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5, 2006

《在東涌的Spaghetti House吃一頓下午茶》

螞蟻自知卑微
流淚
只留作冰冷顯微鏡輕輕擦拭
自殘
斷肢只留給秋風拂走
小小的自憐
惹不到
更小的同情
但如沙塵的仇恨
卻享有碩大的廻響

螞蟻看上我柔嫩的手指
狠勁地噬
如飢餓的豺狼
卻只不過是痕癢
邪惡的本質
是宇宙共通的語言
大而深邃

無意識的食指
按下無感觸的身軀
邪惡並沒有消失
如能量
只能改變形式

再小的螞蟻屍體
在陽光普照下
也有灰小的影子
如宇宙星塵的餐桌上
我吞嚥另一宇宙的海鮮寬條麵

邱良與猩猩王之謎



《Dislocation》期刊Volume 8有一篇Matthew Turner寫的《On Hong Kong》,談論香港攝影的傳入、發展及變化,有興趣不妨參考一下。

我想談的不是文章,而是文章內的一幀照片,攝影者是香港攝影師邱良。邱良被譽為香港街頭攝影的代言人,紀錄了六、七年代香港社會的不少面貌;九七前後本土懷舊熱興起,邱良的紀實作品得以再三出版,成為香港老照片的經典。

回到主題,《On Hong Kong》引用了邱良的什麼照片呢?照片的標題是:“King Kong over City Hall 1973”。嚇了一跳,邱良竟然拍起荒誕的香港景象,一隻大猩猩正在破壞中環大會堂,雖有抄考金剛的嫌疑,但出自邱良的超現實手筆則格外令人震撼和覺得前衛,至少現在也無人拍攝恐龍破壞IFC二期,或者乘客坐新渡輪而遇上超級大風暴吧?究竟這位香港紀實攝影師在賣什麼葫蘆藥?

作者Matthew Turner寫道:「在五、六十年代的社會氛圍中,這些精緻壞品味得以強化;當時文化亦是一個政治戰場,只有玩偶化的影樓題材最明哲保身,這時期的《香港沙龍年鑑》滿載追求『玩偶化』的作品,目不暇給……這種美學觀既衍生了羅蘇民的〈抗〉或邱良的〈猩猩王〉等佛洛依德式通俗劇,也透發出許福明的〈中國風景〉──由迷你假山假石拼湊而成的桂林風光──幻覺般的懷鄉作品。」

不明白文章不要緊(舒一口氣),最重要的是邱良究竟在什麼動機和情況下,拍攝這張鮮為人知的照片呢?

可惜邱良先生已在1997年過世,無法直接向本人查詢。但其中一項猜測是:邱良曾是「國泰電影公司」的攝影師(1965-1970),後任邵氏屬下《南國電影》月刊之攝影工作(1971-1973),因此邱良其實有大量片場的拍攝經驗,而且也拍過不少劇照;如此同時,邵氏在1977年曾推出電影「猩猩王」(The Mighty Peking Man),以荷里活的King Kong為藍本,以大猩猩破壞香港作招徠 (好想睇!已訂DVD),是當時五、六百萬的鉅額投資特技片。

究竟邱良的攝影作品“King Kong over City Hall 1973”,是否就是電影「猩猩王」的劇照呢?還是邱良自己在攝影棚裡有意識地搭建的香港荒誕場景?單憑兩件作品的年份來看,則並不吻合,邱良的是1973,邵氏的是1977(而開拍年份則是1976)。這將會是一宗「邱良密碼」 (Yau Leung’s Code),仍有待詳查資料解決,已email該電影的製片蔡瀾嘗試查詢,並有待各界提供資料。

參考資料:
《Dislocation Volume 8: On Hong Kong》
《邵氏光影系列:第三類型電影》
《香港故事:邱良攝影選》

Wednesday, May 24, 2006

曙光青文之旅



據報道,灣仔「曙光書店」的老闆馬國明中風康復後,將會在本年六月與「青文書店」合併,退居幕後。
於是上星期走去傳聞中莊士敦道的「曙光」。要見到一絲「曙光」,得穿過茂密的「青文」,猶如要見白雪公主,先得走過漆黑的森林一樣;它們是一對雙生子,未來更是血脈相連:馬國明入的書,會交給「青文」賣,賣到的話,「青文」會抽百分之十五;賣不到的話,馬國明就自己「啃」。
「曙光」如此荒涼,是穿透鋪滿塵埃窗子的一厥黃昏「殘光」。破落的書架,染塵的書本,還有慢慢轉動扇葉的座檯電風扇;人去樓空,很難想像,它曾是思想匯聚發亮的地方。
閒逛完畢,轉頭環顧「青文」,是書本的大雜攤:書架上有書,地上也有書,左攝一本,右攝一本,簡直是尋寶者的天堂。發揮了拾荒者的本領,我竟找到幾本名為《Dislocation》(中文名為《娜移》)的攝影期刊,Volume 5及8都介紹了多位本地攝影師的作品,現在看來也相當有趣及具收藏價值,其中Volume 5裡有一輯葉堅耀(守嶺)的自拍照,以及岑允逸(Dustin Shum)關於打工仔的圖文集最令人喜出望外;前者能重拾95年守嶺年輕的風采,後者則以諷刺的文字、西裝友的背面以及工廠的背景,營造打工仔的妄想廣告,估佢唔到。翻開此書,重拾當年不同攝影者的創意和熱情,令人感動。
這一趟「曙光青文」之旅,幸不是空手而回,承惠$496港元。

Wednesday, May 17, 2006

Friday, May 05, 2006

「情感性別」



兩個男性發生感情關係,不一定是gay的關係。
兩個女性發生感情關係,不一定是lesbian的關係。
一男一女發生感情關係,不一定是直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情感關係,不一定是以肉身性別來決定,而是視乎兩個人之間,每一個個體的「情感性別」(Emotion Gender)所決定。
《斷背山》中的兩個牛仔,表面上是所謂典型的gay關係,但是他們兩個都帶著一種女性情感氣質,他們的關係像lesbian多於gay,也是這種原因,傳統的男女觀眾對《斷背山》比較寬容和投入,也有著一種同情。
──節錄自《CUP》52期胡恩威的文章

根據這篇文章,我們發現:
1) 可能不少同性戀人背後的感情性別,還是直的關係;因為他/她們不少仍一個陰柔,一個剛陽,背後還是一種陰陽(男女)關係。如果一對lesbian情侶,一位打扮Tomboy,一位打扮女性,我們可以說,她們是「假同性戀」嗎?而真正的同性戀又有幾多呢?
2) 原來傳統男女對lesbian會比gay更接受,我都是讀完文章才知道,真實與否不得而知;卻引起我反問自己,究竟自己是否這類「傳統男女」呢?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Tuesday, May 02, 2006

愛神和月老

全球化
把愛神和月老擠在
狹小的升降機裡
即使停電閉日
仇人見面
份外眼明

愛神的聲音
在黑暗中震動
祂討厭月老
紅線繫得太慢
趕不上
互聯網的飛躍步伐
偷偷摸摸
像綁架記者的
恐怖份子
那粗糙的紅線
還脫色還破損還絆倒無辜的鄰人
糾纏一起
成為三四五角的悲劇

月老的癆痰
先瞄在升降機的角落
祂不屑愛神
射箭太凶殘
快,卻永不準
像錯落
南斯拉夫中國大使館的導彈
傷及無辜
卻死不認錯
以為可操控全世界的愛
卻忘了
我是負責中國人這部份的

愛神怒火易燒
燃起了祂純白羽翼的白火
所謂的「邱比特之箭」
也化成沾滿毒蛇汁液的
奔向月老的暗箭

月老早就料到
愛神已有前科
祂一早把炸彈綁在
無賴愛神的箭筒底端
紅線從來繫得穩貼妥當
炸彈和愛神
成永世的情人

或者
宙斯與玉皇大帝早已斷背言歡
祂們不希望壓抑的愛
被戰鬥得血肉模糊
結果
愛神的毒箭
再次錯過了衛星定下的目標
月老的炸彈
是深圳的A貨

升降機抵步了
祂們喘氣地走出酒店大堂
服務員親切地送上中英夾雜的問候
祂們同時把小費
擠在服務員粗黑的手裡
愛神打算在曼谷市內
享受肉女提供的醉人spa
月老早已約了
買賣奴隸的蛇頭
談談交易的價錢
和試試自製的海洛英

祂們平衡地走向酒店大門
目不斜視
就像兩個互不相識的陌路人
心裡暗自嘀咕
他們只來放假休息
不要多事
不要多事

所謂「中間」

所謂「中間」
我們很難想像
是0-10的5嗎?
5太像氧化的鐵勾
刺傷頑實的自尊心
令人不安的深秋

我們堅持
一是0,或是10
偶然1
或9
2已在掙扎
如窒息的湖上小鴨
8很難妥協
再變,只成扭曲的萬字夾
何況是5?

我們寧願
躲在10的懷抱
淺嗜完美的幻想早餐
理想國就在
舌與齒之間

但連塵埃都容易刺破泡沫
10也會來個翻身
出奇不意
我們又跌到01

然後
我們麻怨世界
只有0-10的有限選擇
再酸溜溜的一句:
鐵勾
才是生存的好鐮刀