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7, 2009
2009.07.24 灣仔書展
2009.07.24 灣仔書展
奇奇怪怪原本沉悶的書展今年又鬧得火熱烘烘,彷彿「o靚模」個個變哂「核子Lin頭」竟然會胸襲書展,冷感師奶與自慰道之士似乎不太「好雙乳」,手執假陽具當令箭日日狂插插插插,高高在上的傳媒天天追訪「露暈娜」卻不慎透露自己的老餅,香港保手淫的程度實在讓人咋舌舔根。不過「o靚模」確是值得被一再組隊狂隊勁隊,最大的投訴是她們個個根本脫得不夠盡興徹底,越來越少布的三點色肯定只能符合最低的偷窺期望,最大鑊竟然連食雪糕和刷牙都被批評為意淫大膽,大概除了可以去消費者委員會投訴外,我以後還是改吃手指和用漱口水好了。
Saturday, July 25, 2009
Tuesday, July 21, 2009
Monday, July 20, 2009
2009 美容展
2009 美容展
資本主義的根基是不斷創造消費意慾,要創造消費意慾得從人的貪婪和意識形態著手。夠飽夠暖只是蠻荒民族的最低要求,住洋樓養番狗才是文明人類的高尚價值。男人禿頭被賦予核突的代名詞,女人肥胖則是豬扒的代言人。資本主義先是掘一口意識形態的陷阱,再讓人們自以為是的踩下去。只要買XX生髮水和食OO減肥餐,包你男子氣慨女性魅力全數歸還,成為現代文明標準下的俊男美女。
買買買,靚靚靚。美容展正是這消費主義模式的超濃縮版本。當我要達成某種美麗慾望,付錢可以有幾多整幾多。錢可以解決的問題,又怎會是問題?結果,買買買靚靚靚的大前題,是賺賺賺。然後,資本主義自然下賤成蹊:賺錢->消費->符合慾望;再賺錢->再消費->再符合慾望;又賺錢->又消費->又符合慾望;更賺錢->更消費->更符合慾望。這樣無止境的巴士循環,條路仲可以走得去邊?高等外星人見到人類這樣無無謂謂營營役役,大概也只能說一聲:「低等!唔文明!」
本文及照片刊登於《與事實不符》
Sunday, July 19, 2009
我不是恐怖份子
Chris Steele-Perkins of Magnum
copyright@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
本文載於《攝人絮語》中:
http://hkbloggingphoto.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19.html
Monday, July 13, 2009
《再生號》(Written by) 之三
七月號的《香港電影》雜誌專訪了韋家輝,提到他的創作靈感時,他說:「我不是純粹靠靈感才去創作的。我相信是這樣的:神存在的,假如你很認真去求一樣東西,比如去求一條好好的情節,當你很痛苦很急需時,神是會給你的。譬如我教我的徒弟,如游乃海、歐健兒等,都是這樣教導的,但前提是你真的很想要這樣東西,祂最後總會給你的。」
看來,這位師傅跟得過,他似乎是學神打的。不知攝影可否這樣教?
又來到我們的情節解扣環節,上回談到在「第一現實空間」死去的媽媽和弟弟,以及「第四空間」死去的自己都跌入了靈界,遇上了真孟婆。真孟婆與「第三空間」的小孟婆湯樂兒各自手執生死冊爭辯:湯樂兒是否真的死了?為什麼她會在靈界?結果,真孟婆揭穿了湯樂兒在「第一現實空間」中根本未死,不能久留靈界,把她遣返「第四空間」,而已逝的媽媽和弟弟則只能留在靈界等待往生。同時,在「第二空間」的父親劉青雲與「第四空間」相疊了,他「看」到「第四空間」的湯樂兒傷心欲絕並嘗試上吊和割脈自殺,卻又無能為力,因為他們真真正正的陰陽(兩個空間)相隔,「第二空間」的父親劉青雲親眼看著自己的女兒割脈,痛苦萬分。最後,「第四空間」的湯樂兒跳樓自盡。劉青雲則在無緣無故下,返回靈界,與十年後在「第一現實空間」意外死亡的妻子和兒子相聚。
真孟婆見到十年前死了的劉青雲,竟然還未上「再生號」投胎轉世,甚感驚訝。一切還不是因為女兒湯樂兒的執著,未能放下父親離逝的事實,讓父親的靈魂在思念中再生,結果父親成為了「游魂野鬼」,在「第二空間」中,再次承受人生的折磨和苦難。
有趣的是,真孟婆在她的生死冊中,讀到湯樂兒會死兩次,前後不過一分鐘。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因為「第一現實空間」的湯樂兒在寫完「第四空間」的湯樂兒死後,卻覺得要再次給自己一次機會與家人團聚,繼續彌補她的心理創傷,於是她創造了「第五空間」;在這空間裡,她不再挑戰命運,反倒想把自己的生死交給上帝或偶然,在天台的邊緣閉眼轉圈,然後便失足墮樓死了,就在「第四空間」的湯樂兒跳樓自殺之後一分鐘,也大概是「第一現實空間」湯樂兒心思轉變的一分鐘。「第五空間」死了的湯樂兒回到靈界的「再生號」上,終於可一家團聚。這一點確是相當黑色,一來要冚家死哂才能一家團聚,二來死了的父親還教訓死了的女兒,為什麼不愛惜自己的生命而走自殺一途,彷彿他們從沒死掉一樣,充滿細緻的矛盾。
電影最後不斷出現的湯樂兒,有開心有悲傷,其實便是「第一現實空間」湯樂兒的心情寫照。她把自己寫成小說的主角,為自己療傷,因為心情時好時壞,所以小說裡的主角也時好時壞。但電影的語調還是相當積極:堅持好好活下去便行了。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終於寫完!創意非凡,值得推介。
看來,這位師傅跟得過,他似乎是學神打的。不知攝影可否這樣教?
又來到我們的情節解扣環節,上回談到在「第一現實空間」死去的媽媽和弟弟,以及「第四空間」死去的自己都跌入了靈界,遇上了真孟婆。真孟婆與「第三空間」的小孟婆湯樂兒各自手執生死冊爭辯:湯樂兒是否真的死了?為什麼她會在靈界?結果,真孟婆揭穿了湯樂兒在「第一現實空間」中根本未死,不能久留靈界,把她遣返「第四空間」,而已逝的媽媽和弟弟則只能留在靈界等待往生。同時,在「第二空間」的父親劉青雲與「第四空間」相疊了,他「看」到「第四空間」的湯樂兒傷心欲絕並嘗試上吊和割脈自殺,卻又無能為力,因為他們真真正正的陰陽(兩個空間)相隔,「第二空間」的父親劉青雲親眼看著自己的女兒割脈,痛苦萬分。最後,「第四空間」的湯樂兒跳樓自盡。劉青雲則在無緣無故下,返回靈界,與十年後在「第一現實空間」意外死亡的妻子和兒子相聚。
真孟婆見到十年前死了的劉青雲,竟然還未上「再生號」投胎轉世,甚感驚訝。一切還不是因為女兒湯樂兒的執著,未能放下父親離逝的事實,讓父親的靈魂在思念中再生,結果父親成為了「游魂野鬼」,在「第二空間」中,再次承受人生的折磨和苦難。
有趣的是,真孟婆在她的生死冊中,讀到湯樂兒會死兩次,前後不過一分鐘。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因為「第一現實空間」的湯樂兒在寫完「第四空間」的湯樂兒死後,卻覺得要再次給自己一次機會與家人團聚,繼續彌補她的心理創傷,於是她創造了「第五空間」;在這空間裡,她不再挑戰命運,反倒想把自己的生死交給上帝或偶然,在天台的邊緣閉眼轉圈,然後便失足墮樓死了,就在「第四空間」的湯樂兒跳樓自殺之後一分鐘,也大概是「第一現實空間」湯樂兒心思轉變的一分鐘。「第五空間」死了的湯樂兒回到靈界的「再生號」上,終於可一家團聚。這一點確是相當黑色,一來要冚家死哂才能一家團聚,二來死了的父親還教訓死了的女兒,為什麼不愛惜自己的生命而走自殺一途,彷彿他們從沒死掉一樣,充滿細緻的矛盾。
電影最後不斷出現的湯樂兒,有開心有悲傷,其實便是「第一現實空間」湯樂兒的心情寫照。她把自己寫成小說的主角,為自己療傷,因為心情時好時壞,所以小說裡的主角也時好時壞。但電影的語調還是相當積極:堅持好好活下去便行了。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終於寫完!創意非凡,值得推介。
Friday, July 10, 2009
《再生號》(Written by)之二
不知是宣傳片的問題,還是觀眾的先入誤讀,不少朋友都以為《再生號》是齣恐怖鬼片,嚇得一些女性朋友不敢造次,紛紛宣佈拒絕入場。甚至有即食影評開宗明義說它是講人鬼殊途的家庭倫理故事,如果這是真的話,也難怪當天只有我一位觀眾在青衣城嘉禾的4號戲院裡了。如果導演換來是阮世生或陳嘉上,大概我會省得入戲院觀看,留待DVD在家慢慢拆骨更好。很明顯,我是為了「韋家輝」三隻字而入場。
放心吧,說它是鬼片只對了十分之一,《見鬼》式的恐怖更是完全零場景,反而有不少奇幻場面讓人耳目一新。導演韋家輝把我們平常所謂的「鬼」,重新詮譯為我們幻想的小說主角,並介入了各種「現實」之中。那幾乎是繼承了他在《神探》中的心理科學解釋,只是今次情節更複雜,心理描寫更曲折,主題更突出簡單,只是略嫌特技效果帶點粗糙,旁白也說得太露骨(不過,如果完全沒旁白,可能會很難理解電
影的複雜時空)。
好了,以下是情節和解扣,未看電影和帶了bra的人要小心了。
要看這電影,較好的方式是把電影分開幾層「現實空間」:
「第一現實空間」:它是現實世界,也是電影開始的情節:湯氏一家四口遇到交通意外,父親(劉青雲)死了,媽媽(林熙蕾)和兒子無恙,女兒湯樂兒則從此失明。媽媽對丈夫的過世耿耿於懷,即使是十年後仍無法放下。女兒湯樂兒決定以寫小說方式自療媽媽的傷痛,嘗試在小說中把現實世界倒轉:死的是他們一家三口,幸留在世的是失明的父親。
「第二空間」:這是湯樂兒小說裡的第一層現實。在這「第二空間」中,交通意外後倖存的是失明了的父親,他同時失去了妻子和一對子女,傷痛莫名,為治療自己的傷痛,他決定寫小說讓一家四口重聚(也就是第三空間)。他家裡有個菲傭叫Maria(好似返左去江欣燕年代!)照顧他的起居飲食。
「第三空間」:這是湯樂兒小說裡的第二層現實,也就是她幻想中父親所寫的小說內容。在這「第三空間」裡,父親劉青雲發現逝去的妻子透過Maria的身份回來了,兒子也以自來小狗的形態回歸,原來一切都是女兒死後做了「靈界小孟婆」的私自舉動。他們不可以在表面上揭穿真相,只能暗地裡維持這小小脆弱的團聚機會。
本來電影圍繞這三層空間發展,也不至於太複雜難解。在這電影的前三分一裡,描寫人物溫柔而幽默,尤其是寫到他們一家四口重聚的畫面,既副奇幻特質,也充滿溫馨輕鬆的場面。觀眾更可以從「第二空間」裡父親的形象,來曲線感受到湯樂兒一家對他的思念,委婉動人。
不過,電影主題之一正是「無常」。在電影中段,「第一現實空間」裡的湯樂兒媽媽和弟弟因簷篷塌下而命喪當場(「塌簷篷」可謂香港人深具共鳴的集體回憶,而且電影對這類意外也表現得頗震撼),失明的湯樂兒即時把現實的傷痛轉換成小說的悽慘情節。於是「第二空間」和「第三空間」也相應地家破人亡:「第二空間」的Maria被「塌簷篷」壓死了,劉青雲悲痛至極,把情緒宣洩在他的小說「第三空間」身上:Maria和小狗的身份被靈界揭穿了,一切都煙消雲散,家人團聚的夢瞬間幻滅。
在「第一現實空間」受到打擊的湯樂兒,冷靜過後不甘被命運愚弄,勢要挑戰命運,結果再次運用上帝的權力(即小說作者的權力),寫小說創造了「第四空間」:湯樂兒的媽媽和弟弟沒有死,死的是湯樂兒自己。
電影來到這一步,是混亂的時候了。
在「第四空間」裡,湯樂兒死了,媽媽和弟弟還活著,並四處尋找湯樂兒的蹤影;那死了的湯樂兒去了哪裡呢?就是她父親存在的世界,即是「第二空間」了。於是在「第二空間」中,失明的湯樂兒以新家務助理的身份來到父親的家,希望以此來達到片刻的團聚。就在此時,發生了奇怪的事,「第二空間」和「第四空間」交疊在一起,人物間互有感應卻無法觸摸和看見對方,那大概正是韋家輝「鬼魂」的新意義,而「靈界」則成為一所可超越各種可能及時空的「多元宇宙」。所以,當他們跌入靈界時,在「第一現實空間」死去的媽媽和弟弟和「第四空間」死去的自己,都可以並存不悖。也正是湯樂兒說:「小說裡什麼事皆可發生。」大概這也是韋家輝的創作信念吧。
雖然「小說裡什麼事皆可發生」,但整齣電影的情節其實也大致合符邏輯,並非亂來一通,人物的出現和時空也有跡可尋,只是在戲院看第一次時,實在無法不感到一時混亂吧。下回再談。
放心吧,說它是鬼片只對了十分之一,《見鬼》式的恐怖更是完全零場景,反而有不少奇幻場面讓人耳目一新。導演韋家輝把我們平常所謂的「鬼」,重新詮譯為我們幻想的小說主角,並介入了各種「現實」之中。那幾乎是繼承了他在《神探》中的心理科學解釋,只是今次情節更複雜,心理描寫更曲折,主題更突出簡單,只是略嫌特技效果帶點粗糙,旁白也說得太露骨(不過,如果完全沒旁白,可能會很難理解電
影的複雜時空)。
好了,以下是情節和解扣,未看電影和帶了bra的人要小心了。
要看這電影,較好的方式是把電影分開幾層「現實空間」:
「第一現實空間」:它是現實世界,也是電影開始的情節:湯氏一家四口遇到交通意外,父親(劉青雲)死了,媽媽(林熙蕾)和兒子無恙,女兒湯樂兒則從此失明。媽媽對丈夫的過世耿耿於懷,即使是十年後仍無法放下。女兒湯樂兒決定以寫小說方式自療媽媽的傷痛,嘗試在小說中把現實世界倒轉:死的是他們一家三口,幸留在世的是失明的父親。
「第二空間」:這是湯樂兒小說裡的第一層現實。在這「第二空間」中,交通意外後倖存的是失明了的父親,他同時失去了妻子和一對子女,傷痛莫名,為治療自己的傷痛,他決定寫小說讓一家四口重聚(也就是第三空間)。他家裡有個菲傭叫Maria(好似返左去江欣燕年代!)照顧他的起居飲食。
「第三空間」:這是湯樂兒小說裡的第二層現實,也就是她幻想中父親所寫的小說內容。在這「第三空間」裡,父親劉青雲發現逝去的妻子透過Maria的身份回來了,兒子也以自來小狗的形態回歸,原來一切都是女兒死後做了「靈界小孟婆」的私自舉動。他們不可以在表面上揭穿真相,只能暗地裡維持這小小脆弱的團聚機會。
本來電影圍繞這三層空間發展,也不至於太複雜難解。在這電影的前三分一裡,描寫人物溫柔而幽默,尤其是寫到他們一家四口重聚的畫面,既副奇幻特質,也充滿溫馨輕鬆的場面。觀眾更可以從「第二空間」裡父親的形象,來曲線感受到湯樂兒一家對他的思念,委婉動人。
不過,電影主題之一正是「無常」。在電影中段,「第一現實空間」裡的湯樂兒媽媽和弟弟因簷篷塌下而命喪當場(「塌簷篷」可謂香港人深具共鳴的集體回憶,而且電影對這類意外也表現得頗震撼),失明的湯樂兒即時把現實的傷痛轉換成小說的悽慘情節。於是「第二空間」和「第三空間」也相應地家破人亡:「第二空間」的Maria被「塌簷篷」壓死了,劉青雲悲痛至極,把情緒宣洩在他的小說「第三空間」身上:Maria和小狗的身份被靈界揭穿了,一切都煙消雲散,家人團聚的夢瞬間幻滅。
在「第一現實空間」受到打擊的湯樂兒,冷靜過後不甘被命運愚弄,勢要挑戰命運,結果再次運用上帝的權力(即小說作者的權力),寫小說創造了「第四空間」:湯樂兒的媽媽和弟弟沒有死,死的是湯樂兒自己。
電影來到這一步,是混亂的時候了。
在「第四空間」裡,湯樂兒死了,媽媽和弟弟還活著,並四處尋找湯樂兒的蹤影;那死了的湯樂兒去了哪裡呢?就是她父親存在的世界,即是「第二空間」了。於是在「第二空間」中,失明的湯樂兒以新家務助理的身份來到父親的家,希望以此來達到片刻的團聚。就在此時,發生了奇怪的事,「第二空間」和「第四空間」交疊在一起,人物間互有感應卻無法觸摸和看見對方,那大概正是韋家輝「鬼魂」的新意義,而「靈界」則成為一所可超越各種可能及時空的「多元宇宙」。所以,當他們跌入靈界時,在「第一現實空間」死去的媽媽和弟弟和「第四空間」死去的自己,都可以並存不悖。也正是湯樂兒說:「小說裡什麼事皆可發生。」大概這也是韋家輝的創作信念吧。
雖然「小說裡什麼事皆可發生」,但整齣電影的情節其實也大致合符邏輯,並非亂來一通,人物的出現和時空也有跡可尋,只是在戲院看第一次時,實在無法不感到一時混亂吧。下回再談。
《再生號》(Written by)
香港編劇與導演之中,韋家輝肯定是我五大至愛之一。他永遠有驚喜,時而刁鑽,時而胡鬧,但總帶著他關注的主題,以及不按常理的古怪招式。去年他編劇的電影《神探》想法奇詭多變,把平時我們想像的恐怖「鬼魂」詮釋為人性的陰暗面,影像幽默又不失橋段精妙,讓人非常驚喜。今趟《再生號》更是錯綜複雜離奇多端,多層「現實」環環緊扣,戲中有戲又有戲看得狂標冷汗,唔打醒十二分精神真係會墮進迷陣,比《離奇過小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又是後設電影的另一示範作,創意無限。
難怪有人說韋家輝是香港版的Charlie Kaufman。Charlie Kaufman的《Being John Malkovich》、《Adaptation》和《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早已是影迷心目中的另類經典。他去年的新作《Synecdoche, New York》更上一層樓,描寫一位舞台導演追求舞台與自己人生的終極契合,甚有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小說《帕洛瑪先生》的影子。結果電影中的導演把舞台越搭越大成為街道和居所,把昨日的各種瑣碎遭遇變成今天的舞台劇本。更有趣的是,導演Z每天都要指導扮演他的演員A做戲,而因為演員A是演出導演Z的日常生活,所以戲中的A也會指導扮演Z的另一位演員B做戲……層層遞進,循環不止,令人拍案叫絕,充滿快感。可惜香港還未正式上映,現在沒有完善的中文字幕下只能了解電影的一半,哀哉。
話說回來,《再生號》的主題突出簡單,探討人的思念和死亡,命運與執著。最終電影當然鼓勵放下執著,甚有《大隻佬》的佛家味道。關於情節解讀,下一回再談。
Sunday, July 05, 2009
《與事實不符》出版
Saturday, July 04, 2009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