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行凶間》(Inception)肯定是我今年最期待的電影之一,導演Christopher Nolan也是我近年的追捧目標,《蝙蝠俠之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 固然是話題佳作,他的成名作《凶心人》(Memento)更早已成為電影經典,而我認為他06年的《死亡魔法》(The Prestige)也甚具震撼力和創造力。現在還未看《潛行凶間》當然無法判斷好壞,不過喜歡動腦筋的影迷可先找些「複雜電影」來煩一煩自己,為自己的腦袋熱熱身,英國電影雜誌《Total Film》選出歷年最「衝擊腦袋」的27套電影 (The 27 Most Mind-Blowing Movies Ever),排名如下:
1.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2. Memento (2000)
3. Persona (1966)
4. Apocalypse Now (1979)
5. Visitor Q (2001)
6. The Exterminating Angel (1962)
7. El Topo (1970)
8. Enter the Void (2009)
9. Even Dwarfs Started Small (1970)
10. Eyes Without A Face (1960)
11. 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 (1989)
12. 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 (1920)
13. Primer (2004)
14. Planet of the Apes (1968)
15. Fight Club (1999)
16. Videodrome (1983)
17. 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
18. Performance (1970)
19. Donnie Darko (2001)
20. Alice (1988)
21.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
22. Open Your Eyes (1997)
23. The Matrix (1999)
24. Jacob’s Ladder (1990)
25. Repulsion (1965)
26. 12 Monkeys (1995)
27. The Wizard of Oz (1939)
任何選舉皆有爭議,更何況是這類小圈子選舉。從這個名單發現,1999年竟有三齣電影入圍,我也非常贊同這三個選擇,莫非真是末世激發創意?
Wednesday, July 28, 2010
Saturday, July 10, 2010
八爪魚保羅 (Paul the Octopus)終於作出了預測!
Friday, July 09, 2010
八爪魚保羅 (Paul the Octopus)明晚進行預測
為免被人油炸成為茶樓頂點,八爪魚保羅 (Paul the Octopus) 決定改為預測今年邊一包Tempo紙巾會俾男廁的人用先。水族館人員將兩包氣味不同的紙巾放進缸內,由於保羅有潔癖,成日要保持八隻手乾淨先安樂,所以佢一定會拆開其中一包取紙巾抹手。
保羅會在本港時間明天晚上十一時進行預測,引起全球關注。過去保羅曾預測「男廁定女廁冇廁紙用先」等相關議題;由於多次準確預測男廁先冇廁紙,令全球男士憤怒,揚言要追殺保羅,把牠餵鯊魚或者油炸來吃,卻沒想過其實係女人們收起哂D廁紙,和男人自己用廁紙用得太多。水族館發言人稱:「我們會加強保安……其實保羅只是一個預言家,像死神一樣只是個message boy,不應這樣對牠。命運已定,牠沒有帶來厄運,牠只是展示冇廁紙的厄運。」
發言人並引述了一段說話:
「我想起羅馬哲學家塞內加為了皇帝尼祿而寫的《論憤怒》一書,尤其是書中指稱憤怒根源於希望的論點。人類之所以憤怒,原因是我們過於樂觀,所以才會無法接受人生中必然的各種挫折。一個人若是因為找不到鑰匙,或是在機場遭到攔阻登機而放聲怒吼,其實就是表達著一項動人但過於天真的信念,認為這個世界應該不會出現鑰匙遺失的現象,而且我們的旅行計畫也應該一定能夠實現。」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機場裡的小旅行》
《機場裡的小旅行》
Photo by Richard Baker
這是一本有趣的小書,被譽為英倫才子的艾倫.狄波頓(「英倫才子」這四字也實在老套得令人難堪)獲英國希斯路國際機場邀請,成為首位駐機場作家(機場老闆只准他待在機場和旁邊的旅館,還在機場為他擺放一張桌子打稿)。他以一星期的時間,探索機場各個角落,跟不同的人攀談搭訕,然後寫成這本夾雜觀察、訪談和機智語錄的散文攝影集。
對對對,你沒有看錯,這本書較讓人驚喜的地方,正是攝影師Richard Baker的彩色照片,它並非如一般散文集的純濫情主義和說明性配圖,而是較具個人看法和觀察的紀實照片,時而帶點英式幽默,時而捕捉決定瞬間,雖不是全部照片如此,但有六成半也算不錯吧。如果獨立把照片抽出來看,也已相當賞心悅目了,說它是小型攝影集也不為過。
當然,Alain de Botton的文字才是本書的重點,而且期望太多也不會失望太大,他的淵博、嘲諷、反省和謙遜始終讓人印象深刻。身為文學作家的他,遇上這種商業機構的邀請,不其然反思商業和藝術的關係,和嘲弄一下他的雇主:
「儘管商業與藝術向來難以和諧並存,彼此都不免以偏執與鄙視的眼光看待對方,但我如果只因為這家公司經營機場美食街,而且採用的科技可能導致地球平均溫度上升,就直接拒絕對方的邀請,卻也未免太過無禮。這家機場公司無疑有些不欲人知的祕密。畢竟,這樣的一家企業總是寧可把古老的村落夷平為水泥地,也善於鼓勵我們踏上不必要的旅程,並且在旅途中不斷向我們推銷Johnny Walker和打扮得像白金漢宮衛兵的玩具熊。」
如果以中國奴隸心態來看的話,這段話簡直是大逆不道,我們的太監公公錄音機,總是搬出「受人錢財替人消災」這八隻大字,好彩在這書裡並不適用。他解釋道:
「相對之下,我的資助人科林.馬修斯則是個寬宏大度的雇主。他沒有對我提出任何要求,沒有要我撰寫獻詞,也沒有要求我祝福他在天堂裡享受永生。他的手下甚至准許我恣意批評機場的各種行為……富有的商人出錢雇用藝術家,但對後者任何無法無天的行為都已有了徹底的心理準備;他並不期待對方循規蹈矩,他知道自己喜愛的這頭狒狒一定會砸毁他的陶器,而且還對這樣的結果樂在其中,因為這樣的寬容恰恰證明了他的權勢。」
一矢中的。雖然如此,香港的富豪們卻好像不懂得展示他們的權勢;大概他們連喜歡狒狒這個嗜好也沒有,只視藝術家為不冒正業、搔擾他們享用燭光晚餐的無聊小蒼蠅。
Monday, July 05, 2010
《麻雀》第二期精華目錄
Friday, July 02, 2010
Thursday, July 01, 2010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