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2, 2009

《觀照》



《前線‧焦點 2008 》 新聞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展暨
《四川地震周年紀》圖片展
日期: 2009 年 5 月 12 日至 5 月 31 日
地點:銅鑼灣時代廣場地下露天廣場

《四川地震周年紀》圖片展之序: 《觀照》

四川大地震,一年已過。哀痛漸漸沉澱,教訓依舊毋忘。

大量刺痛的影象還烙印在我們的心裡:小手緊握著鉛筆的男孩屍體;在瓦礫中吊著鹽水等待救援的年輕人;幾十位痛失兒女的母親緊緊抱著他們的遺照。

照片殘忍,肯定還比不上天災之無情,更比不上人禍之邪惡。況且,即使殘忍,有時卻能讓我們看清事件。

在四川大地震裡,新聞攝影發揮了強大的傳播能力,透過各地攝影記者的專業精神和不懈努力,把四川地震的災情和災民的困境,一一透過鏡頭紀錄下來,並發佈至全世界。

這始終是新聞攝影的根本:透過照片,向讀者訴說地球不同角落裡的人的生存狀況,讓讀者有機會了解、領悟、援助、斥責、建議。如果沒有新聞攝影,如果沒有各種媒介的報道,或許我們到現在仍無從得知,地震的災情是如此嚴重可悲,更遑論救援水深火熱的災民。

或者,每天的新聞影象已多得令人麻木難耐。或者,麻木只是我們逃避現實和行動的藉口。我們只肯花一兩秒來「速瞄」照片,對照片的內容也一味無動於衷。所以,各位親愛的市民,請在觀看這次圖片展覽時反覆提醒自己:「這不只是一張照片而已,他們曾是活生生的人。」

美國知識份子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在她的著作《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2003)中寫道:

「即使我們不會徹底改變,可以擰頭不顧,可以翻看另一頁,或轉向另一頻道,這都無法讓我們據此責難影像所蘊含的道德價值。看到苦楚的照片時無法痌瘝在抱,如親受煎烙,那不是我們的缺憾。當然,照片亦不能補充我們的無知之處,無法提供照片挑選並框出苦難的根源及其歷史背景這類知識。這些影像最多只是一項邀請:去注意、反省、學習和檢查建制當局如何自圓其說地解釋災難原由的文飾辭令。誰導致照片中的災難?誰要負責任?這可以原囿嗎?這是無可避免的嗎?於今為止的世局中有哪些是我們一直接受,但其實應該挑戰的情況呢?」

照片殘忍,比不上冷漠殘忍。互勉。

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