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8, 2007
Raising the Flag on Iwo Jima
翻查資料,你會驚訝關於這張照片《Raising the Flag on Iwo Jima》的資料竟如此完備,由拍攝背後的故事,到旗幟的大小尺寸,甚至攝影者的光圈快門都紀錄得鉅細無遺,而它的戲劇性也出奇地高,彷彿事件本身就是一部中篇小說。
故事是這樣的:1945年2月23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其中一小分隊,按命令于大約上午10時20分衝到硫磺島的制高點──折缽山(Suribachi)山頂,並插上美國國旗(54 x 28 inch),象徵折缽山已告攻陷;雖然國旗面積細小,但飄揚在折缽山也讓軍心大振。這《第一面升起的國旗》的情景被Leatherneck雜誌的攝影師Louis R.Lowery拍到,但顯然沒有人記得這張照片: http://www.iwojima.com/raising/lflagi.gif
這時,海軍長官James Forrestal也特地來硫磺島視察進攻的情況,他在上岸時剛巧見到山上這一幕,非常振奮,並要求擁有這面山上的美國國旗作手信!其他的軍官聽罷非常不悅,但最終還是找到一面更大的國旗(96 x 56 inch),派另一小隊上山準備換旗。
此時歷史的主角上場了!美聯社的攝影記者Joe Rosenthal隨這小隊一起上山。到了山頂,小隊開始換旗,他們先找到一支日本軍隊留下的水喉作旗桿,然後把那面大國旗穿進去,同時把原來那支小國旗連旗桿一起拔走。Joe Rosenthal見到他們準備,就把他的Speed Graphic相機放在地上,再疊起石頭讓自己的位置更有利,然後在即將豎起旗幟的一刹,他趕快的取起相機,完全沒看viewfinder就按下快門,當時的光圈設定是f8-16, 快門1/400s。 他當然不知道自己拍到什麼,為免空手而回,他又集齊各士兵將領,在大國旗前面拍了一幅大合照。
故事還沒有結束。Joe Rosenthal把菲林寄到關島作沖哂,編輯發現這張扯旗的照片後,感嘆「Here's one for all time! 」,然後發放到世界各地被報章雜誌廣泛使用,更嬴了當年普立茲攝影獎,更被公認為二次大戰中最具代表性的影象。當局曾把它印刷成三百五十萬張宣傳戰爭債券的海報,也化身成郵票及銀幣,海軍更以這照片作參考,建造了一座U.S. Marine Corps War Memorial。
照片刊登後,就一直惹來「擺拍」(posed / staged) 的嫌疑:遠在關島的Joe Rosenthal一直無法知道刊登了哪張照片,當有人問他照片是否「擺拍」時,他誤以為當時大眾談論的照片不是第一張扯旗照而是第二張大合照,於是他回答說「sure」,沒想到他的回答就被人揪住不放,當作是「擺拍」的証據。後來Joe Rosenthal知道大家談的是第一張照片時,卻一直否認這是「擺拍」。
最終Joe Rosenthal還是被證明是清白,最重要的證據是,當時的拍攝現場,一位拍motion-picture film的人兄Bill Genaust就站在Joe Rosenthal的旁邊,影象的角度和人物動靜都與《Raising the Flag on Iwo Jima》非常接近,證明Joe Rosenthal並非擺拍整件事。
詳細的資料,可參考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Raising_the_Flag_on_Iwo_Jima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