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4, 2009

聖誕快樂!!



這些照片裡的是「我」,但你們從中可認識「我」多少?當場景被抽離,衣飾被轉換,眼睛被蓋掩,你們無法從照片「看」透「我」的身份,你們應怎樣對待這個「我」?一個傻仔變態自大狂,還是變性自虐殺人魔?單憑一張照片來猜估一個人的身份,單靠一種身份去評價一個人的所為,最容易也最偏差。如果「我」既是副主席又是男朋友,如果「我」是圖片編輯又是大兒子,如果「我」是攝影記者又是創作人,如果「我」是導師又會睇鹹碟,如果「我」是blogger又討厭用facebook,如果「我」沉迷自慰又喜歡69,如果「我」既是男又是女,如果「我」既是我又是你……你能簡單地描述「我」嗎?你能簡單地評價「我」嗎?

身份是一種社會分類,以方便我們怎去思考和對待別人,也方便自己如何在社會定位和處世;相反來說,也是一種狹窄的思想框框。同樣,你以為照片為人們界定清晰,其實照片也可以模糊曖昧。「我」喜歡這曖昧不測,它沒有冥頑不靈的定義,從而消除各種不合理的期望,我們的包容性將變得更闊更大,也許會點有無所適從,但到時便沒有「與身份不符」的問題,因身份早已不存於世,一切只回歸到「人」身上。

圖文摘錄自《與身份不符》

9 comments:

Tyrone said...

The question of the subject is What am "i"?Am i made what i am by circumstances?W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my identity as member of a group?And to what extent is the "i"that i am,the "subject",an agent who makes choices rather than has choices imposed on him or her?

波夫波的廁旁手記 said...

hi tyrone,
對!這是很大的命題.先不談"我",如果說更具社會意義的"身份",我們的身份都一直在角力和互動中,有時你會想爭取成為某種身份,有時你會刻意放棄,有時是別人認為你是某種身份,有時是別人刻意抺殺掉你的某種身份,這已不是你一個人可控制的事情了;但這不代表完全的無奈,你能做的,便是發聲,盡量的爭取你想要的身份和自由.
這輯照片的想法是源於,有人之前把這個blog的博主與協會主席之名掛上了,他嘗試以他的話語權力來為這個波夫波定型,框上他的身份權限,再扣上道德帽子,卻沒考慮到人也可以有很多面吧.我想見到的是多元的包容社會,而不是單一的狹隘眼光,尤其是那些自以為擁有權力的人.
但這是很累人的戰鬥啦.

Bobby said...

//你能做的,便是發聲,盡量的爭取你想要的身份和自由.//

視乎對方是誰、視乎情景、視乎實效價值、視乎心情....有時沉默較發聲可取。

波夫波的廁旁手記 said...

hi Bobby,
謝謝提點.人生真的很多考慮哦~~
或者發聲也可以用很多形式,透過創作,透過文字,透過說話,當然這未必有用,也未必能讓對方聽到,但至少能表達自己.

Tyrone said...

有人認為警察放工之後,還需要一定的道德限制和職業責任,所以創作了一個角色叫休班警察,這個強行加諸行為使人對身份感到迷失,然而我不認為主席和副主席雖然有一定的品德操守,更沒有一份主席操守的手冊供參考,所有身份角色的品德和責任,都是他們幻想並強加,反正身份就是不斷的模擬,這裡不是標榜遊戲文章嗎?我還未聽人講過,有人會對馮內果的笑話認真看待。

紙羊 said...

可會用來出2010年曆

Anonymous said...

Obama scares the hell out of me ever since I read and watched the videos of an online game’s history section that asks a simple question of ‘Is it real or is it just a game’? You will be surprised. http://www.usofearth.com/2011-obamas-coup-fails.php

Priscilla said...

這是個很有趣的題目。

我想這種社會分類本無什麼不妥,只是有些人硬要按自己的喜好為本該很generic的一個term下定義、加框架,扼殺了它本來的包容性及多元性。的而且確,不同的身份難免有一些社會上普遍認同的特質及要遵守的規矩,但最怕就是有些人借著這名義,騎劫了這名詞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其實一個人天生有這麼多身份,未必個個身份都compatible,亦沒有這個需要。再者,誰有權決定兩個身份是否相容?有時,不相容的身份帶來的衝擊可能是很可貴、很productive的,或能帶來新的體會、認知。能夠consistent當然好,但只要沒有傷害人,不consistent也不是罪吧。

還有一點,身份不是單一的,但人們卻好像把身份單一化,把工作上的身份視作一個人的全部,然後用那身份來判斷整個人。但誰有權來決定那個身份才是核心呢?我有什麼其他身份、那個身份對我來說最重要,難道要向每個人交代嗎?既然未能得悉別人的想法,批判者又何來標準判斷別人的對錯呢?

若所有人都能少點批判,多點包容,思想開明一點,這個世界會少一些痛苦的人。

波夫波的廁旁手記 said...

hi Priscilla,
說得很好,也謝謝提點.我想多元和幽默感是現代社會比較缺乏的兩項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