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4, 2006

Mister O



<Mister O>雖係薄薄廿幾頁的法國漫畫,但講的擺明係香港。不用文字,透過精彩的過程與結局,寸爆香港人。
Mister O正是典型香港人,一心奮進,努力向上,有時陰濕,有時悲傷,屢試屢敗,屢敗屢試,目標就是要跨過懸崖,到達彼岸。
香港人的奮鬥精神,不正是Mister O精神?1234567,多勞多得。
但彼岸有什麼,沒人知道,連Mister O都不知道。只是死諗難諗,都要諗計過到去。
仲唔係香港人?死諗難諗:買樓。
於是,結局更令我拍手叫好,好讓我們香港人反省反省。
結局是什麼?這裡不好爆橋吧,到深圳新的圖書中心找,五元人民幣買一次閱讀的快感,嘩,抵到喊。

Thursday, February 23, 2006

<影像謊言>



正如封面所言,<影像謊言>探討的是「數碼影像年代新聞攝影所面對的衝擊」。這是作者伍振榮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碩士論文,現印刷成書,名為<影像謊言>,不虛,大量關於新聞及紀實攝影界內的「假照片」資料詳盡,古今中外,各具特色,就是要說「數碼影像對新聞攝影是有衝擊的」。

可惜,作品的立場及編排略嫌混亂,未能一針見血,一時說:「因為先進的數碼影像科技讓攝影記者可以輕易竄改新聞影像,誤導讀者;先進的數碼影像科技的發展可以誘使攝影記者背離新聞道德,情況已經威脅到視覺新聞的可信性。」(p.13)一時又說:「操控新聞照片的問題其實出自操控者的個人意願或慾望,而絕非出自科技……在未有這些數碼科技之前,操控新聞照片其實早已存在。」(p.98)

背後的意思是:即使沒有數碼影像的發展,攝影記者早已能操控影像,問題的關鍵是攝影記者的意願,而不是數碼影像科技。

真是個反高潮的結局。「數碼影像年代新聞攝影所面對的衝擊」不如改成「探討攝影記者對新聞攝影的衝擊」可能更貼切。相信是作者不忍放棄大量資料,導致由第一章的「影像輕易被竄改的數碼年代」,到第五章的「科技錯或是人錯?竄改影像的黑手在幕後」產生如此有趣的轉變。

最重要的是:立論證據不足。縱觀全文,我看不到數碼影像年代新聞攝影所面對的「衝擊」,是怎樣的「衝擊」,怎樣影響了讀者的對新聞攝影的信心,並對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論文好像說成:每個現代的讀者都不相信新聞照片了,於是新聞攝影就受到了「恐怖衝擊」,不過就只有空說,沒有什麼證據;間中套出幾位專家或學者的引言,或搬出一句:『「不要相信所有眼睛所見的東西」已經是專家們對數碼竄改照片時代的共識,只有少數對數碼竄改影像的現況不了解,或要刻意表示自己的觀點要與眾不同,或無視受播大眾已越來越不相信攝影影像的人士,才會堅持雖然數碼竄改影像比比皆是的今日,新聞攝影的可信性仍絲毫無損。』(p.16) 訴諸權威及人身攻擊之餘,也不如給我們一點點證據吧。

在p.26, 也曾出現一顆「未閃即逝」的證據流星,作者道:「在一項於1993年在美國進行的『數碼新聞照片可信度』研究中,就發現當時的公眾對數碼竄改技術的認知度並不如一些研究新聞道德的學者所擔心般已對新聞照片的可信度造成衝擊,但情況到了1994開始出現明顯的變化。」(p. 26) 好了,女郎終於脫下外套,準備寬衣,血脈沸騰,期望文章的下一段就是1994年的調查變化吧,高潮來了!

「對不起,」女郎說:「脫外套已是最大的極限了,我身上還穿上十件衣服呢!再見!可憐的男人!」大概就是失望到這種程度。作者在下一段已對研究完全隻字不提了。

我並非否定論文的價值,綜合而言,作者的觀點其實可歸納有力的兩點:
1) 從歷史而言,竄改新聞影像早已存在,但數碼影像科技可讓竄改照片的權力,從以往的管理層、黑房技術人員及美術排版人員,下放到攝影記者的個人層次,原因是攝影記者只要有數碼相機及流動電腦,加上編輯圖片的軟件,便可在現場即時進行竄改。
2) 數碼影像科技並非竄改照片的幕後黑手,那只是一項誘因,使竄改照片變得容易;真正的幕後黑手其實是人,而原因各異。

論文內關於照片的操控程度,傳媒的內部監察,法律及教育問題,都很值得大家討論,對業界是相當有意思的;可惜作者並不深入研究問題,而流於粗疏的簡單結論,例如關於立法規管造假新聞照片這問題,他結論說:「相信,若果新聞工作者普遍能夠遵守自律的準則,不操控影像以弄虛作假,不竄改影像以歪曲事實,專門規管竄改新聞影像的法律就絕不必要的。」(p.95)但按照他論文的主題,新聞攝影已受衝擊,為什麼還不立法監管以挽救新聞攝影的可信度呢?作者沒有明言。若果新聞工作者自律,就不會出現論文內這麼多的個案,也不會有這本書了。

關於教育的建議,更是有趣而有創意:「向學生介紹數碼編修影像的技術時,應避免以家庭照片或校園照片等親友的影像實習,以免鼓勵下一代視竄改影像為生活的必然事。」用心可以理解,但似乎卻過正了,少不免還扼殺了年輕人的創意。我們要分清楚「竄改新聞影像」和「生產創意影像」的分別,並加以引導,讓青年人在忠於新聞影像真實性的同時,也不失對影像的創意思考。

還望伍先生未來繼續深入探討新聞攝影的各項範疇,對業界加以思考及鞭策;我現在只提出的小恩小惠,對業界根本沒有貢獻,想來仍不禁汗顏。

Wednesday, February 22, 2006

21.02.2006 青衣公園


21.02.2006 青衣公園

曾經是絢爛的桃花
最終
只不過
是白骨的代名詞

曾經白骨無人收
最終
只不過
是桃花的肥田料

總算
曾經絢爛
曾經排骨

<失眠>

<失眠>

失眠
是一記友善的忠告:
死期臨近了
以後大把機會
不要再睡了
想想悲傷的事情吧

<什麼是白袍>

<什麼是白袍>

按白袍的指示
扭開藥瓶
狂吞六十顆自信
「做人要有信心先得ge」
鏡子的我在說
還不夠
剃刀在左手邊緣閃爍
連脈搏也退縮
深黑的自卑
沿著傷口在流
地上一灘
再踐踏
升天
做下世的強人

<夜半噩夢的一刻>

<夜半噩夢的一刻>

惡夢醒了
還是噩夢
趕緊閉上眼睛
我彷彿遠眺黑暗的雪花
睜開眼
卻一片虛黑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06

<霍元甲>

本來並不想看<霍元甲>,對李連杰及功夫片都沒太大興趣,也以為這類片種已經過時;但奇怪的是不少認識的人都一早風塵撲撲去看,而票房竟有二千多萬,差一點便是農曆年檔期之王,於是無聊閒事走進戲院,六十元看一場<霍元甲>,沒太大驚喜也沒太大失望.好彩!
其實說教味也不算嚴重,道理和劇情倒能配合;但道理明明白白的講出來,就難免有教育電視的感覺;李連杰也一早說明,拍這電影的目的便是要教育下一代珍惜生命,即是擺明係教育電影,入場受教者,只能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捱.
<霍元甲>最令人驚喜的,是片末與日本對手以茶會友一幕.嘩,在一套講中國武德如何發揚光大,並要打倒外敵振興中華的電影裡,一個日本人竟然不是面目可憎的魔鬼,而是能惺惺相惜的武友,看在民族主義者眼裡,簡直大逆不道!當然,拿他們下賭的日本人仍然是細眉細眼的奸賊,否則在中國可能會惹起禁映的厄運;雖然電影仍讓中國人有一種民族優越感,但這一種與日本人以茶會友描述,至少不是單純的愛國愛民族類型電影,把敵友描寫成非黑即白的層次;事實上,它的包容和胸襟肯定比李小龍的“精武門”更大更闊.
李小龍以“狠勁快”打倒稱中國人為東亞病夫的日本人,他的打倒,是建基於打鬥的輸贏之上;李連杰的打倒,則是建基於互相尊重之上.所謂以德服人,莫過於此.

Tuesday, February 07,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