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1

倫敦電影節2011



今年首次轉戰「倫敦電影節」(BFI London Film Festival 2011),當中不乏話題大片,包括Geroge Clooney導演的政治電影《The Ides of March》,Madonna二次執導的電影《W.E.》,日本新海誠的最新動畫《追逐繁星的孩子》,波蘭斯基遭軟禁後的最新諷刺中產階級作品《Carnage》,還有港產威尼斯影后代表《桃姐》,可先一睹葉德嫻的范太風采。不過基於小弟「金融肚瀉」(我期待下次股災用這個名詞),並有機會下年三月再戰香港國際電影節,所以現在還得小看怡情,先集中離群小電影,大片還有機會稍後在戲院慢慢欣賞。

「倫敦電影節」之八選如下:

1)Nobel Thief
印度黑色喜劇。原來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人、著名印度作家詩人泰戈爾的諾貝爾獎金牌,2004年在博物館遭人偷去,警方三年後宣佈無法尋回,正式收工。導演Suman Ghosh把這段真實背景放在他的電影裡,來訴說印度貧富懸殊與城鎮差距的現況。

2)Restless
美國導演Gus Van Sant再次發揮他對青年人的關注。他當年的《大象》根據美國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為故事骨幹,冷靜大膽而技驚四座。今次是繼他的《夏菲米克的時代》後的另一作品。

3)Alps
希臘導演Yorgos Lanthimos的新作,他的前作《狗牙》是一個深刻的寓言故事,具有超現實的場景和強烈的思考意味,尤其針對教育和極權統治的問題。導演自稱Alps是《狗牙》第二集,且拭目以待。

4)Mourning
伊朗黑色公路悲喜劇,聾啞夫婦與他弟弟的兒子在車上的遭遇。伊朗電影的故事情節總給我簡單直接卻充滿迂迴的感覺,聽聞是很好的編劇教材。

5)A Simple Life
這套不用說,從葉德嫻獲獎回港那天起,香港傳媒鬧得熱哄哄,而她卻仍保持她的Simple Life。噢,說來也很像范太哦。

6)This is not a film
享譽國際的伊朗新浪潮運動導演Jafar Panahi,他的經典電影《白汽球》當然是鼎鼎大名,但現在的他卻在牢籠之中靜靜渡過。2010年,他被伊朗政府拘捕,罪名卻不是美其名的「經濟犯罪」,而是直接了當的「破壞國家安全和煽動反伊斯蘭共和國」,法庭判了他六年監禁及二十年不准拍電影和寫劇本,那實在是無上的痛苦(或光榮?)。在上訴期間,他被軟禁家內,並拍下了這齣「不是電影」《This is not a film》,評論說他在電影中呈現的生活、自白和自讀劇本,充滿勇氣和幽默,並認為這的而且確不是一部電影,而是對世界的一種吶喊和控訴。另一套類似又十分期待的導演自白電影,莫過於南韓導演金基德的《阿里郎》,這是他患上社交恐懼症後,三年內在郊外離群獨居的社照。可惜「倫敦電影節」未有上映,還看香港電影節吧。

7)Breathing
奧地利演員Karl Markovics搖身一變成了導演,今次處女作卻已享負成名,在歐洲獲得數個獎項,也代表奧地利出戰奧斯卡。影片講述一位在維也納太平間工作的男人,從監獄釋放出來後,尋找母親的故事。

8)Mitsuko Delivers
日本搞怪導演石井裕也的最新作品。其實之前只欣賞過他的《闔家怪》和《大和股》,但印象不深,喜劇風格卻是獨特,所以還想繼續了解他多一點。

詳情:http://www.bfi.org.uk/lff/

Tuesday, September 27, 2011

2011.09.24 倫敦



2011.09.24 倫敦

據說文明是有禮貌地歉壓弱小,講規矩地攻打別人。排隊打尖是低等的醜陋小猿人,內部認購才是文明高尚的人上人。揸刀去搶實在有失大體唔斯文,起發水樓派童話樓書才是建築與文學的超大神。有人經常將「文明」掛在陰濕咀唇邊,又有人經常將「不文明」壓在別人的小雙肩,但無論如何始終都是見錢開眼流口水,把「文明」垂涎在三尺再三尺之外,漆黑之中還有人勸你把口水河蟹成長江,遊行改道成散步,救人篡改成殺人。大概人禽之辨講到尾仍是講包裝,花幾百年來為自已包好一張銀色靚花紙,即使裡面唔係全部都係屎,但猿人打好領帶穿西裝,吶喊起來還是覺得多了幾分文明腔。一隻睇落仍是荒島蠻人,兩隻加埋就疑似叱咤風雲;結果我們已進化到一個地步,以為自己達到文明的最高度,穿起猿人戲服也不會被指是野蠻族,不過最終仍是抗拒不了那淡淡的心虛,要再在皮毛外加添一襲白領誘惑小制服,畢竟我們都怕下一秒唔覺意又回復猿人的真面目。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11

《鳥籠沒了最後一道鐵門》

一直跑一直跑
來到夢寐以求的山坡
彩虹也多了一種顏色
鳥籠卻沒了最後一道鐵門

藍天羨慕熱誠
白雲妒忌勇氣
在它轉成灰暗之前
已打算追著你打雷
四方的風卻認定這是福氣

鳥兒問為什麼逃離雀籠
花朵問泥土有啥不好
他說看不清籠中籠中還有籠
還有
天下泥土一樣髒

以為能睜開雙眼
卻變成了流浪的蛋散
山坡太大
盡是荒野
無處容身

《恐懼的時候別閉上眼睛》

恐懼的時候
別閉上眼睛
黑暗落泊的瞳孔
會滾下
兩行壓在心臟的石頭
擴張的毛孔被插上枯萎了的秧
像千萬支未消毒的針要刺穿凹陷的皮膚
溫柔的手輕拂著
外表是初秋的稻田
還帶點焦草的荒香
再撫摸下去
卻只有黑色半開的
空盒子

Tuesday, September 20, 2011

色未見空



眼前是花花世界,有形有相,有愛有欲,有因有果,如何可以不愛它。
我們憑眼睛辨別他人,憑直覺判斷他人,界定了,以為看到了,最終又看不清?
他在想什麼?他怎樣長大的?他怎麼變成現在的他?
變幻原是永恆,洗牌了,抓也抓不住。
我們以有形界定了無形,無形又突顯了有形;
始終還未看夠,還未看透,
一切皆是色,還未見空。

Saturday, September 17, 2011

The Skin I live in



警告:文章含大量情節和結局。看了文章,電影就不好看;看了電影,文章仍是好看。那你自己決定好了。

在艾慕杜華這齣新片《The Skin I live in》,我們一句老話「老婆如衣服」應改造「老婆如皮膚」才夠貼切。今次艾慕杜華改玩心理懸疑,但骨子裡的元素仍是他最熟口熟面的女人、變性、母子關係、家族秘密和錯摸。電影肯定是好看的,情節鋪排嚴謹緊張,結局也算出人意表,以希治閣的影象結合艾慕杜華的獨有感觸,來表達電影背後的真正主題:衣服或皮膚或外表,真的這麼重要嗎?

一位整形醫生的女兒懷疑被人強姦了,最後因而自殺身亡。醫生為了報復,私自捉了那嫌疑犯進行私刑。什麼私刑呢?正是把他從頭到尾變成一個女人:不只切撚(以3D肉蒲團的說法)和僭建(以曾蔭權的說法),還把他整容成他心愛的逝去妻子容貎!他的妻子在之前跟他的弟弟偷情走佬,但卻遇到交通意外,弟弟無事脫身,但老婆則受嚴重燒傷,事後醫生丈夫也無法幫她換皮解救,最終她無法接受自己的臉容而自殺過身。醫生不斷的思念她之餘,更積極研究基因改造皮膚,彷彿要彌補他心靈的創傷。

醫生把他對妻子的思念,和報復女兒被姦的仇恨,都放在這個青年嫌疑犯身上。那簡直是偉大結合思念和仇恨的藝術作品!他把青年變性,要他嘗嘗被閹割損失男性尊嚴的打擊,同時要讓他感受到被插入的痛苦;他把青年整容成他妻子的臉容,更是對妻子的思念和對她復活的盼望。這種變態的復仇方式,總讓人想起南韓兩部讓人深刻的電影:朴贊郁的《原罪犯》和金基德的《慾望的謊容》,前者震憾於因小事而建立長時間的亂倫復仇計劃,後者則深刻於女方自卑整容後,卻反而對自己前身嫉妒和對男性不信任的失衡心理。

《慾望的謊容》的女主角希望透過整容改變外相,希望挽回衰老的時間,讓男友保持新鮮感,最終卻改變了她的心理狀態和與男友的關係。那《The Skin I live in》裡的醫生又怎樣呢?最後他竟然愛上他一手改頭換臉的年輕人,因為她太像他的妻子了,還跟她上床造愛!但那年輕人其實卻一直等待機會報復逃脫,他的樣貌改變了卻沒有改變自己的內心(雖然起初還想把自己看成是女人),反倒是醫生漸漸忘了她原來是他的仇人,愛妻之情大過女兒逝世之仇恨,最終惹來殺身之禍。

很明顯,《The Skin I live in》其實一直在探討外表與內心,表面與真實,衣服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電影的情節、對白和影象處處突顯了衣服、皮膚和外表的意象,長鏡頭強調醫生在手術室的衣著;他弟弟在嘉年華會穿的老虎衣暗示他與兄長的過去和危機;他母親特別穿起制服來表達對醫生兒子的支持;那年輕人在服裝店裡替稻草人公仔穿衣與燒傷皮膚的對應;變性後的年輕人回到家裡,要靠一條裙才能讓姐姐認出他;那聲稱保護變性換皮年輕人的緊身衣,暗喻醫生想透過衣服重新塑造(mould)一個人的性別和意識等等等等。大概The Skin I live in 裡的 Skin,除了是皮膚外,還是社會和文化的規範吧。

還記得電影中醫生與母親有這樣的一段小對話:

母親:你家打掃得很乾淨。
兒子:不要被外表騙倒,它其實是很骯髒的。

當然,有趣的是,偏偏醫生最終還是被他自己親手改造的女人外表給騙倒了。人們還是相信外表,「人靠衣妝」依然應驗得可怕。更有趣的是,其實醫生的女兒根本沒有被強姦,他只看到女兒暈倒和衣衫不整,沒見過真兇;而他的女兒一醒來看到他的父親,卻便認定是父親侵犯了她。世事往往在外表底下,還有很多事實未被發掘,但人們單從表面「證據」便下了太快的判斷,結果鑄成大錯。

不過,改變外表了便可以改變內心嗎?電影似乎仍是傾向不會吧。這正是我認為結局較保守的地方。我還是傾向相信《武俠》裡「柯南金城武」的說法,身體決定了我們許多行動、情緒和想法,物理對心理必然有所影響;所以世上有人鼓吹每天大笑十分鐘,即使你原本不開心,但大笑過後,情緒還是可以舒緩下來。信不信由你。

現在最想知道的,是香港會怎麼翻譯這套片名呢?台灣的暫譯名是《我寄居的皮膚》和《棲膚之愛》,前者過於直譯而缺乏創意,後者則略嫌過於文藝腔。香港的譯名不如就叫:
A)膚換愛
B)我住在美膚
C)論盡我塊皮
D) 謀殺親膚
E)膚來換去
F)表皮之下
G)膚.妻.變形記

這也是個有趣的遊戲,有空不妨玩玩吧。

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11

The Situation Room



《The Situation Room》是一組三件的攝影作品,再加上七張自拍照。主打部份,是把美國反恐戰爭中其中一張最具戲劇性的照片,以不同的裁位分別印在三個18吋x18吋的Cushion上。這張照片吸引我的原因有很多:1)他們在「看」一個人怎樣被殺,而看得非常投入;2)他們這班美國白宮的最高層,只能透過電視在「看」他們的最大敵人拉登怎樣被殺;3)他們一手策劃反恐戰並誓要捕殺拉登,但他們(尤其是希拉莉)卻在這重要關頭顯得驚訝和恐慌;4)白宮發佈這張他們最高層「看」電視直播的照片,卻沒有發佈行動中照片;5)這張照片在白宮發佈給傳媒之前,早已在照片中做了PS馬賽克,遮擋了部份文件內容;6)還原基本,這張照片其實只是關於一班人怎樣圍著「看」電視;7)除此之外,關於反恐戰爭,其實我們從這張照片得不到很多關於拉登的訊息。8)這張照片,本身也是一張甚具娛樂性的照片。

把這張照片印在Cushion上,最大的原因是這張照片是關於「看電視」。我們有時會一邊抱著Cushion,一邊看電視;看到緊張之處,我們會抱得更緊;看到不滿之處,我們又會用作發洩出氣;看到屁股痛了,也可以墊著後園繼續安坐家中,Cushion參與了部份人看電視的行為,而且也具象徵性。在照片中,各白宮高層看電視看得如此入神,感覺上各人是欠缺了一個好的Cushion,好讓他們可以舒服安坐,收看充滿娛樂和刺激的電視節目。

同時,這張照片也是極具娛樂性和劇劇性的照片,它本身已是一齣很有追看性的定格電視劇。希拉莉的動靜、奧巴馬的位置、背後企位觀眾的投入、既有嚴肅也有暗笑的觀眾、桌上的HP電腦、文件上的馬賽克......我們幾乎只沉淪在它的細節和神秘氣氛,彷彿跟他們一樣在看娛樂性很高的電視劇,卻忘了背後的複雜意義。照片的發佈讓你覺得透明度很高,卻其實什麼也沒看透,就只有不斷的傳閱和惡搞,被溶到大眾娛樂的冰淇淋裡去。現在惟有把它變成Cushion,才能反過來突顯它的娛樂感和裝飾性。三個Cushions具不同的裁位,也就更突顯了照片本身的特性:它是透過框架來獲取影象。排除什麼,不排除什麼,都可以從中控制。三種不同的裁法,讓照片有三種不同的焦點,更會讓人想起照片以外的空間還有什麼。



再者,把被認為是「紀實」的影象,放在一般大眾化的家居用品上,會產生什麼效果呢?當影象不再只是一張紙,而是一件物品,觀者的身體可以跟它互動交流,又可擦出什麼火花?當我抱著這個具戲劇歷史性影象的Cushion,在看另一齣電影或電視劇時,過程中又會突顯了什麼意義?那是一種延續?反諷?同謀?挪用?還是只是一場永無休止的遊戲?你們在看我這輯甚具娛樂性的自拍照時,是否又已陷了另一個圈套?如果你把我這輯自拍照又變成Cushion的話,那又是什麼意思?

The Situation Room Photographic series: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06695339203774168176/TheSituationRoom#

Sunday, September 11, 2011

David Hockney 最新攝影作品



被譽為英國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David Hockney,近二十年已很少見他的攝影作品。他早期透過照片拼貼挑戰攝影的單點透視,以及探索我們看事物的流動方式,被認為是攝影界的立體派。後來他又回歸繪畫的行列,甚至歸隠田居,以英國自然的風光作為他大部份作品的主題。
 
不過,他有兩方面可能較少人提及:第一,他最近也跟上了i字頭,從2009年起竟用Burshes這個繪畫apps在iPhone和iPad創作起來,閒時便畫幅日出Send給他的老朋友,他說「六點繪畫七點便可寄給朋友」,除了說明他繪畫之神速外,還證明了現代互聯網的傳播力量是如此之快,過去曾經需要漫長時間來傳播的油畫,到現在已可瞬間轉移;當然iPad畫不是油畫,但它的物質性也成了有趣的部份。他在他自己的iPad裡用手指輕觸屏幕繪畫,感覺其實相當實在,就像我們用筆在畫布上畫圖一樣;但油畫畫完了,除了影象本身外,也是一幅具布質厚度和顏料質感的作品,有其獨特性;但iPad畫畫完了,你可以把畫透過電郵送給朋友,或者儲存起來再看,又或者索性列印出來變成另一幅「硬件」作品,然後你便會在同一個iPad畫第二幅第三幅......,卻很少把iPad單純地當一張白紙,畫過了,便永不再畫,把影象和iPad一起變成一幅獨一無二的作品。事實上,這「獨一無二」的說法還是可以成立的,因為該iPad會有大量畫家的指模在屏幕上!而喜歡玩弄不同創作媒界的David Hockney,在去年巴黎的展覧「Fresh Flowers」中,正是以這種iPad作為畫框的方式展出他的iPad畫,他把他用來繪畫的iPad連畫一起展出,部部獨一無二。當然我不知道是否真的仍有指模印在iPad上,但只知道這個畫框或許是貴了一點(當然大師肯定是負擔得起吧!)。

iPad畫本身的影象可能不變,但隨著不同科技產品(例如手提電腦,投影機,高清電視等等)解碼同一幅數碼影象,作品便會有了不同的質感。在iPhone看一張照片和在投影機看同一張照片,影象內容可能大同小異,但觀看的方式和感覺卻還是相當不同。同樣,用iPad創作,畫家的感覺也隨之而不同。正如David Hockney講,他每次用iPad畫完畫後,總以為自己雙手很污糟,笑言iPad畫的最大好處還是不用清洗畫具和地方。

第二點較少人留意的是,David Hockney是個徹頭徹尾的「吸煙擁護者」,他不單喜歡吸煙,還多次公開撰文及抨擊禁煙政策。最近他還為此發表了「珍貴」的攝影作品,再不是什麼大型拼貼寶麗萊,而是簡單而直接的抗議照片《Freedom is Choice》。他把133個在德國可以買到的不同牌子香煙盒,推砌成簡單的長方形,中間則以白紙黑字寫著「Freedom is Choice」(直譯:自由便是有選擇;但如果更港式階級和資本主義的講法,便應該是「有得揀,先至係老闆!」),作品的含意是他在德國的一個小鎮Baden-Baden,隨便找一間小店也可買到133種牌子的香煙,但在英國倫敦,最多也只能買到50種,以抗議英國政府對煙民的打壓。

他在英國免費報章《The Evening Standard》的訪問裡這樣說:「小器、卑鄙、淒涼,這正是他們(卡梅倫政府)的特質。無論你有多長命,低劣卑鄙的精神對身體更有害。他們是否明白到,很多英國人已經受夠了他們這班無腦又自大的政客?」字裡行間,大概只有「憤怒」二字才能形容他現時的狀態,難怪他要歸園田居。但無論如何,他這幅新的攝影作品流於粗糙簡單,卻又直接而發自內心。什麼是好的藝術作品?有人說過,能忠於自己和表達自己,是好的藝術作品的根本條件。從這方面來看,David Hockney雖然已經貴為神枱位,但是仍能還原到最基本的藝術創作精神裡去。



想欣賞David Hockney的iPad藝術作品,明年1月21日開始,在倫敦的Royal Academy有他的大型iPad Art展覧「David Hockney: A Bigger Picture」,但報道說展覧裡的是他iPad畫的大型列印品,能否真正看到一部部iPad陳設在展覧場地,到時自有分曉。

順便一提,讀過上述的文字後,現在你看到David Hockney這張展覧發佈會的照片,也就不會感到特別驚訝:你看!他手上堅持提著一根香煙,還有還有,他海報裡的作品,還真像一推推的香煙在森林呢!(是不是我太多心了?)

誰最喜歡David Hockney和這篇文章?當然是Apple和各煙草公司啦!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1

《攝影變態雜誌》九月號



《攝影變態雜誌》九月號
Foto Transform Magazine # 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F61-YxoKz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