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31, 2006

軟硬軟硬軟軟軟軟軟軟軟硬



作為「粉絲」,對軟硬天師的演唱會,還能奢求什麼呢?我們都只不過是來聚聚舊而已,想聽想見的都不是什麼新鮮創意,而是當年「老人院」的整蠱電話,和「點解要大家笠」這類當年潮爆的古怪歌曲。新派台歌「Long time no see」?怎能及得上「川保久齡大戰山本耀司」?他們的演唱會翻炒沒新意是事實,但那多少也是我們樂於見到的,好讓大家「娘娘地」懷八九十年代的舊。明明才十幾二十年,但已死抱住不放,好像我們的剎那光輝真的被蔡楓華說中了,已成過去,不再永恆,講落都有D驚。軟硬不是沒創意,但都落在他們的design product和賺錢方法上。當然粉絲們又怎會介意,把錢投進「彭玲兒童發展慈善基金」的捐款箱呢?我們不愁金錢,只為享樂,而軟硬就是精神食糧,多多懷舊,少少新意,這大概是八九十年代無厘頭精神的後遺症;但這是真的嗎?我們一見到周星馳電影簡直是瘋了一樣,那是神那是神那是神,但作為八九十年代大旗手的王晶,現代觀眾一見到就耍手擰頭,為什麼呢?為什麼港產式的瘋狂笑片現在都只淪為VCD/DVD/BT的附庸,而那戲種曾是所謂「光輝」八九十年代的中流支柱?大概是我們變了,我們要求得更精緻,更高檔,更大製作,更多特技,更有自我風格,周星馳和軟硬天師都能符合這股潮流,就連王晶都有追隨的意思了,看看「黑白戰場」便知一二。
於是說,軟硬不變翻炒是假的,他們從舊的地方出發,然後做得更精緻,更高尚,他們更設計自己的產品和品牌,這一條路他們大概是走對了。不過,如果他們現在復合再做「老人院」的話,相信也會收聽率第一,只是軟硬都不會想吧,他們也變了。

2006.07.26 貴州旅遊大使選拔賽


2006.07.26 貴州旅遊大使選拔賽

Wednesday, July 05, 2006

聖血與聖杯之謎──公審《達文西密碼》



現在談《達文西密碼》好像out-dated到不得了,我的立場簡單:小說刺激好看,已很久沒有追小說的感覺了,整本書開始的三分之二能一氣呵成;電影則只服務於小說和作者Dan Brown,斥責導演和演員表現不濟,不太公平,背後的幕後黑手仍是不懂電影的Dan Brown。
關於小說的爭議,讓輿論最反感的地方,是Dan Brown在小說的前言裡,不斷強調故事背景的真實性,尤其是有關歷史文化藝術宗教這部份,這當然引起不少專業及宗教人士的反彈。我反而感到奇怪的是,為什麼他們不把前言也看成小說的一部份?這明明白白是一本小說,從第一頁開始就是了;這種「仿紀實」的形式已不是新鮮事了,沙特的「嘔吐」、卡繆的「瘟疫」、芥川龍之介的「河童」等,都在開章明義聲稱,以下的故事是真實的紀錄或日記,讓讀者讀起來更有真實感。我甚至覺得,Dan Brown為自己的小說公開辯護時,仍是以小說家的身份在「伸延創作」,他要誠心的相信小說,才能成就小說的傳奇;就如哈里波特的作者J.K.Rowling,她要充份相信Harry Potter的存在,才能把人物寫得更有血有肉。
不過爭論還是帶來好處,讓我們透過不同的渠道了解宗教和歷史。《達文西密碼》小說出版後,不少「解碼」式的書藉不斷出籠,指出小說的種種歷史錯處,並為天主教的立場辯護。「聖血與聖杯之謎──公審《達文西密碼》」當然就是這類書的一夥,但卻不同於坊間只有「反小說」的觀點。
首先,編作者Dan Burstein是一位有經驗的記者,他採取多角度的立場,把不同專家和宗教人士的文章、訪談和報導撮要及集結,所以讀者不只看到反小說情節的觀點,還有正統歷史的說明,以及比小說情節更誇張偏離的推測,讓讀者有更廣更闊的視野。
第二,書本不只是狹隘地針對《達文西密碼》,更不是把小說逐篇逐句揪出來鞭屍,而是以更宏觀的角度,去探討宗教歷史文化的真相,所以篇章是以《達文西密碼》帶出的爭議作為選材,例如第一章討論的,便是抹大拉的馬利亞的真正身份(究竟是妓女、耶穌最親密的門徒,還是耶穌的妻子?);第二章討論的是有關基督教神聖女神的傳統(究竟天主教與基督教中,女神和女性的形象是否曾被抹煞或抹黑?);第三、四章則是「失落的福音書」和「基督教早期」,當然是討論近幾十年不斷出土的幾篇重要福音書,掃描出基督教成立之前早期的教義面貌;以後當然還有討論達文西、隱修會及聖殿騎士團的歷史及傳說等,也相當全面及詳細 。
這本445頁的書本,雖然只是撮要和集結的入門書,但對讀完《達文西密碼》後有疑幻疑真感覺的讀者,肯定有撥開雲霧之效,眼界大開。

28.04.2006 中環


28.04.2006 中環

09.06.2006 紅磡


09.06.2006 紅磡

Tuesday, July 04, 2006

旁觀他人之痛苦



「在輯錄了六篇文章的《論攝影》(On Photography, 1977)的啟卷文中,我曾提出:一樁藉由照片而為世人知曉的事件,當然比匱乏照片的事件更形真實;然而在反覆不斷的曝光之後,事件又會變得沒那麼真實。我還寫下:照片於撩動憐憫之情的同時,亦令其枯竭。真的嗎?在我寫下這些思緒那時,我確實這樣想。但今天我卻不那麼肯定了。說照片的衝擊日形纖弱的證據何在?說我們這觀者文化日漸中和了暴行照片的道德力量的根據又何在?」 《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2003) ---- Susan Sontag

美國知識份子Susan Sontag 在《旁觀他人之痛苦》中,以悲天憫人的立場,為戰爭災難的影象平反,更為拍攝和觀看這類影像的人作更深的同情與諒解,並反省自己在《論攝影》裡曾支持過的觀點。她的立場都集中在第七、八、九章之中,一再提醒受眾要發揮自己的道德力量,去質問戰爭與人禍的罪魁禍首:

「我在《論攝影》中曾提出一個看法──我們能夠以新鮮的情感和適恰的德性對我們的經驗做出反應的能耐,正被這些過分洶湧的駭人影像不斷磨損。這種看法可以稱之為保守派的批評。
我將這論點稱為保守派 (conservative),是因為該論點認為:受到腐蝕的是對現實的感知 (sense) 。現實依然存在,不論有多少嘗試企圖拆破其權威。這理論其實是在保護現實,以及守衛那些能夠更充份地對現實做出反應但卻岌岌可危的準則。
這類批評更激進──更犬儒──的版本是:根本沒有任何東西需要我們去維護:現代之大嘴把現實嚼碎了,然後吐出一整團穢物當做影象。根據一些具影響力的分析,我們是存活在一個『觀覽物的社會』 (society of spectacle)。任何事物都要轉化為觀覽物,對我們而言才會成真:是為『名人』。現實早已從人間退位,一切都只是被表呈的物象:只是媒體而已。
這些俱是華美的辭藻……說現實變成了觀覽物是一種令人咋舌的坐井觀天觀點──把富裕社會少數有教養之人的觀看習慣視為普世通行的現象。」

「事實上,在討論戰地攝影這門職業時,總是不斷有人把見證的努力嘲諷為『戰禍旅遊』,總是有人認為這類照片只迎合了下三濫的趣味,只不過是商品化的鬼惑刺激。在塞拉那佛的圍城歲月裡,經常可以在轟炸或狙擊的隆隆砲聲中,聽到某人向攝影記者大叫:『你正在等著某些炸彈爆發,好去拍些死屍照嗎?』
他們有時候的確在等,但不如人們想像那樣頻繁,因為置身於槍林彈雨之間,戰地攝影師命喪當場的機會與他們瞄向的人物也差不了多少。」

「即使我們不會徹底改變,可以擰頭不顧,可以翻看另一頁,或轉向另一頻道,這都無法讓我們據此責難影像所蘊含的道德價值。看到苦楚的照片時無法痌瘝在抱,如親受煎烙,那不是我們的缺憾。當然,照片亦不能補充我們的無知之處,無法提供照片挑選並框出苦難的根源及其歷史背景這類知識。這些影像最多只是一項邀請:去注意反省學習和檢查建制當局如何自圓其說地解釋災難原由的文飾辭令。誰導致照片中的災難?誰要負責任?這可以原囿嗎?這是無可避免的嗎?於今為止的世局中有哪些是我們一直接受但其實應該挑戰的情況呢?」

「讓暴戾的影像魘著我們!縱使照片不過是個標記,不可能全部涵蓋它們試圖紀錄的現實,但它們仍提供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功能。照片說:這是人做出的行為。不要忘記!」

Susan Sontag於2004年12月28日因血癌病逝。她在三十年前已曾患過乳癌,病癒後出版了《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以過來人的身份,反駁了不少有關疾病(主要愛滋病、肺結核及癌症)的成見,及掃除病人自咎自責的羞愧心態。

當她成為病人,她就能感同身受,為病人發聲;當她身在薩拉熱窩,她切身處地感受到戰禍帶來的傷痛,從而重塑戰爭影像的道德力量;她一直站在同情與關顧人類的立場,最難得是不斷反省自己與世界,實在讓人敬服。

如何包容

石屎行人專區
如何包容
柔弱的紫荊落葉
如何昇華成泥土的養份
中和旺角人的苦澀

貨櫃碼頭的燈火
如何包容
十億光年的微弱星光
如何點指獵戶座的腰帶
為小熊大熊奔喪

商業大廈與馬路
如何包容
維港蠕動的海洋
如何為白海豚抹去眼淚
治療填海帶來的心傷

綠色的森林絕嶺
如何包容
城市中的殘喘人們
如何不購物如何沒空調生活
如何不在五光十色的電影院盤旋
如何沒電視
如何沒報紙
如何沒抽水馬桶更加沒廁紙

我們
如何包容
我們

鬼域


一向很欣賞彭氏兄弟,尤其是他們的新穎概念和強烈影像,確是讓人目不暇給。記憶最深又讓人非常不安的是「見鬼2」,我會把它譽為「孕婦不宜」的第五級:如果一位孕婦知道自己經常有隻厲鬼伴住你等出世,可能即刻嚇到嚮戲院小產都似。「見鬼2」的厲害之處,不單只是影像衝擊觀眾,還在意識上全面壓倒,讓人覺得生育是一件很恐怖的事;這分明與曾蔭權「三個仔論」作對,但我還是非常喜歡它。不恐怖、不讓人不安的驚慄片,又怎算成功?
但今期彭氏兄弟的「鬼域」卻好像為「見鬼2」補鑊一樣,叫睇完「見鬼2」的受驚孕婦千祈唔好墮胎,因被打掉的孩子會在鬼域繼續成長,成為孤苦無依的可憐兒童;整套電影的主題白到出汁:不要輕易遺棄及浪費。主題與方向突出,李心潔游走鬼域後恍然大悟,經歷了一趟心靈反省之旅,最終卻只有悔咎,不得救贖。更有趣的,是電影的結局,雖已不算新鮮,但在捱過一段沉悶的鬼域之旅後,總算能搖一搖醒觀眾的腦袋。
電影的影像非常出色,尤其是鬼域的場景,你會發現有類似九龍城寨、石峽尾村七層公屋、荔園摩天輪等荒涼影子,配合香港急速拆舊迎新的實況,「鬼域」的主題實在fit到漏油。可惜點子好,不代表電影好,電影的故事性太薄弱,缺少戲劇張力,同時又不夠氣氛;我要很嚴正地說:不是不斷加重音效和配樂就是夠氣氛的!濫用的效果只會告訴別人:你的電影不夠橋。
實在不明白彭氏兄弟為什麼今次把電影拍得這樣老套,無論是鏡頭的調動、燈光、演員的casting和演出、事後配音,主題說得太淺太白,還有無謂的flash back(當李心潔知道女孩是自己的打掉的女兒後,竟有幾段一起經歷的美好回憶片段!),看來還以為是內地的二流電影。
抱歉,期望太高,失望很大,彭氏兄弟是我欣賞的導演,而「鬼域」是值得拍得更好的,就如當年的「千機變」,最終只淪為打鬥笑片,甚為可惜;尤其是鬼域的「遺棄」主題,如果能好好配合香港本土的情況,加上李心潔與自己打掉的胎兒相認(事實上,這段情節真的讓人感動,尤其是如果你曾墮胎),並在劇情的推動上作更多的衝突和張力,我相信就不會浪費掉了那幾千萬的特技,和我個多小時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