09 London

大概沒有人比長毛更喜歡抬棺材,因為我們更喜歡瞓棺材。這些粗重功夫就讓激進社會行動份子去辦,流汗示威喊口號當然還不及出火上床打飛機,舒舒服服兩腳一伸又高潮,輕輕鬆鬆一路好走伴吹簫。所謂唔見棺材唔流眼淚,瞓落棺材釘好四塊半自然冇眼淚眼屎乾淨盲,又何必大費周章抬起棺材搞革命。NO WAR MAKE LOVE大概你也聽過吧,但NO DADDY MAKE MONEY才是現代的真正樂章。柳州木鑲金邊走花加LACE,網上棺材虛擬葬禮3D破地獄,一生人豪一次好過在香港買樓花,到時死唔眼閉見住D官商勾結仲抵死。

https://picasaweb.google.com/paulytm2000/StudentsProtestAgainstTheCut#

人影之石






聽說是這樣的。你就這麼「啪」一聲,成了影像。我不知道攝影的定義有多闊,大概是不論透過任何方式,把事物的表面或輪廓紀錄下來,成了固定的影像,也不理它是清晰還是模糊了。如果這是真的,也許你是攝影範圍裡最邊緣的例子,最恐怖的例子,最永生的例子。聽說,就像平常無風的日子,你在銀行門口的階梯上坐著等待,雖然有人說你在等銀行開門,但其實除你以外又有誰知道你在等什麼;時間慢慢地像無感覺的水流過臉龐,你的眼睛對焦在空氣裡的某一點,卻根本什麼也沒有。然後,世界的什麼大流動竟然向你撲面而來,就連那位跟那位在戰爭都不清楚,那位跟那位姓甚名誰都不知道,一個「小男孩」從天而降,就像古老的日本神話般,上天把孩子送給不育的老夫婦。當然你不是老夫婦,在他們眼中,你什麼也不是。「小男孩」張開他好奇的眼睛,猶如照相機開啟快門同時又射著強大的閃光燈般,把整個廣島市的上空照得光明。在強烈的高溫和猛風和光線和無情之下,聽說你被蒸發掉了,水份一瞬間消失,你的肉體連疼痛也來不及,像達利超現實畫的沉鬱版本,頓成無數黑色的懸浮碳粒子;高溫把你深深的刻進石造的階梯上,成就了你的影子。不,那根本就是你,你的影象正是你本身。但我和很多日本人一樣,難以抗拒以「影子」來形容你,以暗藏我們內心作為受害者的「陰影」和恐怖感。

化成影像久存階梯的你,現在還好嗎?你現在已不是無名小卒了,也早已不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了,你(你的影象)已寄托在博物館裡好好安放,讓我們和日本人透過階梯上的影子來震憾脆弱的神經,以達到「戰爭是可怕」和「我們是受害者」的簡單結論。如果攝影有極限的話,那把活生生的物體本身變成固定不變的影象,也許是最極端的例子吧?早前英國V﹠A便舉辦過名為Shadow Catchers: Camera-less Photography的展覧,廣島的原子彈爆炸遺跡肯定是這範疇史無前例重要的展品吧。

如果講座裡的史丹佛大學客席副教授Ewa Domanska聽到我這樣說,大概會很不以為意。她的本意,是希望透過研究屍體或遺骸的物質性,來帶領大眾重新對遺骸的正視,同時跟Susan Sontag的《疾病的隠喻》一樣,嘗試分析和去除社會對屍體伴隨而來的隠喻和象徵,諸如恐怖感、屈辱感、戀屍癖、浪漫化、死亡美學等,最終回歸到以科學態度來研究遺骸本身。她以這著名的"Hiroshima Shadows"作研究例子,談到即使日本人在原爆紀念館展出這件稱為「人影之石」的遺跡時,也沒有具體的科學解說「影子」的形成,她更質疑「影子說」是「日本人被害的歷史陰影」的一種隠喻。無論如何,Ewa Domanska的「人影之石」研究還在進行中,且看她下回怎分解。

From the talk: “Hiroshima “Shadows” and Ontology of the Human Remains” by by Ewa Domanska 20 Feb 2011

Wednesday, February 23, 2011

Saturday, February 12, 2011

2011.01.09 倫敦



2011.01.09 倫敦

它總是黏黏的
帶點變幻的俏皮
輕輕貼著表面的什麼
空氣像升高了零點三度
那觸不到的微溫
凝聚成長方形
暖和多了

Friday, February 11, 2011

2010.02.08 Olympic Park, London



2010.02.08 Olympic Park, London

到目前為止,在英國倫敦留學四個月,被英國警察在街上盤問了三次,被地盤保安員詢問和阻止了五次,我並沒有嘗試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當恐怖份子,只是在奧運場地附近提起相機拍拍照。我課程的老師是個相當主動的觀者,他寧願自已詮釋作品也很少問作者的意念;但面對英國警察,他們卻走另一個極端,他們經常問你:你為什麼在這裡拍照?你拍照為了什麼?這彷彿是一位街頭漫不經心的高人,老早便看穿你迷惘的心,以高度反省的智慧來讓你反思攝影與自身的關係。我沒辦法詳細解釋,猶如一位學問淺陋的學生,只能說我隨便在街頭拍照,看看這工程宏大的奧運公園和場地。他們好像很明白,實情是有點不放心,怎樣才能點化這位愚笨魯莽的凡人。

他們更細心的想看看我的照片,希望從中找到我想炸毁整個倫敦的意圖。他們指著螢光幕問你為什麼拍這間酒店,我腦中閃著現代和後現代的名詞,我一再追溯自已拍照時的的想法和感覺,然後又為自已的幼稚和簡單而一再推翻,然後我只能以真誠回答他們:其實我只想拍酒店前的那位工人。那你為什麼要拍這位工人?他們追問。面對這麼嚴苛的老師,我只能舉手投降,惟有承認自已最近嘗試「後現代」多一點,而不是以前說話多多的「現代」。我當然沒有這樣回答,在被逼到牆角後只好反問一句:你憑照片裡的什麼看到我有危害你們的意圖?他們說:所以我要問你拍每張照片的意圖。好了,答案很清楚,重點不是你拍了什麼,而是他們根本的懷疑你;當然,我也在懷疑自已。

Tuesday, February 01, 2011

Cindy Sherman最新作品



Cindy Sherman最新作品。詳文請參閱《攝人絮語》:
http://hkbloggingphoto.blogspot.com/

Monday, January 31, 2011

華叔,請安息。



2011.01.29 倫敦聖加伯利天主教堂

懷念司徒華先生安息會

Saturday, January 29, 2011

Decisive Moment II



Decisive Moment II by Paul Yeung

Thursday, January 20, 2011

2010年電影回顧

現在才寫「2010年電影回顧」,彷彿這裡的時差被嚴重拉長。實情終於完成第一學期的文字功課,可以簡單收拾一下2010年的瑣事雜碎。2010年是變化很大之年,但看電影的興趣卻依然沒有減褪,也重拾放棄了一年的香港電影節。當然也因為有太多雜務要辦,加上離開了香港,入戲院看電影的次數是少了很多,但看DVD的次數卻增了不少。在此紀錄一下,期望下年好戲陸續來。

我最喜愛電影:

密探睥死羊(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
不赦島 (Shutter Island)
拆彈雄心 (The Hurt Locker)
寡佬飛行日記 (Up in the Air)
志明與春嬌
狐狸先生無得頂 (Fantastic Mr. Fox)
白色恐懼 (The White Ribbon)
勁揪俠 (kick-Ass)
非常戇男離奇失婚 (A Serious Man)
影子滅殺令 (The ghost writer)
血色童話 (Let the right one in)
維多利亞壹號
飛砂風中轉
打擂台
人間喜劇
潛行凶間 (Inception)
猛火爆 (RED)
迷失某地 (Somewhere)
異獸禁區 (Monsters)
色破孽緣 (Chloe)
團圓 (Apart Together)
六美八陣圖 (The Actresses)
芋虫 (Caterpillar)
神蹟疑雲 (Lourdes)
狗牙 (Dogtooth)
肥媽誤闖美麗加 (Amreeka)

我最失望電影:

柏納大師奇幻Show
情婦的情夫
歲月神偷
越光寶盒
鐵甲奇俠2
史力加萬歲萬萬歲
冧爆你恐怖舞會

2010年發現DVD:

The Lemon Tree
Blow Up
Six Feet Under
Blade Runner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9/11: The Falling Man (BBC documentary)
Diana (BBC documentary)
Way of Seeing (BBC documentary)
Objectified
Manufactured Landscapes
Seven photographs that changed fashion (BBC documentary)
Here is New York (BBC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