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06, 2005

3-Iron 感官樂園

韓國導演金基德的新作"3-Iron"最近上畫, 香港把片名譯作"感官樂園"簡直是一大敗筆, 雖然金基德早期的作品 (如"漂流慾室", "爛泥情人", "雀籠小客棧"等) 都以大膽的情慾和暴力作主題, 但近期的他漸轉向鑽研佛家道理, 由"春夏秋冬"到 "慾海慈航", 至今次的3-Iron都滲入了佛家哲理的元素, 並且在情慾部份更是收歛不少, 很明顯金基德是在不斷提昇主題和進步, 不像譯名那幾位人兄原地踏步. 如果以為"感官樂園"= "感官世界"+ "失樂園", 那就肯定中了譯者的圈套. 想睇床上戲的阿伯更加唔好入場, 你一定以為入錯戲院.
但電影, 是有意義和好看的.
電影故事是講述一位男孩, 平日以派傳單為生, 晚上則潛入去了遠遊的住戶單位內過夜, 當正是自己屋企一樣, 煮飯洗衫沖涼訓覺, 仲會幫下住戶修理家具. 有一次潛進了一所夫婦的家, 被女戶主發現了, 但同時他又發現她被丈夫虐打. 在雙方的慢慢互動下, 最後女戶主竟然離開這個家, 跟男孩一起過漂流潛屋的生活.......
如果以現代述語來講, 男孩正是社會中的隱閉青年. 男孩是大學生, 投入一個人的生活, 不想做壞事, 但卻無家可歸, 一切都獨善其身. 既想以避世的方式來與外界隔絕, 又想以最低層次的方式介入社會和家庭. 男孩非常享受漂潛生活, 他與出家的和尚如同一徹, 透過進入無人單位來避開世俗的眼光和束縛.
不過自從他與女人一起漂潛後, 生活便變得有點不一樣. 社會對他的壓迫多了, 女人的存在也對他產生影響. 其中一段說到男孩喜歡在樹下打golf, 但女人總是站在她的面前礙著他, 這寓意非常明顯: 他已不是一個人生活了, 他要以兩個人的生活來思考, 再不可以獨善其身. 不過男孩似乎仍不明白, 直至有晚打golf時失手, 把球擊傷了一個私家車內的女孩, 他才恍然大悟:自己仍生活在社會中.
用村上春樹的說法: 男孩由"那邊"回到"這邊"了, 但隨之而來的, 是社會更大的壓迫, 及換來更大的傷害. 我們這時一邊會覺得男孩漂潛的生活遲早惹禍, 但同時又認為社會的殘酷確實很難讓這單純的男孩生存. 最後男孩被捕了, 最有趣的情節就在這發生, 三場與獄卒的hide and seek遊戲, 揭示了男孩的覺悟: 逃避社會不是辦法, 在社會中找尋至愛和適當的生存方式才更重要. 這就像佛家所說, 只要你心不動, 風動樹動都不需要逃避驚怕. 而這個心, 就是他心愛的女人.
這電影令我們思考的, 就是怎樣能讓社會中被邊緣化了的人, 找到"至愛"和適合的生活方式呢? 我們的社會, 是否對他們存有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